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精选课件(公开PPT)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6012486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材料》-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工程材料》-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工程材料》-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工程材料》-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工程材料》-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材料》-精选课件(公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材料》-精选课件(公开PPT)(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 程 材 料,教學投影片,第十一章 黏土材料,92/7/5,林金面編著文笙書局出版版權所有翻版必究,2,11-0 學習重點 (一)黏土之定義、成份 (二)上釉之方法浸泡法、杓淋法、描塗法、噴霧法、轉印法 (三)磁磚之定義、原料、優缺點 (四)磁磚依其材質分類陶質磁磚、石質磁磚、瓷質磁磚 (五)磁磚依其大小分類普通、小口、丁掛、鑲嵌、異形 (六)磁磚依其用途分類內裝用磁磚、外裝用磁磚、地面用磁磚 (七)良好磁磚應具備之特性、保養方法 (八)磚之優缺點及在工程上之應用 (九)磚依用途分類普通、清水、耐火、路面、隔熱、輕型 (十)磚依其形狀分類全塊磚、半塊磚、二五磚、七五磚、半條磚、半半條磚、

2、 彎拱磚、放射狀磚 (十一)磚依其等級分類一等磚、二等磚、三等磚 (十二)磚製造過程選料、攪拌、成型、曬乾、煆燒,3,(十三)磚之試驗抗彎強度、抗壓強度、吸水率、凍融 (十四)良好紅磚必備要件 (十五)黏土瓦無釉瓦及釉瓦 (十六)黏土瓦依形狀分類中國式瓦、文化式瓦、S形瓦及西班牙式瓦 (十七)製瓦之流程原料處理、真空成型、乾燥處理、施釉處理、燒成處理 (十八)黏土瓦之品質 (十九)陶管之成份,4,11-1 概述 黏土(clay)為岩石受溫度變化、風吹、雨水侵蝕、冰凍及化學作用,風化瓦解後產生之細粒土質材料,其顆粒粒徑小於0.002mm,為塑性及凝聚力之土壤。 黏土之主要成份為矽酸及氧化鋁,矽酸

3、遇到高溫就會熔融成玻璃質液體,但矽酸熔點高,需要高溫才能熔融。黏土中若同時含有矽酸和氧化鋁,熔點會下降,在較低溫度,黏土即呈現熔融狀態。氧化鋁不僅使熔點下降,節省煆()燒燃料,主要作用乃作為黏土中之骨架。燒製時土坏之矽酸雖然為熔融狀態,卻能不倒塌,乃氧化鋁之關係。 黏土中除了矽酸及氧化鋁之成份外,還有少量之金屬礦物,如鐵、鎂、鈣、鉀等氧化物,這些氧化物有降低黏土熔點之作用,於燒製陶器時,經常將這些金屬礦物依需要比例摻入土坏中,以降低熔點及節省燃料,故這些礦物也被稱為助熔劑。,5,11-2 上釉 釉為陶器表面所塗之一種光滑亮麗物質,而將釉藥披覆在陶器坏體(陶瓷原料成型後,未上釉前之初製品)表面之

4、過程即為上釉。 上釉之方法: (一)浸泡法 (二)杓淋法 (三)描塗法 (四)噴霧法 (五)轉印法,6,11-3 磁磚 磁磚(tile)係指以金屬氧化物及半金屬氧化物,經由研磨、混合、壓製、施釉、燒成而形成之一種耐酸鹼之建築或裝飾材料。 磁磚之原料主要以黏土、石英、長石為主,配以釉藥原料為輔,將原料依適當不同成份之調配及燒製成不同性質之各種磁磚。 磁磚之優點: (一)硬度強,耐火性高。 (二)耐水性及耐酸性高。 (三)耐磨損,易清洗。 (四)成品色彩不易變質。 (五)體積小,搬運容易。 磁磚之缺點: (一)質硬易破損。 (二)形狀小,施工費時。 (三)預定顏色窯燒控制不易。 (四)非吸音材料,

5、易產生迴音。,7,磁磚依其材質分類: (一)陶質磁磚陶質為坏土經高溫燒製後,其粉粒未熔合者。 (二)石質磁磚石質為坏土經高溫燒製後,其粉粒半熔合者。 (三)瓷質磁磚瓷質為坏土經高溫燒製後,其粉粒完全熔合者。,8,磁磚依其大小分類說明如下: (一)普通磁磚約100 100mm以上,長寬比小於1.5之磁磚。 (二)小口磁磚約60120mm以下之小磁磚。 (三)丁掛磁磚:長寬比大於2之磁磚。 (1)一丁掛24030mm (2)二丁掛24060mm (3)三丁掛22780mm (4)四丁掛227120mm (四)鑲嵌瓷磚鑲嵌內角或外角之磁磚。 (五)異形磁磚,9,依用途分類: (一)內裝用磁磚 (二)

6、外裝用磁磚 (三)地面用磁磚 良好磁磚應具備之特性: (一)產品尺寸齊一,整齊美觀,可節省施工時間。 (二)吸水率低,不因氣候變化熱脹冷縮而產生龜裂或剝落。 (三)平整性佳,不彎曲、不翹角。 (四)抗折強度高,耐磨性佳且抗強酸鹼,不易磨損。 (五)磁磚平舖於地板上,顏色應無深淺不同。,10,磁磚保養方法: (一)經常清理,表面以清水擦拭,保持磁磚潔淨。 (二)表面受有顏色之漬物污染,須立即擦拭。 (三)搬動物品,禁止以推移方式作業,並小心輕放,免於傷及表面。 (四)於地板牆面上工作時(如裝璜、油漆),須舖上木板或紙板,並保持地板乾燥。 (五)絕對禁止使用含鹽(硫)酸之清潔劑清洗表面,如不慎受污

7、染,須馬上擦拭,並上微臘防護。 (六)使用者,需養成清潔、衛生之習慣。 (七)未完成之工地,鋪貼後,如遇下雨天,須關好門窗,以免於受潮、污染。,11,11-4 磚 紅磚之優點: (一)取材容易,製法簡單,大量生產,成本低。 (二)質輕體積小,搬運、施工方便。 (三)抗壓強度高,防火、防蝕、耐久性強。 (四)可疊砌成任何形狀。 (五)價格低廉。 紅磚之缺點: (一)砌疊費時。 (二)施工需要高度技術。 (三)耐震力差,不適合高層建築。 (四)疊砌前須先吸水,增加工時。 (五)每日疊砌高度受限(1.2m),進度緩慢。 磚在工程上之應用: (一)隔間牆非承重牆 (二)承重牆加強磚造 (三)防火牆鋼骨

8、柱之防火材料 (四)牆壁裝飾古典式建築,12,11-4-1 磚之種類 磚依其用途可分為: (一)普通磚 (二)清水磚 (三)耐火磚 (四)路面磚 (五)隔熱磚 (六)輕型磚多孔磚、)空心磚,13,磚依其形狀可分為: (一)全塊磚 (二)半塊磚 (三)二五磚 (四)七五磚 (五)半條磚 (六)半半條磚 (七)彎拱磚 (八)放射狀磚,14,15,磚依其等級可分為: (一)一等磚 (二)二等磚 (三)三等磚,16,11-4-2 磚之製造 紅磚製造過程: (一)選料 (二)攪拌 (三)成型(1)手工壓實法(2)軟泥法(3)硬泥法 (四)曬乾 (五)煆燒,17,11-4-3 磚之試驗 (一)抗彎強度試驗

9、 (1)目的由紅磚之抗彎強度,判斷其材料品質、耐震或抗彎之能力。 (2)原理將試樣磚破壞後,由破壞時之最大荷重而求出其抗彎強度。 (3)步驟,18,(二)抗壓強度試驗 (1)目的由紅磚之抗壓強度,判斷其材料等級及選料之依據。 (2)原理將試樣磚破壞後,由破壞時之最大荷重而求出其抗壓強度。 (3)步驟 (4)計算式抗壓強度(kg/cm2)=P/bd 上式中 P:破壞荷重 b:紅磚之斷面寬度 d:紅磚之斷面厚度,19,(三)吸水率試驗 將紅磚置於110烤箱中烘烤,每二小時測其重量一次,直至所秤重量(WD)不變為止。俟其冷卻後,置於21深1cm之清水中,24小時後,再浸入高出磚面3cm之清水中24小

10、時,取出以濕布擦乾,秤其飽和重WW, 則其吸水率=(WW-WD)/WD100% (四)凍融試驗 (1)目的由紅磚凍融試驗之結果,判斷紅磚之等級及耐久性。 (2)原理將紅磚在規定溫度範圍內反覆凍結及融解,一段時間後,由其重 量之損失、裂縫之發生或強度之降低而判斷其抵抗凍融之能力。 (3)步驟 (4)計算式重量減少(%)=試驗後減損之重量(g)/試體原重(g)100%,20,11-4-4 磚之品質管理 良好紅磚必備要件: (一)表面平滑、轉角正確,具有均勻之細粒組織。 (二)赤褐色或紫褐色之光澤,吸水率小(15%以下),打擊時發出金屬性清音。 (三)無龜裂、氣泡、小粒石,受高溫時不發生異狀。 (四

11、)強度合乎規範要求。 11-5 瓦 屋瓦依其使用材料可分為石板瓦、水 泥瓦、石綿瓦、琉璃瓦及黏土瓦,其 中黏土瓦係以黏土為主要材料,經成 形、乾燥後燒製而成,具有抗彎強度 、耐久性及低吸水率等特性。,21,黏土瓦可分為: (一)無釉瓦 (二)釉瓦 黏土瓦依其形狀可分為中國式瓦圖11-5-1、文化式瓦圖11-5-2、S形瓦圖11-5-3及西班牙式瓦圖11-5-4。,22,製瓦之流程: (一)原料處理 (二)真空成型 (三)乾燥處理 (四)施釉處理 (五)燒成處理 黏土瓦之品質: (一)釘孔位置須適當,並能以直徑約3.5mm之瓦釘穿過。 (二)高側稜線與低側緣之平行度應在4mm以內。 (三)瓦面有

12、效面積不得有坏體龜裂、傷痕、脫釉等情形。但瓦之表面、側邊、角 隅上偶然出現輕微之釉裂、剝落、碎片或穴洞、針孔等,而這些缺點不影響 到視覺5m以內之遮蓋效果,且不超過規定之品質範圍者,仍可視為合格品。 (四)黏土瓦以木槌輕敲不得有濁音。 (五)有釉黏土瓦之平均吸水率不得超過8%,無釉黏土瓦之平均吸水率不得超過 10%。,23,黏土瓦抗折載重之平均值不得低於下列數值: (一)中國式瓦140kgf (二)文化式瓦140kgf (三)S形瓦150kgf (四)西班牙式瓦140kgf。 11-6 陶管 陶管(ceramic tube)主要由黏土、頁岩或兩者之混合物,經磨碎、加水、混合,再以抽管機製坏,乾燥後置於下通氣窯中以12001500之高溫煆燒而成。通常陶管為紅褐色、灰色或深灰色。陶管因耐蝕性強、吸水率低,故為排水或汙水等衛生下水道工程之管線材料。,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