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知识问答.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012382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用药知识问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全用药知识问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全用药知识问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全用药知识问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全用药知识问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用药知识问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用药知识问答.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用药知识问答1、什么是细菌?答:细菌是微生物中一大类能独立在外界环境中生长繁殖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直径一般在1微米左右。细菌对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敏感。2、 什么是病毒?答:病毒是一种体积级微小的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绝大多数病毒小于150纳米,小的病毒可小于50纳米。用光学显微镜看不见,大多要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到几千倍或几万倍才能看见。病毒结构简单,不能独立在外环境中长期存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对抗菌药物不敏感。3、 什么是病原体?答: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体(即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有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致病的,在体内与人体相互依存,而在特定条件

2、下可引起疾病(如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称为条件性病原体。4、什么是抗菌药物?答: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5、抗菌药物主要分为几类?答:主要分为八大类,一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含酶抑制剂的一内酰胺类及单环酰胺类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叶酸途径抑制剂类;氯霉素;糖肽类:包括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应用需根据不同的感染性疾病进行合理选择。6、抗生素指的是什么?答:抗生素原称抗菌素,是指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

3、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生素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7、抗菌谱的概念是什么?答:每种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抗菌范围,称为抗菌谱。某些抗菌药物仅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称窄谱抗菌素,如异烟肼只对分支杆菌属有效。另一些药物抗菌范围广泛,称之为广谱抗菌药,如氟喹诺酮类和氯霉素,它们不仅对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且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等也有抑制作用。近年新发展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抗生素也属广谱抗菌药物。但它们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无作用。8、何为抗病毒药物?答:抑制病毒繁殖或杀灭病毒的一类药物。9、什么是耐药性?答: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指病原体对药物反

4、应降低的一种状态。是由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应用剂量不足时,病原休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通透性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而产生的。耐药性严重者可使多种抗菌药物失效。10、细菌为什么能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答:自然界的微生物为了维持自身代谢、保护生存条件免受其它微生物侵袭,在其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次级代谢产物,这些化学物质全有调节本身代谢和杀灭其它微生物的作用,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抗生物质。自从微生物产生的这种抗生物质被人类发现并被研制成抗菌药物以来,人类开始介入微生物之间的抗生斗争。细菌也就把人类制成的抗菌药物视作抗争的对象,只要接触过某抗菌药物就择优去劣的进化原则保留并延

5、续那些菌:包括能灭活抗菌药物的物质,如各种灭活酶,或改变本身的代谢规律使抗菌药物无法将其杀灭,改变抗生素作用的靶位,降低吸收,辅加排出。这样就形成了抗菌药的耐药性,使本来有效的抗菌药物在遇到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时疗效下降,甚至完全无效。11、如何减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答:( 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适应证,病毒感染不应采用抗菌药物治疗。(2)对有适应证的病人,药物种类、用量及使用时间都要注意,能用窄谱的就不要用广谱抗菌药物,能用一种有效的就不必用多种,以避免耐药性和二重感染。(3)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4)向群众开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关知识的教育。12、应用抗菌药物需考虑哪些问题?答:应

6、用抗菌药物时,需要根据病人所感染的微生物种类、病人的机体状态以及药物的抗菌作用、抗菌谱、选择性和对机体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后,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的制订最佳治疗方案。如果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而不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除了会发生不良反应影响病人的健康外,还会产生抗菌药物的独特的耐药性,它的危害性就更大了。不但会影响用药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一旦产生了耐药菌株,对其感染的治疗就会变得十分困难。13、合理使用抗菌原则是什么?答:合理使用抗菌原则通常为:应有效地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合适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密切注意药物对人体内正

7、常菌群的影响;根据微生物的药敏试验,调整经验用药,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14、临床选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什么?答: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综合考虑感染的病原体、药物敏感实验和药物的抗菌谱进行选择。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能窄不广、能低不高、能少不多”的原则,即尽量使用抗菌谱窄、老一代的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口服制剂能控制感染的就不用针剂,肌内注射能控制感染的就不用静脉滴注。15、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原则是什么?答:通常的原则是:病原体未明确的严重感染;已应用或考虑应用单一抗菌药物难以控制的感染;机体深部感染或抗菌药物不易渗透部位的感染,如心内膜炎,中枢神

8、经系统感染;慢性难愈的感染,病程较长,病灶不易清除,长期抗菌药物治疗,细菌可能产生耐药者;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可将各药剂量适当减少。16、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多用于哪些疾病?答: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疾病多为一种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难治疗感染、二重感染,以及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发生而需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疾病。17、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原则是什么?答:注射剂属处方药。患者使用注射剂,须持有医生处方;凡是口服可以有效的就不需注射,能够肌内注射的就不应静脉注射。心须注射的应尽可能减少注射次数,应采用序贯疗法。应严格掌握注射剂量和疗程,如果使

9、用一周无效,应考虑停药或换药。应尽量减少注射剂联合使用的种类,以避免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的出现。18、哪些情况必须注射给药?答:一般有以下情况者需注射给药,如吞咽困难,存在明显的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胃肠道病变)或潜在的吸收障碍;口服明显降低生物利用度的药物,没有合适的口服剂型;或者通过口服给药不易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或疾病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要紧急处理等情况。19、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答: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可能有:细菌产生耐药性;给药途径不当;给药时机和剂量不当;病灶部位的药物分布差,达不到治疗的浓度;或因为药物储存不当或过期,致使药物失效;或误诊;或混合感染;或药物配伍不

10、当等。20、医疗机构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有哪些不合理现象?答: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着无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未进行必要的药物敏感试验而使用抗菌药物、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作预防和过度使用高档或广谱抗药物等现象。警惕药品与饮食的禁忌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药与食物的禁忌任何药物烟服用任何药物后的30分钟内都不能吸烟。因为烟碱会加快肝脏降解药物的速度,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药效。阿司匹林酒、果汁酒进入人体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阿司匹林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人体内乙醛积蓄,不仅加重发热和全身疼痛症状,还容易引起肝损伤。而果汁则会加剧

11、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诱发胃出血。黄连素茶茶水中含有约10%鞣质,鞣质在人体内分解成鞣酸,鞣酸会沉淀黄连素中的生物碱,大大减低其药效。因此,服用黄连素前后2小时内不能饮茶。布洛芬咖啡、可乐布洛芬(芬必得)对胃黏膜有较大刺激性,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及可乐中含有的古柯碱都会刺激胃酸分泌,所以会加剧布洛芬对胃黏膜的毒副作用,甚至诱发胃出血,胃穿孔。抗生素牛奶、果汁服用抗生素前后2小时内不要饮用牛奶或果汁。因为牛奶会降低抗生素活性,使药效无法充分发挥;而果汁(尤其是新鲜果汁)中富含的果酸则加速抗生素溶解,不仅降低药效,还可能生成有害的中间产物,增加毒副作用。钙片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钾,进入人体后电解

12、出的草酸根离子会沉淀钙离子,不仅妨碍人体吸收钙,还容易生成草酸钙结石。专家建议服用钙片前后2小时内不要进食菠菜,或先将菠菜煮一下,待草酸钾溶解于水,将水倒掉后在食用。抗过敏药奶酪、肉制品服用抗过敏药物期间忌食奶酪、肉制品等富含组胺酸的事物。因为组胺酸在人体内会转化为组织胺,而抗过敏药抑制组织分解,因此造成人体内组织胺积蓄,诱发头晕、头疼、心慌等不适应症状。止泻药牛奶服用止泻药物,不能饮用牛奶。因为牛奶不仅降低止泻药药效,其含有的乳糖成分还容易加重腹泻症状。苦味健胃药甜食苦味健胃药依靠苦味刺激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促食欲、助消化。甜味成分一方面掩盖苦味、降低药效,另一方面还与健胃药中的很多成分

13、发生络合反应,降低其有效成分含量。利尿剂香蕉、橘子服用利尿剂期间,钾会在血液中滞留。若同时在吃富含钾的香蕉、橘子,体内钾蓄积更加严重,易诱发心脏、血压方面的并发症。滋补类中药萝卜滋补类中药通过补气,进而滋补全身气血阴阳,而萝卜有破气作用,会大大减弱滋补功效,因此服用滋补类中药期间忌食萝卜。多酶片热水酶是多酶片等助消化类药物的有效成分,酶这种活性蛋白质遇热水后即凝固变性,失去应有的助消化作用,因此服用多酶片时最好用低温水送服。甲状腺素豆类服用甲状腺素时宜少吃或不吃黄豆、豆油、萝卜、白菜等,因为这些食物能抑制抑制甲状腺素的产生。 摘自华商晨报2006年5月20日B15版家庭用药的讲究(1)医生嘱咐

14、的服药量、服药次数都是根据病情、药物剂量而定的,病人不可随意更改。既不可减少或加大用量和次数,也不可时用时停,以免药物在体内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而影响疗效,或因剂量过大产生毒副作用。(2)并不是所有的药物均可一同服用。因为药物之间常可以发生对抗作用,有的会因混合而失去作用或增加毒性作用。请严格地遵照医嘱用药。(3)没有服完的药物不要乱放,有儿童的家庭更需注意。可把余下的药装入瓶中贴上标记,写明药名,治什么病,每日服几次,每次服多少,什么时候前可用。然后妥善保管。(4)内服药和和外用药一定要严格标明,且不可混放在一起,以免误服。一些外用塑料小瓶眼药水、滴耳夜、癣药水,更要注意严格区分,要有明显的标记,以免造成危害。(5)注意药品的失效期和药品是否在贮藏过程中变质。凡是过期的药一定不可再用,并及时清除掉,否则可能会带来产生异味、霉变、泄漏等麻烦。未过失效期或没有失效期的药品,应当注意药品是否有变色、发霉、生虫、潮解、沉淀、混浊、异味等情况,如有这类情况,则说明药品已变质,不可再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