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重点实验课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4986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重点实验课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重点实验课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重点实验课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重点实验课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重点实验课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重点实验课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重点实验课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实验课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配有演示视频见课件光盘 一、实验原理(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2)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二、操作流程制滤纸条 画滤液线 色素分离 观察结果 三、疑难点拨实验中的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过程注意事项操作目的提取色素(1)选新鲜绿色的叶片使滤液中色素含量高(2)研磨时加无水乙醇溶解色素(3)加少量SiO2和CaCO2研磨充分和保护色素(4)迅速、充分研磨防止乙醇挥发,充分溶解色素(5)盛放滤液的试管管口加棉塞防止乙醇挥发和色素氧化分

2、离色素(1)滤纸预先干燥处理使层析液在滤纸上快速扩散(2)滤液细线要直、细、匀使分离出的色素带平整不重叠(3)滤液细线干燥后再画一两次使分离出的色素带清晰分明(4)滤液细线不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直接溶解到层析液中典例下列是某实验小组在完成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所遇到的有关问题,分析回答:(1)剪碎5 g新鲜浓绿的菠菜叶片放在研钵中,加入SiO2后,经迅速研磨成糊状,发现糊状的研磨液呈现浅绿色,其原因是没有加入_,使得_。(2)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画有滤液细线的滤纸条(已重复几次画线)插入层析液,几分钟后取出观察,发现滤纸条上无色素分带现象,而用同一滤液做实验的乙同学的滤纸条上却色素分带明显

3、。甲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3)若选用在缺Mg的营养液中长期培养的玉米叶片作实验材料,层析后滤纸条上只出现了两条色素带,其原因是_。(4)实验结束几天后,甲、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甲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降解所造成的,乙同学则认为是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所致。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来判断哪个同学的观点正确。实验过程: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分量相等、大小相近的已变黄叶片和绿色鲜嫩的叶片,分别编号为A、B两组。_。实验结论:与B组相比,若A组滤纸条只有上面两条色素带或上面两条色素带较B组的窄,则_的观点是正确的。_,则_的观点是正确的。解析(1)在色素的提取过程中,研磨时要

4、加入碳酸钙,防止叶绿素在研磨过程中被破坏,加入无水乙醇,让色素溶解并提取出来。(2)乙同学滤纸条上无色素带,说明滤液细线中的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即层析液触及滤液细线。(3)Mg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无Mg不能合成叶绿素a和叶绿素b。(4)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来探究发黄的叶片中某些色素是否因降解而减少,某些色素是否含量增加。对照组选取正常未发黄的叶片,实验组选取已变黄的叶片,通过提取分离这两种叶片中的色素,比较各种色素的含量,得出结论。答案(1)碳酸钙和无水乙醇叶绿素分子受到破坏、色素没有被提取出来(2)层析液触及滤液细线(3)缺Mg植物不能合成叶绿素(4)实验过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绿叶中色素的

5、提取和分离实验,测定和记录实验结果,比较这两种叶片色素的组成和含量实验结论:甲同学与B组相比,若A组滤纸条上面的两条色素较宽乙同学一、本题创新角度分析该实验利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探究叶片变黄的原因。体现了高考命题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原则。二、高考命题角度预测1针对本实验的操作流程,分析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及滤纸条上看不到色素带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

6、坏。(2)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的原因:忘记画滤液细线。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2本实验还可以拓展为考查探究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有哪些。提示:(1)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此呈现黄色。(2)叶绿素的合成都需要酶的催化。叶绿素形成的最低温度为24,最适宜的温度为30,最高温度为40。秋天叶片变黄,是由于低温抑制叶绿素合成,同时原有的叶绿素分解的结果。(3)镁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镁时叶绿素合成受阻;铁、锰、铜、锌等是叶绿素形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因此缺少铁、锰、铜、锌等矿质元素时,也不能合成叶绿素。强化训练1(2012山东高考

7、)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解析:选D图中光合作用开始的点在a点之前,即CO2吸收速率开始变化的点;图中618时有机物一直在积累,18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太强,气孔关闭,叶片吸收的CO2少,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2(2012海南高考)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解析:选C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密闭容器内的植物,密闭容器内的CO2含量有限,随着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CO2逐渐被消耗,浓度降低,进而光合作用强度跟着降低,当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则装置内的CO2浓度就保持相对稳定。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