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土工膜防渗堆石坝(正常蓄水位276.0)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2 文档编号:136019506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合土工膜防渗堆石坝(正常蓄水位276.0)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复合土工膜防渗堆石坝(正常蓄水位276.0)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复合土工膜防渗堆石坝(正常蓄水位276.0)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复合土工膜防渗堆石坝(正常蓄水位276.0)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复合土工膜防渗堆石坝(正常蓄水位276.0)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合土工膜防渗堆石坝(正常蓄水位276.0)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土工膜防渗堆石坝(正常蓄水位276.0)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摘 要1第一章 综合说明21.1 工程特性表21.2 建设目的和依据31.3 建设的条件31.4 建设的规模及综合利用效益41.4.1 建设规模41.4.2 综合利用效益4第二章 自然地理条件52.1 地形条件52.2 水文特性52.3 工程地质条件52.3.1 库区工程地质62.3.2 坝址工程地质62.3.3 引水发电隧洞工程地质条件82.4 气象、地震及其他92.4.1 气象、地震92.4.2 天然建筑材料9第三章 设计条件和设计依据103.1 设计任务103.2 设计依据10第四章 洪水调节计算114.1 洪水调洪演算114.1.1 洪水调洪演算原理114.1.2 洪水调洪演算

2、方法选择124.2 泄水建筑物的型式选择134.3 调洪演算及泄水建筑物尺寸的确定144.3.1 调洪演算过程144.3.2 洪水过程线的模拟154.3.3 计算结果154.3.4 方案选择154.3.5 坝顶高程的确定16第五章 主要建筑物型式选择及枢纽布置195.1 枢纽等别及组成建筑物级别195.2 坝型选择195.2.1 定性分析195.2.2 定量分析245.3 泄水建筑物型式选择255.4 主要建筑物型式255.4.1 挡水建筑物复合土工膜防渗堆石坝255.4.2 泄水建筑物正槽溢洪道255.4.3 水电站25第六章 第一主要建筑物设计266.1 大坝轮廓尺寸及防浪墙设计266.1

3、.1 坝顶高程及坝顶宽度266.1.2 坝体分区266.1.3 坝坡与马道296.1.4 防浪墙设计296.2 堆石料设计366.2.1 堆石料基本特性参数366.2.2 主、次堆石料设计366.2.3 垫层、过渡层设计366.2.4 堆石体设计技术参数表386.2.5 堆石体填筑技术参数表386.3 复合土工膜设计396.3.1复合土工膜的选型和分区396.3.2土工膜强度及厚度校核406.4 坝坡稳定分析426.4.1 计算原理及方法426.4.2 计算原理446.4.2 计算结果446.4.3 坝坡面复合土工膜的稳定分析456.5 副坝设计466.5.1 副坝型式选择466.5.2 强度

4、和稳定验算476.5.3 副坝与主坝的连接496.5.4 副坝的防渗设计496.6 细部构造设计及地基处理506.6.1 坝顶构造506.6.2 护坡设计506.6.3 分缝及止水506.6.4 坝基处理516.7 趾板设计536.7.1 趾板的作用536.7.2 趾板的体型及定线536.7.3 趾板剖面设计546.7.4 趾板的分缝及配筋586.7.5 趾板的地基开挖和处理596.8 工程量汇总606.8.1 堆石坝各分区工程量606.8.2 趾板工程量616.8.3 混凝土面板工程量616.8.4 副坝工程量626.8.5 防浪墙工程量63第七章 施工组织设计647.1 基本资料分析647

5、.1.1 工程概况647.1.2 施工条件分析647.1.3 有效工日分析667.2 施工导流667.2.1 导流标准667.2.2 导流方案667.2.3 大坝施工分期677.2.4 度汛方案677.2.5 导流建筑物设计及布置677.3 主体工程施工707.3.1 堆石体施工707.3.2 混凝土工程施工767.3.3 导流隧洞施工787.4 施工交通827.4.1 施工交通布置原则827.4.2 施工交通布置827.4.3 施工道路维护847.5 施工总布置847.5.1 布置原则847.5.2 施工总布置857.5.3 施工总进度85第八章 溢洪道设计868.1建筑物型式868.2溢洪

6、道的组成部分和总体布置878.2.1引水渠设计878.2.2 .控制堰的结构设计888.3泄槽设计908.3.1泄槽的纵剖面布置908.3.2 泄槽的平面布置908.3.3边墙设计:918.4泄槽水力计算938.5出口消能段设计968.5.1消能段型式选择968.5.2具体挑流消能计算.97参考文献99小结101w摘 要本次设计主要是为了开发利用B江流域的水利资源,建设一个以发电为主,同时兼顾灌溉、供水、防洪及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的跨流域开发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在明确了建设目的并具有了建设依据和条件后设计的枢纽概况如下:B江水利枢纽为复合土工膜防渗堆石坝。最大坝高54m,装机6400KW,电站设

7、计水头为174m,设计洪水位277.68m,校核洪水位279.45m。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700104kWh,保证出力1461KW。本电站装2台3200KW机组,正常蓄水位276.0m。设计主要内容为:1、根据防洪要求,对水库进行洪水调节计算,最终确定坝顶高程为279.8m; 2、通过分析,对可能的方案进行比较,确定枢纽组成建筑物的型式、轮廓尺寸及水利枢纽布置方案;3、详细做出大坝设计,通过比较,确定大坝的基本剖面和轮廓尺寸,拟定地基处理方案与坝身构造,进行水力、静力计算;4、确定趾板等的构造并进行初步设计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5、进行专题的设计:材料选型及护坡设计与计算,泄水建筑物设计复合土工膜

8、防渗堆石坝是一种新的坝型,其防渗材料-复合土工膜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是该类坝型的技术关键,在本设计说明书第六章第三节有详细说明。设计中,根据已经定好的坝体参数,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工程的起始时间和完工时间。编写了适合本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广泛参考堆石坝设计、施工方面的相关书籍,严格遵照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体现了本设计的科学性、规范性。关键词:复合土工膜防渗堆石坝 施工组织设计 泄水建筑物设计第一章 综合说明1.1 工程特性表表1-1 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一、水库流域面积km233正常高水位m276.0死水位m248.0设计洪水

9、位m277.68校核洪水位m279.45设计泄洪流量m3/s213.87校核泄洪流量m3/s346.03总库容万m32128.70死库容万m3172.0二、大坝坝型复合土工膜防渗堆石坝坝顶高程m279.8防浪墙顶高程m2810坝顶宽度m8.0最大坝高m54.0上游坝坡11.55下游坝坡11.55主坝坝轴线长m220副坝型式重力式挡墙副坝坝轴线长m84.5导流洞型式圆形断面导流洞进口底高程m227.5导流洞出口底高程m226.5导流洞半径Rm2.4导流洞长度m200续表1-1 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三、溢洪道溢流前缘净宽m10堰顶高程m273设计流量m3/s213.87校核流量m

10、3/s346.03闸门型式平板闸门尺寸(宽高)m210.46四、厂房系统1动能指标最大净水头m174.0额定水头m最小水头m引用流量m3/s5.0额定出力kW6400保证出力kW14612厂房厂房型式地面式厂房面积m231.515.7主厂房宽度m10.8机组台数2机组安装高程m103.0水轮机型号HL110-WJ-76发电机型号SFW-J3000-6/1480开关站面积m211.527.251.2 建设目的和依据钟吕水利枢纽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同时兼顾了灌溉、供水、防洪及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的跨流域开发的水利枢纽工程。1.3 建设的条件建设资金基本到位,施工准备工作已经就绪。1.4 建设的规模及综

11、合利用效益1.4.1 建设规模本电站装机6400 kW,保证出力1461kW。厂房总面积为31.515.7。开关站尺寸为11.527.25。水库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全部库容)为2154.8万m。1.4.2 综合利用效益1.4.2.1 发电装机6400kW,电站设计水头为174m,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700104kWh,保证出力为1461kW。本电站装2台3200kW机组,正常蓄水位为276.0m,引水式发电,引水隧洞布置在右岸山体中,最大引用流量为5m/s。厂房位于段莘水江湾湖山村左岸下游340m处,地面式,总面积为31.515.7,其中主厂房宽10.8m,主厂房内安装二台HL110-WJ-

12、76,配SFW-J3000-6/1480的水轮发电机组,机组安装高程为103m,开关站位于厂房的左上侧,尺寸为11.527.25。1.4.2.2 灌溉下游利用发电尾水灌溉,上游增加灌溉面积1.0万亩。1.4.2.3 供水供钟吕村及其下游村民生活用水。1.4.2.4 防洪可减轻洪水对钟吕村及下游江湾镇的威胁,要求设计洪水最大下泄量限制为230m/s。1.4.2.5 渔业水库蓄水后,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1.09km,为发展养鱼等水产养殖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章 自然地理条件2.1 地形条件钟吕水库位于江西婺源县乐安河一级支流晓港水的钟吕村上游约160m处,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3km。晓港水在钟吕

13、村上游约300m处,由两支水系汇合而成,其中东支发源于石耳山,南支发源于清湾头尖,河流在晓港村汇入乐安河,本流域上游为中低山区,山势陡峭,中下游为低山丘陵区,山体凌乱,冲沟发育。2.2 水文特性据水文资料推算,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28m/s,多年平均总径流量4040万m;经频率分析:p=0.1%的洪峰流量为551.5m/s,三日洪量为1569万m,p=2%的洪峰流量为364.5m/s,三日洪量为965万m。流域多年平均降雨值2047.7mm。流域河段多年平均输砂量为0.29万吨,泥沙容重估算为1.3t/m。估计水库淤积年限与高程关系见表2-1。表2-1 淤积年限与高程关系表淤积年限(年)泥沙淤积量(万m)淤积高程(m)5011.05236.0810022.1237.78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见表2-2。表2-2 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表水位(m)227.5236.08237.782482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