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素材旧人教版选修2.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4898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素材旧人教版选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素材旧人教版选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素材旧人教版选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素材旧人教版选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素材旧人教版选修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相关素材南方丘陵山区的开发模式之一 商城模式商城县地处北亚热带的桐柏大别山区,自然条件远逊于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人口密度比中亚热带高60%,土地超载严重,出现了森林破坏、陡坡开荒不能有效制止、生态经济恶性循环日趋恶化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商城县进行了一系列开发治理的实践。1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道路。首先对吴河小流域进行了综合开发治理。吴河小流域的特点是地处大型水库的上游,是深山区向浅山区的过渡地带。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80%多,耕地占大约9%。由于森林的破坏,再生资源濒于枯竭,群众向山要粮,尤其是20世纪60

2、年代初修建水库后,森林进一步破坏,耕地减少,库区人口就地上移,更加重了对土地的压力,致使陡坡开荒加剧,水土流失超过山地总面积的85%,人地矛盾日益激化。像吴河小流域的这种状况,在桐柏大别山区,特别是库区普遍存在。因此,对吴河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对改变商城,乃至桐柏大别山区的面貌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综合性开发治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荒山造林,疏林补密。从1984年开始,经过4年的奋斗,基本上消灭了荒山,对水土流失产生了明显的控制作用。坡耕地改造。采用改造坡耕地发展立体农业的办法,将连片而土层深厚的坡耕地修成土坎梯田。梯面上种植果树,果树下采取免耕法种植豆科作物,梯面外沿种植黄花菜、草莓等多年生经济

3、植物护坡。经过技术改造后的坡耕地水土流失量显著减少。辅以工程措施,用工程技术方法治理塘堰、崩坡溜岸等问题,保证生物措施发挥作用。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根据小流域的资源特点,尽力摆脱农田的束缚,开拓新的生产领域。例如,利用低洼田和稻田养鱼,利用丰富的饲草资源和水面发展畜禽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业等等。2走优势资源系列开发的道路。历史经验证明,在人多地少的山区,仅仅依靠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剩余农产品的出售,不可能达到“小康”的目标。商城根据自己的条件,不失时机地组织了各种类型的优势资源开发系列,不断地发展农产品加工和乡镇企业,走依靠自然资源系列开发和小城镇建设,来促进丘陵山区脱贫致富。淮南麻鸭系列开发

4、。商城县人历史上就有放鸭的习惯,放养品种主要是淮南麻鸭,但一直是自养自食,商品率很低。改革开放以来,鸭的放养量逐年增加,甚至出现了卖鸭难的问题。为了寻找和扩大销售市场,丰集乡1983自筹资金办起了鸭子加工厂,当年加工4万只,全部出口换取了外汇。为了促进养鸭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优势产业,决定以加工为龙头,带动饲养业。丰集、鄢岗等乡还自筹资金,引进技术,办起了羽绒加工和羽绒制品加工厂,年产值可以达到百万元,实现了鸭的系列开发。中华猕猴桃的系列开发。以达权店乡为中心的海拔400800米的山区,是野生中华猕猴桃的适生区,年产鲜果约15万千克,常年自生自灭,烂掉在山里。为了开发这项资源,该乡自筹资金办起

5、了简易中华猕猴桃酒加工厂。此后,又经过更新设备和提高技术,产品质量也迅速提高,畅销到外省许多地方。农民从采果中获得收益,酒厂的年产值可达近20万元。由于加工能力提高,单靠野生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其对原料的需要,所以必须建设稳定供应的原料基地。现在,当地采取厂户挂钩的方法,建起了简易中华猕猴桃园,并引进良种,开发前景广阔。残次木材的系列开发。县内的吴河、长竹园、达权店、苏仙石等乡均有一定面积的天然次生林。吴河乡的六甲畈村是全省水土保持先进单位,天然次生林占山地面积的80%以上。该村建起了木材加工厂,加工各种小件用具,加工后的下脚料经过粉碎,培养袋栽黑木耳或香菇。每50千克枝材可加工打气筒柄200多个

6、,价值约39.1元;下脚料25千克,培养袋栽黑木耳,可产2千克,价值80元;两次加工总值119.1元,比卖柴增值59倍(每千克柴价值4分)。这一优势资源的开发,既可以促进封山育林,恢复天然植被,提高山地的生产效益,又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南方丘陵山区开发模式之二千烟洲模式我国长江南岸分布着许多红壤丘陵,丘陵上的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大部分沦为灌丛和草丛。这些灌、草植被主要是当地居民的采薪对象,由于过度樵采,水土流失严重,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千烟洲的开发治理模式,是在红壤荒丘上寻找到的一条经济有效的开发利用途径。千烟洲开发红壤荒丘的实践,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重点是建立立体农业

7、生产体系,为充分合理利用荒丘资源打好布局基础和生态基础。采取的是以用为目的,以治为手段,以水为突破口,治用结合,有步骤地进行综合治理的做法。(1)治水和用水。为了有效地解决千烟洲的水源问题,充分利用各小流域的丘间沟谷洼地,因地就势地新建和加高加固原有的小水坝,有效地拦蓄山洪,保护和灌溉山塘下部的园田,同时还在山塘中放养家鱼。(2)治田和用田。由于筑坝蓄水,灌溉水源有了保证,原来的一季稻均可改为种双季稻;同时,为了彻底改造低产田,还进行了高标准的农田基本建设,实现了水田园田化,再在其他措施的配合下,达到了增产的目的。(3)治丘与用丘配合山塘建设,还治理和利用了山塘周围比较平缓的坡脚地段,进行人工

8、种草或开辟橘园,奠定了草基鱼塘和果基鱼塘的雏形,开创了丘陵地区“基塘”生产形式,初步改善了沟谷洼地的生态环境。第二阶段重点是在立体农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重点有两个。(1)全洲实现沼气化。千烟洲的荒丘过去是洲内和附近居民常年采薪的场所,自开发治理以来,洲政府和县政府先后下令不许砍柴,而营造一部分速生薪炭林要占用适于橘林生长的缓坡荒地,得不偿失。所以就只剩下发展沼气这一条路了。沼气具有多种效益:首先,在处于中亚热带中部的千烟洲建立沼气池,每年的有效利用时间长达9个月,即依靠沼气可以解决3/4的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其余1/4的能源可由作物秸秆和林地中的枯枝等补充,无须另外占用耕

9、地;第二,产生沼气之后的残渣和废水是农村优质的有机肥源,所以沼气建设也是生态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一环;第三,沼气发酵过程还有消灭各种病原菌的作用;第四,推行沼气还有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作用。(2)在生态农业的链条上,畜牧业处于非常重要的环节:第一,在发展沼气方面,如果没有足够的牲畜粪便供应,产气不足,就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生活用能,进而有可能使丘陵植被再度遭到破坏;第二,在林下种草方面,如果没有草食牲畜的发展相配合,幼林下面种植牧草就成了单纯的水土保持活动,没有经济意义,而失去了经济动力也就不会有人去种草了;第三,在扩大肥源方面,如果没有大量的有机肥的充分供应,果园和农田的高产就会受到影响。由此可见,

10、畜牧业是生态农业的灵魂,所以千烟洲非常重视畜牧业,近十几年来畜牧业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南方丘陵山区开发模式之三扶绥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主要由峰林谷地和残丘平原所组成,岩溶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0%以上,而且裸露岩溶面积较大。这里的资源有如下主要特点。(1)热量资源丰富。扶绥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南亚热带,生物生长期长达326天,林木四季都可生长,而且具有热带的特色。(2)后备土地资源丰富。这里地貌虽以山丘为主体,但平地比重较大,而且农业未用土地比已用土地多84%,故发展农业的后备土地资源相当丰富。(3)具有应用价值的植物资源丰富多彩。据调查,该县具有工业、医药、国防等应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

11、多达800余种。此外,造林树种资源也很多,包括水源林树种、用材林树种和经济林树种。(4)森林不断减少,自然生态恶化,山穷水少。(5)可利用的地表水少,地下水也不多,而且很难利用。根据上述资源特征,该县今后的开发方向应以灌溉水源为中心,既要恢复以常绿季雨林为主的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又要重视水利维修配套,充分发挥现有水利设施的效益,改进灌溉方式,提倡科学用水,降低农田耗水量,尽可能新建一些水利工程,扩大灌溉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行水田园田化的高产农田建设,更要适应本地的自然特点,培育抗旱品种,发展灌溉农业,特别是经济效益较高的南亚热带水果以及岩溶山区的畜牧业。首要的开发措施是恢复森林植被,

12、因为只有森林恢复了,各种生物资源才能得以繁衍生息,人们才能有条件利用各种生物资源生产更多的土特产品,开辟更多的致富门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更高的社会效益。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措施,如利用岩溶缝隙种植木本饲料植物,发展草食牲畜;利用荒地资源,发展经济效益高、有利于脱贫致富的南亚热带水果;创造有利条件发展甘蔗生产等等。广东兴宁县下堡乡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的途径1推广生活用煤兴宁县是广东省的产煤县之一,因此大力推广生活用煤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堡乡实行封山育林以后,着重推广生活用煤,使过去只有5%6%农户用煤的状况提高到50%以上,个别村达到80%。在这个过程中,乡政府一方面进行大量的说服工作

13、,以改变人们延续了千百年使用生物燃料的习惯;另一方面切实解决煤炭的组织、调运、销售和价格等问题,例如,全乡分设了若干个煤炭供应点,便于群众买煤,煤价则按矿场卖出价加上运费议定,比较低廉合理。2炉灶改建下堡乡农户过去普遍使用大灶膛、大灶门、无烟囱、无炉栅、无保温层的老式平头灶。据调查测试,用老式平头灶烧开水10千克,16分钟烧开,要消耗柴草3千克多;用新式节能灶,16分钟烧开,只烧柴草不到1千克。现在,大部分农户已经用上了新炉灶。3大办沼气从1981年开始,下堡乡便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大办沼气,以点带面。有的村已经实现了全村沼气化。由于沼气质量好,同时又注意管理,沼气池的利用率达到100%。开展多能互补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不但使封山育林得到保证,使植被逐渐恢复,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节约了资金,节约了劳动力。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