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故事案列分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015231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故事案列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故事案列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故事案列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故事案列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故事案列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故事案列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故事案列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教学中运用故事 渲染课堂的情感氛 故事对人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中学生尚处于少年时期或青年早期,他们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道.千百年来,在这奇妙的世界上酿出的与科学知识相关的故事,真是浩如烟海,有的妙趣横生,有的惊险离奇,有的感天动地.课堂上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或者有趣的生活科学知识都会使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故事法应用于中学科学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独到的功效.一、实施故事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曾以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故事是学生的第一大需要。”运用故事进行科学课堂教学,确实能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1 运用故事引入新课

2、,能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学生明确本课所要学习的主要问题,并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兴趣.运用故事引入新课,学生感到具体,亲切,生动,有趣,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还可以造成悬念,紧紧地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惊奇,猜想,期待的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光与颜色第一课时,先讲小孔成像的故事。两千多年前的墨子是一个大学问家。大学问家都是很勤学的,天天晚上挑灯夜读到深夜。有天晚上,他读书累了,伸了个懒腰,忽然发现对面墙上有个人影,啊!有鬼。但大学问家都是有定力的,他不惊慌,定睛一看,那不是隔壁读书的王二吗,怎么他的影象出现在对面墙上了,而且还是倒立的?“把他

3、叫来问问。”墨子想。他犹豫片刻,还是决定叫王二过来。“王二,过来。”“先生,什么事?”学生推门进来,毕恭毕敬地立在面前。墨子朝前一看,影象没了,这下糟了,他不知道该向学生说什么,挥了挥手,让王二退下。谁知道王二刚过去,墙上的影象立即出现,而且还晃动了起来。“王二,过来。”“先生,什么事?”学生又推门这进来,毕恭毕敬地立在面前。墨子一看,影象又没了,这下心里窝火,自不必说,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发付学生了。但最后还是无奈的让学生过去。奇怪的是,学生一进入隔壁房间,他的影象又在墙上晃动了起来。墨子再也无法按捺心中的好奇与恐惧,把王二叫过来,将刚才发生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全都讲了出来。谁知王二更为惊奇,他对墨

4、子说“先生,不瞒您说,我早已看到我那边墙上有先生的影象,也是倒挂着的,只是一直不敢跟先生说。”墨子心中似有所悟,便与王二交谈起来,但好久也谈不出结果。第二天,墨子召集了他所有的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但一连三天,大家各执己见,莫衷一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墨子无可奈何,最后只好对大家说:“这个问题我们无法解决了,但我们的后代比我们聪明,我们现在把这个有趣的现象记录下来,他们会找到合理的解释。”这样,墨经中就有了让人冥想千年的记录。这样引入,学生一下子就对光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理,对于学习光知识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和浓厚的兴趣.2 运用故事讲授新知识,能活跃教学气氛。传授新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5、,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科学概念.物质性质,科学定律等知识,教师如果不注意讲授艺术,只是照本宣科或只是进行简单粗糙,千篇一律的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进行一般化的讲解,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劲头.如果我们能够在传授新知识时适当地加入一点故事佐料,通过生动形象的奇闻趣事恰切地渗透一些所要传授的知识,教学过程就会生动活泼,越味盎然,学生就会把学习当成乐事,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富有情趣,难以舍弃的教学活动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 在学“甲烷”时教师可以用东陵大盗的故事:1928年夏天,军阀徐源泉部下的一名军长孙殿英,把贪婪的目光盯上了豪华富丽的东陵慈禧墓,他要趁军阀混

6、战,群龙无首的机会开幕取宝,发笔横财,经过了两三个月的挖掘和爆破,奉命开墓的官兵终于打开了慈禧墓,进入墓室后,他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精致的烟盒装着上等的鸦片,旅长韩大宝烟瘾顿发,摸出火柴就想美美地抽它几口,可刚把火柴一划,墓室就发生了爆炸,突然间卷起了一片火光,他们被炸得血肉横飞.到底是什么东西使盗墓贼横遭厄运原来是一种叫甲烷(CH4)的气体创下的奇迹。这样,甲烷的易燃性就在学生的头脑中生了根。学生在兴致勃勃地听故事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3、运用故事讨论问题,引起学生合作探究。在课堂的中间环节,新授知识刚学完,可以插入与它有关的故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轻松一下,换换脑筋,另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

7、思考,进行合作探究,深化对新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例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这一节,教师讲到 g= 9、8 牛/ 千克,这个数是个平均数,它的大小与物体与地心的距离有关。这时突然说讲个故事,学生立即来劲。故事讲的是一个卖鱼的商人,他到冰岛去贩了一船鱼去埃及卖,下船后一称,少了两吨鱼,他怀疑是船员偷了他的鱼。立即将船员告上了法庭,结果聪明的法官给出的结论是船员并没有偷鱼。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再如上到液体压强的规律时,讲2004年印度尼西亚海啸前,海滩上忽然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深海鱼,并且全鱼肚翻出,死相难看。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海啸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预兆。(得出的结果还可

8、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4、巧用故事,增强实验的趣味。做实验也可与故事结合。学生一般都喜欢实验,但也不是每一个实验都能紧紧地抓住学生。对于学生喜欢的实验,与故事结合,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对于一般的实验,用故事则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做托利拆利实验,先讲大气压发现及深入研究的科学史,再做实验,学生的注意力就明显集中了。把普通的实验取一个好听的名称,使学生与故事发生联想,也很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如氧化铜与硫酸的反应,我给起名叫“开封有个青天”,钠与水的反应我给起名叫“哪吒闹海”,非常形象生动,课堂效果确实很好。5、运用故事巩固知识,提高复习兴趣.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

9、要一环,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和有效的防止遗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许多教师的一般做法是:不厌其繁的解题示范,接二连三的题型练习,反反复复的问题回答,重重叠叠的复述小结等等,如果总是这样做,便毫无新意,学生对于复习便非常厌倦,并且所复习的是已曾相识的旧知识,对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不再有新鲜诱人的魅力,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复习是一种苦苦的磨难,因此在复习巩固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更应注意方法的灵活多样,让学生看到旧中有新,感到复习同样是那么的新鲜有趣,使他们自始至终保持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做法会有很多,但应用一些简短趣味性强的故事帮助学生进行复习,无疑是其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置换反

10、应的知识后,可以引用化铁成铜的故事引导学生复习,加深理解和记忆。宋朝有一个商人惟利是图,用点铁成铜的方法骗人钱财,他把别人交来的铁器放在清水中,然后放入一些白色粉末,清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溶液只见溶液中的铁器慢慢地变成了紫红色的金器,请想一想,商人是利用什么进行骗人的 (利用置换反应:CuSO4+Fe=FeSO4+Cu).又如:初中化学第三章碳酸钙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运用杀狗洞的故事巧妙地复习巩固: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狗进去很快就会死亡,人进去却安然无恙.据说洞内有一,妖魔专门杀狗,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受到上帝的保护,它不敢轻举妄动.意大利化学家波曼尔听到传说后,不畏艰险,毅然进洞考察,

11、他发现这个奇怪的恶魔竟是C02,原来此洞地处咯斯特地区,属石灰岩溶洞,在地层深处石灰岩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受热分解出二氧化碳:CaCO3=CaO+CO2,CO2可溶于水,山洞中溶有CO2的水又与 CaC0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03) 2CaC03十H2O+CO2=Ca (HC03) 2当含有Ca(HC03) 2的地下水溢出地面时,由于受热,Ca(HC03) 2又分解放出CO2:Ca(HCO3) 2=CaCO3十H2O+C02忄因此,山洞里弥漫着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他从水里逸出后积聚在洞内地层低处,形成高度为半米左右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所以狗在洞里会完全淹

12、没在二氧化碳气体里很快地窒息而死去.这样的复习,学生的兴趣很浓,课堂气氛活跃,复习效果好.4 运用故事深化德育,增强德育效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故事对学生进行深入具体的思想教育,学生会感到亲切实际,乐于接受,同时,故事特有的感染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科学学科中有许多科学故事、科学典故,这些故事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深化德育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例如:在教牛顿第一定律时,讲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发现苹果为什么都往地上掉呢?并且讲一些有关牛顿的故事;在学习九年级简单机械中杠杆一节内容时,可引用阿基米德的话“

13、给我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我可以移动地球”这些丰富的史料,扣人心弦,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能够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再现科学家们的忘我探索情怀,激励学生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5 运用故事进行安全教育,丰富教学内容。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防腐,防毒,防火,防爆等安全卫生知识的教育,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故事进行,学生会觉得生动形象真实有用,能很好地引起他们对于学习这些知识的注意和重视.例如:一个冬天的晚上,天气很冷,我们社区有一户没有装潢的人家,晚上洗澡时,在卫生间里用生了一盆炭火,并把门窗关上便开始洗澡.一段时间后

14、,他便感到有点难受,渐渐地支撑不住,他家里人见他半天不出来,便把门打开,只见他只有微弱的呼吸不会说话了,幸亏及时送医院抢救才幸免一死.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便不约而同地说:木炭燃烧消耗了房间内大部分氧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多了使人窒息.我便补充说不但有C02还有CO,CO是剧毒的.如果这个人能懂得基本的化学知识就不至于险些丧生了.6.运用故事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历来对学生的评价总是直接的评语,有的甚至很生硬。感性的,富于人情味的,催人上进的评价越来越成为现实的需要。故事用于评价正是符合时代的需要,它最大的好处是只可能指事,不会直接指向人。如学生最初做科学计算题,往往过程写不完全,

15、如果一个个声色俱厉地骂过去,硬伤难免,效果也不一定好。而借助于故事,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选择的故事是习惯问题:和尚的头总是亮光光,光光亮的,那是因为天天刮的结果。和尚入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学剃头。有一个小和尚,他学剃头非常认真。开始,师傅要求他给冬瓜刮毛,他认认真真地刮,没几天,他就能将冬瓜毛刮得一根不剩。不过,他有一个习惯不太好,每次干完后总要得意地将剃刀往冬瓜上一插(配以动作)。过了一段时间,师傅看他能将冬瓜刮得亮光光的,觉得可以给和尚剃头了。小和尚第一次给人剃头,非常投入,全神贯注,每一根毛发都刮得干干净净,头剃完了,他得意起来,随手将剃刀往前一插。(动作一出,学生大笑)好倒霉的和尚

16、啊!很显然,没人愿意做那倒霉的和尚!在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到,把科学故事应用于科学教学中,确实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能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中愉快地学习科学知识,真正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能诱导学生对科学殿堂的深深向往.二、选择、编撰、讲述故事技巧。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青少年学生爱在玩中学,爱在乐中思考。灌输式的教育是平淡的,而故事是生动地讲述出来的,可以让学生在故事情节的招引下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讲,更加积极地思考,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学阶段是人智力发展十分迅速的阶段,每个年级段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就有区别,如七年级的学生还对童话式的故事较有兴趣,而九年级的学生早已厌烦了小狗小猫,他们对历史故事、现实故事兴趣较浓,选择故事就要满足他们智力发展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