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教案4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4998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教案4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教案4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教案4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教案4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教案4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教案4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教案4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教学目标1.掌握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能力。2.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特征,记住位于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3.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4.通过分析讨论地形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自然环境中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思想和因地制宜的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的特点.2、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

2、地理环境教学难点: 地势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与教师启发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呀,并提问:中国有许多描述大江大河向东流的诗歌或歌词,请大家举例有哪些?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为什么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数是向东流的?你们认为这与什么有关?讲授新课一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我国东部地区大多是深浅不同的绿色及浅黄色,代表平原及丘陵地形,西部黄色的颜色加深,代表山地、高原及盆地等地形,根据颜色的分布概括我国地表高低起伏的总体趋势是:学生回答:西高东低。(2)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颜色的分布,学生尝试绘出我国地势示意图并通过实物投影仪

3、展示,教师对可能出现的两种示意图进行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可能是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呈斜坡状),也可能是由西向东阶梯状降低,究竟哪一 种更符合实际呢?(3)学生阅读我国沿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为假设提出证据。生得出结论: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4)课堂活动:完成第23页“活动1”,明确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由哪些山脉构成的,三级阶梯的海拔高度分别是多少,每级阶梯分别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5)设疑: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是不是延伸到大陆海岸线就截然而止了呢?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海底地形由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形成,近海的地形是大陆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 般用浅蓝色表示,对照高度表看

4、,其水深一 般不足200米。总体来看,我国近海大陆架非常宽广,并且我国近海中还散布着众多岛屿,因此,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实际是一 直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承转:地表形态是自然环境的基础,我国的地表形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有什么影响?在了解了我国的地势特征之后,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一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6)教师出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合作研究学习,教师巡视答疑)这一教学过程可带领学生完成第23页活动的第2题到第4题。可采用分组讨论的办法,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专题,然后派一个代表发言,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最后教师应作适

5、当的补充和总结。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要点归纳如下。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可以自制一个透明小水槽,用实验来说明阶梯交界处的水能资源。同时可以自制复合投影片,将长江、黄河、珠江上的主要水电站的位置和三级阶梯示意图复合在一起,来说明我们对这些水能资源的利用。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

6、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教师结束语板书设计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总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2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3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大陆架(第二课时 地形复杂多样)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的“骨架”作用。2、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地形名称和位置。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7、5、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6、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1、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2、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3、认识不同种类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节课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内容)1、(计算机演示)中国地形图上三级阶梯的界线及山脉的名称。(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读图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地势分成几级阶梯?(2)它们之间的分界线?(3)每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海拔高度?(4)这样的地势特点给我国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经济活动带来哪些影响? 2、(计算机演示)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8、 (板书)有利:降水丰沛、东西交通、水能丰富。 3、(学生活动)(1)回忆最基本的地形类型有哪几种?(2)在我国是否都有分布?(3)如有,请在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找一至二例? (总结)可见,我国地形特征之二是:地形复杂多样。(板书)地形多种多样。讲授新课:二、地形复杂多样1、(展示24页“中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许多山脉高大绵长,它们象是地形的骨架,将我国地表分隔成若干大的地形区,如高原、盆地、平原等。掌握山脉的分布有助于学习我国的地形分布,理解山脉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中的巨大作用。我国的山脉主要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等,让学生逐一找出。学生活动:

9、(指导学生完成26页“活动1、2” )(1)东西走向的山脉: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自北向南依次为: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读我国地形图,明确它们的位置,找一个同学在多媒体展台上指出,其他同学监督,看是否有误)。其中强调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也有三列:自西向东,依次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这一条线以西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以东以平原、丘陵为主。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三列山脉在地质历史时期是受挤压、隆起的褶皱山,在山脉之间的地带大多为沉降带,地质历史上沉积了

10、丰富的有机质,因此形成了煤、石油(气)等矿产资源。 (3)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横断山脉、宁夏西部的贺兰山等。其中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4)其它走向的山脉还有:西北东南的山脉,如阿尔泰山脉(位于新疆北部、中蒙、中俄边缘),祁连山山脉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我国西南(中印、中尼边境),它是由几列平行排列的巨大山脉组成的山系。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多集中于此,其中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珠峰是极好的登山、旅游、科考场所。 2、这些纵横交织的山脉,像

11、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大大小小的地形区,包括: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丘陵等。(对照24页中国地形图,完成活动3)(1)四大高原:(除认识位置和特征外,结合25页的四幅景观图,认识不同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是如何巧妙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的。)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南到喜马拉雅山,西接帕米尔高原。北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与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为邻,东面以横断山脉为界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相邻。面积约占我国总面积的1/4,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大、而又年轻的大高原。青藏高原内部也分布着一系列山脉,这些山脉

12、绝对高度很大,但相对高度不大。“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山脉之间,起伏平缓,高山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北到中蒙边界,东到大兴安岭,南到长城,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最大的特点是地面坦荡,许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西部地区多荒漠分布。黄土高原,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脉,北以古长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相邻。云贵高原,位于澜沧江以东,四川盆地以南,地势西高东低,地面崎岖不平。 (2)四大盆地:(学生活动)试着在山脉的框架图上填出并描述他们的位置。(3)三大平原和丘陵:(学生同桌活动)在图上一一指出他们的位置,认识平原和丘陵的分布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老师抽查和作补充讲解。板书设计:二、地形复杂多样1、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东西走向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山脉:横断山脉,六盘山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巨大的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2、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准格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