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 2.5《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教师教学用书素材.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4913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 2.5《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教师教学用书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 2.5《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教师教学用书素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 2.5《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教师教学用书素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 2.5《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教师教学用书素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 2.5《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教师教学用书素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 2.5《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教师教学用书素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 2.5《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教师教学用书素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边疆各主要民族及其生活地区。匈奴的社会状况;匈奴的统一;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呼韩邪单于与昭君出塞;东汉初年的南匈奴与北匈奴;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张骞通西域;中原地区与西域联系的加强;西汉设西域都护;班超经营西域。西南夷和百越;两汉与西南夷的关系;西汉与南越的关系;汉武帝在南越地区设置郡县。二、能力培养目标1.两汉时期,汉朝政府与匈奴的关系有战有和,比较复杂。通过本节有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全面、科学地分析较为复杂的民族关系史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辩证地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2.两汉时期,边疆民族分布广泛,通过指导

2、学生读史识图,并与地理学科相互配合,提高学生对历史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想像能力,逐渐养成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良好习惯。三、思想教育目标1.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虽然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但中华文明具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各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西汉封建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强盛,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2.祖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中华文明,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两汉时期,朝廷加强对边疆一些地方的管辖,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3.张骞等杰出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坚毅精神,

3、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学要点一、匈奴的兴衰1.匈奴的社会发展状况2.西汉初期的“和亲”3.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4.昭君出塞5.匈奴的分裂与东汉击北匈奴二、张骞通西域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及其意义2.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加强3.西域都护的设置4.班超经营西域三、西南夷和百越1.西南夷的基本情况2.西汉对西南夷的统治3.百越及其分布4.西汉与南越的关系教学要求和建议一、教学重点:匈奴的发展及两汉与匈奴的关系;张骞通西域。教学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二、建议教师出示本章第二节的西汉疆域地图,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西汉强盛时期大一统局面得以巩固的有关知识,然后点题,指明自秦朝以来我国形成为一个统一

4、的多民族的国家,引入本节教学。如果学生的水平普遍较高,教师可采用提问方式再认再现西汉强盛的历史;如果学生水平一般,则以教师引领学生集体回答的方式为宜。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导入新课。三、关于“边疆各族”这部分内容涉及许多边疆少数民族的名称以及他们生活的不同地区,教师应自然地承接提问内容,讲清两汉经济的发展是边疆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秦朝以来,中国就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西汉的强盛,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然后,分别介绍北方、西部、西南、南方、东北的民族,略述其发展情况,指出由于各族发展状况不同、交通条件不一,他们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也有所不同。四、关于“匈奴的兴衰”本目内容

5、丰富,知识点密集,又是教学重点、难点相对集中的一目,因此在讲授中要讲清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匈奴的兴衰发展,两汉与匈奴的和战。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把复杂的问题条理化,掌握以下主要内容:其一,匈奴的社会状况与匈奴的强大。匈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但农业、手工业也有所发展。秦汉之际,冒顿单于东破东胡,西驱大月氏,形成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建立了以单于为君长的一整套职官军事体制。由于他们以游牧、狩猎为生,且“所得卤获,因以与之,得人以为奴婢”,军事力量强大,他们对长城以内的农耕文明常有袭扰。其二,西汉时期,匈奴势力的发展变化,汉朝与匈奴的和战。西汉初期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当时,匈奴力量很强,白

6、登山之围表明西汉尚无力抗御匈奴。尽管匈奴单于多次寻衅,一再南下,甚至威胁长安,汉初几代统治者都只能继续对匈奴和亲,而集中力量恢复经济,增强国力,为反击匈奴进行积极的准备。汉武帝北击匈奴。当时,西汉国力强盛起来,汉匈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其中,第三次规模最大,西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讲授这个问题时,教师要利用课文中三次大战的简表,并在西汉边疆各族地图上指明汉军出击的方位和进军方向。这三次大战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西汉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逐渐开发了这一地区。匈奴则失去了水草丰美宜于六畜蕃息的河西走廊。后来,匈奴贵

7、族发生内讧,互相攻杀,力量削弱,西汉也处于昭宣中兴后期,特别是汉元帝继位后社会险象环生,不可能对匈奴再实施攻击。呼韩邪单于归汉、昭君出塞,结束了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状态,此后几十年间边境安宁,汉与匈奴和睦相处。这种和洽关系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其三,东汉与匈奴的关系。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内迁到河套地区与陕西、山西北部,同汉族杂居,开始向农耕定居生活过渡;北匈奴退居漠北,仍不时进攻东汉,阻隔东汉与西域的交通。东汉派窦固、窦宪两次出击,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一部西迁远去,他们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至此解除。鲜卑族进入漠北,占据匈奴故地,逐渐发展成为又一个北方的强大游牧民族

8、。五、关于“张骞通西域”张骞持节西去,以凿空西域道彪炳史册。本目的内容集中讲述了张骞通西域以及此后两汉与西域之间关系的发展。教师应对学生讲清:其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为了联络西迁的大月氏共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应募出使,历尽艰辛,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张骞是西汉政府开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人,他的勇敢坚毅精神为后世景仰。公元前119年,他再度出使西域,并派副使访问了一些国家,扩大了西汉的影响,西域各地和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畅通,在世界古代各文明地区基本处于隔绝发展的情况下,意义尤为重大,促成了欧亚几个文明的汇聚。其二,西域与内地的经

9、济文化交流。一些西域农作物引入中原栽培,西域的乐曲、乐器也传入内地,而井渠法等则由屯田汉军传到西域,丝绸、冶铁术还由西域西传中亚其他地区。其三,汉与西域政治联系加强。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治所在乌垒城。首任西域都护是郑吉。据汉书郑吉传记载,他“数出西域”“习外国事”。西域都护以下设有副都尉、司马等属官,西汉中央政府对西域实施了有效的管辖。从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王莽统治时期,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中断,匈奴势力乘虚而入。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窦固击败北匈奴之后,又着手恢复与西域的政治关系,汉明帝派班超经营西域,东汉对西域的管辖又得以加强。六、关于“西南夷

10、和百越”西南夷是秦汉时期对居住在今天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让学生了解,两汉时期西南夷的生活地区以及他们的基本状况,还应了解汉朝对西南夷地区的统治。西南夷包括夜郎、且兰、滇等许多少数民族,有的从事农耕,他们与巴蜀联系密切,但他们的社会生活、习俗风尚多不相同。“西南夷”是秦汉时中原人们对他们的总称。汉武帝正式在这一地区设置郡县。西汉时,中央政府在这里的统治,就是郡守县令与当地首领王侯并存。这样,既加强了对当地管辖,加强了西南夷地区与内地的直接关系,又尊重了西南夷的习惯。东汉时期,夜郎、滇的文化有了明显发展。汉明帝又派人经营西南夷地区,巩固和扩大了汉朝的政治影响,维护了多民族国

11、家的统一。教师应简介百越的分布地区及其生产生活状况,以及西汉与南越的关系。讲授时,要突出百越的社会进步,与汉族之间的融合加强。百越是生活在今天东南沿海和南方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秦始皇征南越,曾在那里设置南海、桂林、象郡。因此,越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很密切。中原地区的铁器输往岭南。秦末,“豪杰叛秦相立”,赵佗“聚兵自守”,秦灭后“自立为南粤(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承认了他称王的现实。南越始终与西汉保持着关市贸易。汉高祖也承认南越的治理成绩,他说:“前时秦徙中县(中原地区)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百越)杂处。会天下诛秦,南海尉它(赵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秏(m

12、o)减。”南越王后来称帝并进攻长沙郡。武帝时,南越的割据成为大一统局面巩固的障碍。元鼎五年(前112),武帝派兵进攻南越。次年冬,灭南越,在其故地设九郡,“自尉佗王,凡五世九十三岁而亡”。七、民族及民族关系史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对其中有些问题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把握好一些原则:其一,中华文明、中国历史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汉族和祖国境内的其他兄弟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繁荣进步、文明昌盛,做出了贡献。其二,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发展、交通发达,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不断加强,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而且随着封建国家的日益富强,中央朝

13、廷的政治力量逐渐深入边疆。这些情况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其三,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兄弟民族之间矛盾的表现,它与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随着民族间交往与交流的发展,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兄弟民族之间的矛盾、隔阂也就逐渐消除。战争是暂时的,统一、和平、兄弟情谊、共同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资料和注释 乌桓乌桓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亦称“乌丸”,东胡的一支。匈奴冒顿单于曾“大破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此后东胡人余部分别聚集于乌桓山、鲜卑山。迁至乌桓山(又作乌丸山,在今西拉木伦河以北)的一部,就以此为名。乌桓“俗善骑射,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

14、,推为大人”。西汉初年,他们“人众孤弱,为匈奴臣服,常岁输牛、马、羊,过时不具,则虏其妻子”。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卫青、霍去病率军击败匈奴,乌桓附汉。武帝把他们迁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今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北部及辽宁省西部)安置,设置了护乌桓校尉管辖乌桓各部,并使乌桓为汉侦察匈奴动静。后来,他们逐渐经营农业。每年在上谷、宁城等地与汉人互市。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迁乌桓万余落于中原,还有部分留居东北,后渐与各地汉族及其他族人相融合。鲜卑鲜卑与乌桓同族,“言语、习俗与乌桓同”。汉武帝遣霍去病攻破匈奴左地后,迁乌桓于五郡塞外,鲜卑乘机向西南乌桓故地即西拉木伦河流域转移。当时

15、,鲜卑仍受匈奴控制,常随匈奴寇抄北边。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后,东汉采取联络鲜卑、孤立北匈奴政策。鲜卑大都护偏何对汉表示归顺,进攻北匈奴左伊育訾部,“还辄持首级诣辽东受赏赐”。建武三十年(54年),鲜卑大人於仇贲、满头等部落首领归汉,汉封於仇贲为王,满头为侯。永平元年(58年),其他各部大人皆归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鲜卑与南匈奴、丁零、西域各族共同进攻北匈奴。和帝永元元年(89年),汉将窦宪与南匈奴军大破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远遁,鲜卑尽得匈奴故地,匈奴留在漠北的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强盛”。鲜卑社会也明显分化。部落贵族经常侵扰东汉北边诸郡。安帝永初年间,鲜卑大人燕荔阳至洛阳朝贺,汉赐鲜卑王印绶,允许鲜卑在上谷宁城(在今河北宣化)通胡市贸易,筑南北两部质馆,于是鲜卑邑落120部“各遣入质。是后或降或畔,与匈奴、乌桓更相攻击”。东汉桓帝时,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称兵10万,立庭于弹汗山仇水(在今山西阳高、河北尚义一带)建牙帐,他“南抄汉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控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东汉于熹平六年(177年)出兵北击,大败而归。灵帝光和年间,檀石槐死,其后人争国,众遂离散。夫余夫余,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活跃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部族。他们居住在松花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农业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