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创作的风格》-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2 文档编号:136018398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剧创作的风格》-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话剧创作的风格》-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话剧创作的风格》-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话剧创作的风格》-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话剧创作的风格》-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剧创作的风格》-公开DOC·毕业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话剧创作的风格关键词:夏衍 话剧 现实主义 风格 在文坛上,夏衍有着多方面贡献。尤其在戏剧领域呈现出卓尔不群的大家风范,话剧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他善于撷取生活中常见的、平凡的事物情景,提炼剪裁,使之明确有力地表现主题,从思想到艺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为中国话剧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夏衍的话剧创作,从思想到艺术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强烈的时代感与娴熟的艺术表现力的有机统一。夏衍从事话剧创作时正值中华民族危在旦夕、敌对民族血与火的较量与搏斗之时,中国文人忧时济世的胸怀和职业革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其创作一开始就与时代、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剧作围绕着时代

2、、社会与人生展开。上海屋檐下中林志成、杨彩玉和匡复的命运,与现实政治联系在一起。关心时事的小学教师赵振宇点评报纸上的市井新闻、李陵碑的儿子死于战火,使人们的视野从弄堂扩大到外部世界。法西斯细菌中,俞实夫由东京到上海到香港到内地,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救国理想的几次破灭,是日本侵略的结果。芳草天涯中知识分子的遭遇与战争情境紧密相连。正如作者所说“民族解放战争,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灵的地震的震源所在。所在有远近,振幅有大小,因之从各种不同的性格和环境中的女人们心中可以引起各种的反响,但有谁能拒否这巨波的影响?有谁能置身于战争的事外?”他始终注意时代与人的命题。他一方面通过剧中的人物与故事,反映那个令

3、人窒息的黑暗时代;另一方面又寄托无限希望与憧憬。正因如此,他的剧作每每在观众和读者的心头,勾起他们的悲苦与欢欣。也曾被评论家誉之为“剧本是一首首沁人心脾的政治抒情诗”。第二,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夏衍的现实主义戏剧代表中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拓展与深入。戏剧生活化,注重在舞台上将现实生活进行完美的重现。如上海屋檐下就是对现实生活的还原和表达。剧中淡化戏剧情节,没有热闹的场面。作者选取平凡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以此来折射世态众生相,用完全写实的手法展示了上海三十年代普通市民的命运和生活形态。从生活自身的节奏和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律出发,将平凡的生活题材搬上舞台,在生活琐事中表现人物的处境及丰富的内心世界。

4、如林志成、匡复、杨彩玉三人的情感纠葛,在作者的笔下,这一戏剧冲突被淡化,有意避开浓烈的场面,使匡、杨、林三人不出现在同一舞台空间,从而冲淡三人之间复杂的关系,突破了传统戏剧情节高度集中的限制。作者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的悲惨生活的展示,淡化戏剧冲突,调和生活矛盾,用舞台形象来引导人们透过生活的表层,去把握生活的本质,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力量。同样情理相融的现实主义,在离离草中也得到了很好地体现。第三,剧作中的主人公,大多是普通的小人物。他擅长描写一些出身不同、教养不同、性格不同,但同有一颗善良心的人。他常常把这些人物放置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让他们蹉跌、创伤、爱憎、悔恨,最终达到一个可能到达的结局。他笔下

5、歌颂的正面人物,也总带有缺点,带有时代与阶级的烙印,因而显得更真实、更自然。像离离草中的苏嘉,芳草天涯中的孟小云,一年间中的喻志华,心防中的杨爱棠等。他描写人物以塑造性格、深入发掘内心世界为主要艺术手段。这些独到的手笔,昭示了他卓越的艺术功力。第四,戏剧结构单纯集中、意境深远。他的戏剧情节总是紧紧围绕着主题而发生、发展,很少有旁生的枝蔓,如芳草天涯。他很注意戏剧结构的起承转合,讲究布局谋篇,如上海屋檐下。他总是把笔力用于渲染冲淡深远的意境,从中深入刻画人物精神的振荡、心灵中的搏斗,比如法西斯细菌。他往往用日常生活中那些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构成冲突,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素、洗练,以一种素描或淡彩画的笔法来表现严肃的主题,揭示时代的本质,反映出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对人性的思考也是直入人心。因此,他的戏剧结构技巧自然、合理,不露痕迹,几乎让人觉察不到作家的匠心,仿佛是生活的自然流淌。单纯、集中、新颖、开放式的戏剧结构,增加了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夏衍的剧作,鲜明地呈现了他精辟独到的艺术理念,对话剧创作艺术规律的探索与总结,对后人具有长久的启迪作用。陈玉焕,河南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