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9年3月心身疾病预防与心理调节

上传人:you7****5932 文档编号:136027575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9年3月心身疾病预防与心理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9年3月心身疾病预防与心理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9年3月心身疾病预防与心理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9年3月心身疾病预防与心理调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 课程名称:心身疾病预防与心理调节 课程代码:Z900013 考试说明: 一、作文(本大题共一、作文(本大题共 1 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0100 分,共分,共 100100 分)分) 1.心身疾病预防与心理调节是我院本科学生各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本门课程采 用机考形式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 论述一: 探讨和研究精神活动、情绪因素和行为与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有何意 义? 论述二: 在社会生活中,人的不良行为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论述三: 人们对于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有多大?而这种能力是否可以通过学习

2、、 训练的方法提 高? 完成以上论述题,格式要求正字体小四宋体。 请将文件以请将文件以 PDF 格式上传。格式上传。 探讨和研究精神活动、情绪因素和行为与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有何意探讨和研究精神活动、情绪因素和行为与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有何意 义?义? 首先,人类的对精神世界探索越来越深入,但是仍然未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 题:精神与肉体之间的具体联系是什么?或者说,人类已经知道了外界因素(包 括但不限于题主所说)是会影响人类的精神活动,但其中内在机制是什么?有没 有特定的对应关系?这些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其次,在前面所说的基础上,研 究相关的内容可以部分了解主客观的对应问题

3、,也可以为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的 治疗提供帮助。 在社会生活中,人的不良行为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人的不良行为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的行为越来越多,也是别出心裁各种各样。对这些不良行为我 们多数人都会以一种漠视的态度来看待。认为是家长和老师没教育好吧。最多是 心理上的鄙夷,很少有人会指出。 不良行为并不仅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时代发 展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社会不良行为。人的不良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有以下几点: - 2 - 1、影响公众安全感,并且影响整体形象,给人以不稳定的感受; 2、群体观念的意识波动起伏,使得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干扰他人感染他人; 3、对外来人的

4、留下阴影, 有一种地区恶劣行径和表象, 很难与外界交往;4、 就好比,一条鱼搅得满锅腥;还有就是法不责众,影响社会风气; 人们对于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有多大?而这种能力是否可以通过学习、训练人们对于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有多大?而这种能力是否可以通过学习、训练 的方法提高?的方法提高? (一) “挫折阈值”与挫折承受力 心理学上常用阈限值说明人的感觉能力。人体接受刺激是有一定限度的,那 种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即下限叫做感觉的“绝对阈限” ,或“下阈” ;那种继 续增强也不会使感觉进一步变化的刺激强度即“上限”叫做感觉的“最大刺激阈 限” ,或“上阈” 。例如,刚刚引起听觉的声音强度是 0 分贝

5、,120 分贝以上的声 音不再会引起人更强的听觉经验, 而且会引起痛的感觉, 是 “上阈” 。 “挫折阈值” 是人们对挫折的感受力。心理学中把引起挫折感的最小刺激点叫做“绝对挫折阈 限”或“下限” ;把人们能够承受的挫折感的最高限度叫做挫折适应极限,即挫 折感范围的上限,或“上阈” 。绝对挫折阈限与挫折承受力成反比关系,绝对挫 折阈限越低越容易受到挫折,绝对阈限越高对挫折越不敏感。 (二)挫折承受力的定义 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付挫折的能力,是个体在遇到挫折 情境时,经受打击和压力,摆脱和排除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 耐受能力。挫折承受力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线。

6、因此挫折承受力较低的 人,几经挫折的打击之后,容易失去人格的统整性,甚至会出现人格扭曲,形成 行为失常和心理疾病。 可见, 挫折承受力是个体适应环境的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挫折承受力是后天学习来的。因而,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教育大学生学 会承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挫折,鼓励他们从挫折失败中获得经验教训,增强克服 困难的信心,而且要通过提供适度的挫折情境,采取恰当的方法来锻炼大学生的 挫折承受力。 (三)挫折承受力的个性差异 人们对挫折的承受力有着鲜明的个性差异:不同的人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同, 同一个人对不同挫折情境的挫折承受力也不同。对同一种挫折情境,有的人受挫 折的消极影响较小,他们往往表现勇往直前,越来越坚强、成熟;有的人受挫折 的不良影响较大,甚至会因挫折而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异常。个体的挫折承受力受 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等,但较多地受个人心理 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教育训练,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使其获得应付挫 - 3 - 折情境的正确理念,掌握心理调适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是提高人挫折承受力的关 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