石化1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上传人:TH****3P 文档编号:136029011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化1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安全评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石化1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安全评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石化1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安全评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石化1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安全评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石化1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安全评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化1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化1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安全评价报告(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化1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目录第一章 概述11.1 安全预评价范围11.2 安全预评价目的11.3 安全预评价依据21.3.1 法律依据21.3.2 行政法规41.3.3 市、部规章文件41.3.4 标准规范61.3.5 有关资料和文件81.4 项目评价报告编制过程及程序9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102.1 企业概况102.2 建设项目概况102.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02.2.2 项目地理位置102.2.3 平面布置112.2.4 组织设置和人员分配计划122.3 自然条件132.3.1 地形地貌132.3.2 气候条件132.3.3 水文条件132.4 工艺流程及设备142

2、.4.1 工艺流程142.4.2 原料消耗152.4.3 设备选型162.5 配套设施172.5.1 主要建筑物172.5.2 道路运输182.5.3 厂区绿化182.5.4 供电和通讯182.5.5 给排水系统192.5.6 供热采暖与通风202.5.7 储运设施202.5.8 检修212.5.9 分析室212.5.10 消防212.6 项目建设资金21第三章 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233.1 生产物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233.1.1 重整脱戊烷油233.1.2 对二甲苯263.1.3 邻二甲苯293.1.4 重芳烃323.2 危险因素分析363.2.1 火灾、爆炸危险363.2.2 总图

3、布置及建构筑物危险因素383.2.3 主要设备及装置危险因素383.2.4 自然条件主要危险因素383.2.5 电气方面主要危险因素393.2.6 安全管理主要危险因素413.2.7 特种设备危险因素413.2.8 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413.2.9 雷电及静电危险因素453.2.10 其他危险因素463.3 有害因素分析473.3.1 噪声与振动473.3.2 温度与湿度473.4 辅助设施危险有害因素分析473.4.1 配电室危险有害因素分析473.4.2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493.5 储罐区爆炸模拟493.5.1 重整脱戊烷油储罐爆炸模拟493.5.2 对二甲苯储罐爆炸模拟503.5

4、.3 邻二甲苯储罐爆炸模拟513.5.4苯储罐爆炸模拟523.6 储罐泄漏模拟53第四章 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554.1 安全预评价方法简介554.1.1 安全检查表(SCL)554.1.2 事故树分析(FTA)554.1.3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PHA)564.1.4 危险度评价方法574.1.5 危险性分析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584.2 评价单元的划分604.2.1 评价单元划分原则604.2.2 评价单元划分604.3 评价方法的选择61第五章 定性定量分析625.1 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评价625.1.1 周边环境条件625.1.2 项目选址及总平面布置检查表625.1.

5、3 项目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小结675.2 预危险性分析(PHA)评价685.2.1预先危险性分析(PHA)685.2.2 预危险性分析(PHA)单元小结725.3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735.4 仓储与运输单元分析评价795.4.1 储罐区爆炸事故树分析795.4.2 储罐区危险度评价825.4.3 运输过程预先危险性法分析835.5 电气单元分析评价855.5.1 电气预危险性分析855.5.2电气单元评价小结885.6 消防单元评价885.6.1 安全检查表法评价885.6.2 消防单元评价结果905.7 职业卫生单元评价905.7.1 废气905.7.2 污水905.7.3

6、 中毒925.7.4 噪声935.7.5 职业卫生单元小结94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956.1 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956.2 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956.3 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956.4 结论95石化1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第一章 概述1.1 安全预评价范围本次安全预评价的评价范围为: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1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危险有害物质、周边环境、平面布置、工艺装置、安全设施、公用及辅助工程的安全预评价。本次安全预评价所涉及的环境保护、消防和职业健康危害等方面的内容,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或认可的技术文件为准。1.2 安全预评价目的本次评价的

7、目的在于辩识本项目投产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能够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提高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确保建设项目建成后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及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预防因小的失误导致大的灾难,优选有关对策措施和方案,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安全卫生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结合现场勘察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工程项目的危险、危害程度,以及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评估危险因素的控制和抵御能力以及应急救援计划是否有效,考查各种安全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安全保护设施是否有效。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出安全卫生风险控制措施的建议和要求。以保证建设项目劳动安全“三同时”规定的有效贯彻,使劳动

8、安全卫生设施与100万吨对二甲苯生产项目利用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进而实现建设工程的本质化安全和生产、效益的稳步增长。本项目安全预评价的首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局,国家发改投资20031346号)、关于贯彻落实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要求的通知(国家安监司办字200392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实现建设项目安全卫生设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第二个目的是100万吨/年对二甲

9、苯项目新建项目初步设计前,对其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评估本项目发生危险、危害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判断其是否可被接受,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以作为设计依据和参考,达到本质安全要求。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低职业危害、最少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劳动安全卫生投资效益。第三个目的是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综合运用国内外科学的评价方法,分析、评价本项目生产装置、设备、工艺、生产过程及公用工程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等级与可接受程度,得出评价结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的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对策措施,在提高项目的本质安全度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水平方面,向设计单位对本项目的劳动安全

10、卫生设计提出相关要求,为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第四个目的是为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本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和项目建成投产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对拟建工程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明确其危险等级或程度,提出消除、预防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和提高装置安全运行的对策措施,为本良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计、生产安全运行以及日常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投入提供依据。同时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1.3 安全预评价依据1.3.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

11、和国气象法(2000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等级管理办法(国经贸令第3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特种设备

12、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国家安监局令第17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投资20031346号)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规定(2004年12月28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版)剧毒化学品目录(2012版)高毒物品目录(2003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总局令第17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展改革委令2011第9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0号令)首

13、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安监总管三201195号)1.3.2 行政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549号令)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

14、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发200624号);国家突发公共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1.3.3 市、部规章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安监总厅字200543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号)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09159号)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危险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卫防字1987第82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2002123号)关于印发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化学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