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二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5400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二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二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二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二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二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二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民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二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民版必修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题库 专题五一知能演练轻松闯关1“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中警告外国侵略者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黄海海战解析:选A。由题干中的“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即可判断这一事件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C、D三项在时间与地位上都不符合。2清人杨昌浚在1879年写了一首七绝诗,轰动一时。诗中写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诗中涉及的事件应是()A

2、三元里抗英 B甲午海战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由“天山”、“玉关”可知是在新疆地区。“大将筹边”到新疆,结合1879年及教材知识,可判断出是左宗棠驱逐阿古柏、收复新疆的事件。3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勿见干戈满故乡。”这位诗人的故乡可能在()A北京 B台湾C辽阳 D上海解析:选B。“瀛东”指日本,材料反映的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战争主要在朝鲜、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进行。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材料涉及两个战争地点辽阳和“故乡”,因此可推断“故

3、乡”是台湾。419世纪末的民谣“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杀尽东洋兵,再跟大清闹”,由此不能说明这一时期劳动人民的斗争()A体现出朴素的反帝精神B完全认清了封建政府的反动本质C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D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解析:选B。从民谣中可以看出义和团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也因为他们没有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最后失败了,故选B项。5阅读下列材料: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台湾问题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邱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邱逢甲:清末台湾诗人、保台爱国英雄)请回答:(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往事惊心泪

4、欲潸”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史实?当时台湾人民兴起了什么斗争?(2)“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台湾人民进行的斗争反映了什么精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第(1)问为基础知识的识记,可直接按教材知识回答。第(2)问为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一定要答进步的观点。答案:(1)1896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台湾人民兴起反割台斗争。(2)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和爱国之情。表现了台湾人民的坚决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历史上,留

5、下了光辉的篇章。一、选择题1左宗棠病逝后,有人评论说:“绝口不谈和议事,千秋唯有左文襄。”左宗棠哪些行为受到人们如此称颂()消灭阿古柏侵略势力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参与签订中俄改订条约建立新疆行省A BC D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再认再现能力。由对左宗棠的评论知是对其收复新疆的称颂,而是曾纪泽的行为,是清政府行为。2观察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对比表项目参战舰艇(艘)火炮(门)兵力(人)中方101912052日方122723566A日方兵力处于相对优势B展示了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C中国官兵以弱胜强,击溃日军D导致了北洋舰队全军覆灭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

6、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表中直接体现了中日双方兵力对比,可以看出日方处于优势。但这并不是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应是中国的腐朽与落后。C、D两项表述错误。3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A左宝贵的部队 B义和团C丁汝昌的部队 D刘永福或徐骧的部队 解析:选D。1895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各族人民在邱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痛击日军。4“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中蕴涵的有效历史信息有()甲午战争中黄

7、海海战空前激烈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极力压制反割台斗争反割台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A BC D解析:选A。“海东龙泣舰沉波”是对黄海海战的高度概括,“上相锚轩出议和”与马关条约的签订直接相关,“台人号泣秦桧歌”反映了清政府压制反割台斗争,故A项符合题意;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虽然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但由于缺乏清政府的支持而最终失败,故排除含的选项。5.右图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拿起武器保家自卫的高山族战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的情景发生于中日甲午战争期间B他们的斗争得到清政府的支持C他们的英勇斗争粉碎了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企图D表现了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怀解析:选D。图中反映的是台湾人民的

8、反割台斗争,高山族战士保家自卫反映了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怀,故选D项。6“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材料所反映的“运动”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义和团运动C支持清军黄海海战的情形D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解析:选B。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拳民运动”、“山东、直隶”等信息表明这次运动是指义和团运动。7下面是一张义和团的告示:“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占据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而现在又想来瓜分中国。”对此理解最为完整的是()A义和团运动具有宗教战争的性质B义和团

9、运动是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C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D义和团运动对斗争目标认识错误解析:选B。此题是最佳型选择题,考查对于材料的完整理解。材料反映出义和团对于列强侵华已经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体现了明显的反侵略思想,民族意识的觉醒。此题如脱离材料单纯从义和团运动本身出发,容易误选C项。8这是一传单抄本中的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几句话()A反映了林则徐率清军抗击英国侵略的决心B反映了邓世昌强烈要求消灭日本侵略者的斗志C反映了反割台将士的信心和勇气D印证了义和团运动过程中的反帝性和落后性解析:选D。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

10、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等信息,可知这些都是义和团愚昧迷信和盲目排外的表现,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图一至图四分别是中国在近代所遭受的列强武装侵略,分别指出其名称。(2)这四次战争分别给我国的社会性质造成怎样的影响?(3)面对这四次外来侵略,我国军民进行了不屈的抵抗,试举两例来说明。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形势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平时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去识图和分析图的特点;另外解答本题还可以结合图中提示的时间对事件作出正确的判断。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11、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中日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本题任意举两例即可,如三元里人民抗英;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邓世昌、林永升率舰重创日舰;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斗争。附:课内答疑站一、学习思考1提示:从参战舰艇、火炮和兵力情况看,日强中弱;北洋水师面对突然袭击,不畏牺牲,顽强反击,伤亡惨重;取得了舰船损失程度与敌旗鼓相当的战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教材P31)2提示:(1)从背景看,义和团是在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面对西方列强肆无忌惮的侵略挺身而出的。(2

12、)从义和团的斗争看,义和团是未经训练的民众,在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斗争中,以极其原始低劣的武器与敌人浴血奋战,这种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教材P33)二、自我测评(教材P34)提示:(1)三元里抗英斗争,打击了英国侵略者,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2)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阴谋。(3)黄海海战中爱国官兵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台湾军民与日军血战五个月,打死打伤日军三万多人,终因力量对比悬殊,台湾沦陷。(4)义和团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34)提示:从侵略者的角度看,中国人民在义和团运动中表现出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强大民族凝聚力,是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美梦的杀手锏,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根本原因。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