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解题不可不知的几个优先问题.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4874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解题不可不知的几个优先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解题不可不知的几个优先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解题不可不知的几个优先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解题不可不知的几个优先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解题不可不知的几个优先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解题不可不知的几个优先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解题不可不知的几个优先问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析高中数学解题的几个优先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落脚点就是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是自主学习锻炼能力的主体,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那么,如何引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教师心中要有明确的目标。本文认为,从引导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角度入手是一种有效的做法,因为,策略是哲学层次的东西,可以说是能力的能力。下面就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好心态优先的策略。沉着冷静,从容镇定,战略上藐视问题,战术上重视问题,胆大心细,有大将风度,才会令解题者左右逢源,妙计叠出,否则只会“逻辑乱套,直觉失效,没有题感,死得很惨”。【例1】、用

2、长度分别为2、3、4、5、6(单位:cm)的5根细木棍围成一个三角形(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能够得到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多少?A、8 cm2 B、6 cm2 C、3 cm2 D、20 cm2【解析】:对于绝大部分考生来说,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选择题,因为你去安排各边的长度时,组合的可能有许多,因此面对命题者用此题“把关”,不少考生选择放弃思考。其实由题设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定值20,周长是定值的三角形在高或底趋向于零时其形状趋向于一条直线,其面积趋向于零,因此对于直觉比较好的学生来说,会意识到只有当三角形的形状趋向于最“饱满”时面积最大,也就是说,形状接近于正三角形时面积最大,故三边长应

3、该为7、7、6,因此易知最大面积为 cm2,选B。【练习】、函数f(x)=x-i的最小值为( )A、190 B、171 C、90 D、45 2、审题优先的策略。审已知,审隐含条件,审解题目标,审命题意图。要牢记审题口诀“逐字逐句逐标点,边读边画边联想”,要特别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还有那些括号里面的注记式的内容常常是被解题者忽略的,却肯定是命题者和阅卷者看重的。【例2】、双曲线(1,0)的焦距为2,直线经过点和,且点(1,0)到直线的距离和点(-1,0)到直线的距离之和,求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解析】:如果在审题时没有注意到1这个条件(很多人当作0看待)就按部就班地去做,也可以做出来,但解

4、题过程相当繁琐;而利用这个条件,则马上就知道点(1,0)和(-1,0)位于直线的同侧,且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它们到的距离之和等于原点到的距离之和的2倍,条件等价于,以后可以顺利得出这个关键等式,进而不难解得。【练习】、求y=3sin(-2x+)+1的单调递减区间。3、设计优先的策略。审题完毕,也莫着急,易见之途,常是弯的。尤其是解析几何中的问题,表面上看思路并不难,但如果贸然动笔,则很可能运算繁难,正所谓“望山跑煞马”也。解题不设计,越解越生气。方案若繁难,就得换主意。事实上,按照匈牙利数学家G波利亚在其名著怎样解题中的说法,解题中必须先设计方案,再动手解决(执行方案)。只有在设计出最优方案以后

5、再动手,才不至于浪费时间。【例 3】、已知双曲线(0,0)的离心率=,一条准线方程为,直线与双曲线右支及双曲线的渐近线交于A、B、C、D四点(如图),证明:|AB|=|CD|。【解析】:若想直接证明|AB|=|CD|,简直比登天还难!但若认真设计,意识到只要证明线段AD与BC的中点重合,则豁然开朗!过程从略,请读者自己试试。【练习】、求证:椭圆与直线有两个交点。4、定性优先的策略。何谓定性?就是在大方向上对问题的类型和性质进行识别与判断,首先是用定义去进行比照。例如,这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要看它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这个问题是应该用加法原理去做还是应该用乘法原理去做?要看它是分类完成还

6、是分步完成;如果是概率统计方面的问题,则它是四大概型(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发生k次的概率贝努利概型)中的哪一类型?离散型随机变量是服从四大分布(一点分布、两点分布、二项分布、几何分布)中的哪一种分布?给你一个立体图形或者圆锥曲线图形,它是已经固定了还是可以变化?若是可以变化,主变量是什么?【例 4】、从一点O引出四条射线,它们两两所成的角相等,记为,则= 。【解析】:这是一道小题,但是忽悠过不少人。首先你要意识到这是一个空间问题而非平面问题,然后你不要以为这四条射线都往同一个大方向延伸,而要领悟到它们是在空间“均匀”发散的

7、,这样,你的思维方向就对了。这个问题等价于求甲烷分子(CH4)的键角的余弦值,利用等体积法或者向量法不难求得= 。【练习】、已知则与的夹角等于 。5、定位优先的策略。立体几何中求二面角的大小,则它的平面角在哪里?在图中找出来就可以了还是需要作出来?使用三垂线定理解题,基本平面在哪里?它的“两足”(垂足与斜足)在哪里?涉及圆锥曲线问题,它的焦点在什么位置?在x轴上还是y轴上?中心在哪里?根据图象求正弦函数或者余弦函数的解析式,需要求它的初相,那么它的第一零点在哪里?【例5】、求经过两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解析】:并不知道椭圆的焦点在哪里,就想当然地以为其在x轴上去求,是错误;知道焦点位置尚不明确

8、,而采用分类讨论去求,是中策;选择椭圆的统一表达式结合待定系数法去求,是上策。这就是说,不但要有优先定位的习惯,还要有善于定位的水平。答案:。【练习】、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圆周上。P是O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PA垂直面O,ABC=, BC =1,PA=2。假设有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多面体PABC的表面并经过棱PC到达点B,则蚂蚁经过PC上什么位置时路程最短?6、定义域优先的策略。在解函数题时,这一条极其重要。如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对变量进行换元,要记住“换元必换域”的口诀,比如令sinx+cosx=t,必须随即写上新变量t的取值范围;复合函数的内层函数的值域是外

9、层函数的定义域,等等。【例6】、求函数y=lg(x2+2x)的单调区间。【解析】:注意先考虑定义域。【练习】、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7、定义法优先的策略。定义是知识的生长点,用定义法解题是回归本源的高明方法。波利亚解题法中就有“回到定义去”的重要提醒句。【例7】、已知椭圆9x2+25y2=225内有一点A(1,1),右焦点F,请在椭圆上找一点P,使PA+PF最小。【解析】:先把PF转化为P点到右准线的距离就好办了。【练习】、已知函数的反函数是,则(07湖北)8、前提优先的策略。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前提是“一正二定三相等”,否则用单调性解决;涉及等比数列问题,它的公比的取值情形如何?凡是欲使用韦达

10、定理或判别式解题,要先问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例8】、求函数的最小值。【解析】:如果由解析式变形:,而得到“最小值为2”的答案,那就错了,原因在取“=”号的条件“”无法满足!应该运用单调性法求解,答案是。【练习】、求的最小值。9、范围优先的策略。在三角函数这个内容里面,有一句口诀叫做“求角先求函数值,总要优先定范围”。 【例9】、已知3sin2x+2sin2y-2sinx=0,求cos2x+cos2y的取值范围。【解析】:如果由条件得,则=就错了!原因是没有考虑到条件等式中隐藏有对的制约,应该由先解出的取值范围再求解,答案是。【练习】:直线过定点P(1,-2),且与线段AB相交,其中A(

11、-2,1),B(4,),则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10、特情优先的策略。命题者出于考查严谨性的考虑,一般都有意识地在题目中设置一些特殊情况作为问题的一个小分支,这个小分支本身并不难,但要求解题者不要漏掉。比如:分母为零吗?二次项系数为零吗?等比数列的公比为1吗?直线方程的斜率存在吗?斜率为零吗?直线方程中截距为零吗?集合问题中考虑集合为空集的情形了吗?所给的集合是点集还是数集?端点值能够取到吗?求数列通项公式时,第一项是否不符合通项公式而需要单列呢?解题时要做到“先为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 ,就要养成特情优先的良好习惯。【例10】、某国际旅行社共有11名翻译人员,其中5人只会英语,4人只会日语,

12、另有2人既会英语又会日语。现在从这11名翻译人员中选4人担任英语翻译,4人担任日语翻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派方法?【解析】:在这里,两名既会英语又会日语的翻译人员是“多面手”,是特殊元素,因此优先考虑他们的安排是破题的关键。选派的8人中没有1个多面手担任英语翻译的派法有种;选派的8人中恰好有1个多面手担任英语翻译的派法有种;选派的8人中恰好有2个多面手担任英语翻译的派法有种;因此一共有+=185种。【练习】、已知直线过点P(2,3)且在轴和轴上的截距相等,求直线的方程。11、整体法优先的策略。此法堪称第五大数学思想,它是全局思想在解题中的体现。换元法解方程,等积法求三角形的高或求点面距离,用射

13、影面积法求二面角的大小,解析几何中的“点差法”解决中点弦问题,解复杂方程组时的整体消元,平均值法解决有关排列组合数问题,等等,都是运用这一思想的体现。另外,三角题中有一类求值问题,用解二次方程组的方法则繁难之至,而用“凑角法”则很简单。【例11】、已知:x、y均为锐角,且cos(x+y)=,cosx=,求siny=? 【解析】:没有结构眼光的人往往是想到联立方程组cosy-siny=,cos2y+sin2y=1去求,费力不讨好;而整体意识好的人则会利用siny=sin(x+y)-x=sin(x+y)cosx + cos(x+y)sinx轻易得解。【练习】、过点P(5,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

14、A、B,且点P是线段AB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12、间接法优先的策略。间接法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所谓“间接法”有两层意思,一是从反面考虑问题,二是从侧面考虑问题。凡有关“至多、至少”问题,使用从反面考虑问题的间接法,一般都比较简便,这一点在解决有关概率统计问题时尤其明显,在解有关排列组合问题上也是如此,原因是可以避免繁杂的分类讨论;此外, 解小题(填空题或者选择题),优先使用从侧面考虑问题的间接法,是赢得时间的重要策略,这里就不赘述了。【例12】、ax2+2x+1=0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A、0a1。B、a1。C、a1。D、0a1或a0。【解析】:此题如果用直接法求解,花10分钟

15、也未必解决得了。如果由选项看出,0和1是两个关键数字,以0代入,得x=-符合要求,排除A、D;再以1代入,得x=-1符合要求,所以选C。【练习】设函数为奇函数,则13、结构优先的策略。解数学题是要有结构眼光,因为结构决定功能。无论是对式子的结构还是图形的结构,都要保持足够的敏感度。例如看到形如 a2+b2的式子或者形如x1-x2的式子,你是否想到它有表示“距离”的几何意义?看到形如分式之类的式子,你是否想到它可以理解为斜率公式或者是定比分点公式?再如,看到这类式子,你是否意识到它可能用上均值不等式。解析几何中,有些线段本身就是焦点弦或者是焦半径;立体几何中,有些图形是经典的三垂线结构或者三余弦结构,有些图形本身就是从正方体中切下来的一部分;等等。意识到这一点,往往就容易找到破题的口子。【例13】、已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解析】:把看作斜率,容易求得答案。选A.【练习】:已知则 的最小值是 。14、易处优先的策略。解决任何问题,都不免会碰到困难,人们的一个策略就是先易后难,逐步解决。体现在对待数学问题的态度上,当然也是如此。数学解答题,常常是一设多问,难度逐渐加大,解答时候就应该遵循这个顺序,这本身就是一个“热身”的过程;另外,有些问题看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先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