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电流(2份)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004908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种电荷电流(2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两种电荷电流(2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两种电荷电流(2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两种电荷电流(2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两种电荷电流(2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种电荷电流(2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种电荷电流(2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两种电荷一、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及摩擦起电的本质。2、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检验带电体的方法及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4、知道自由电子及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二、重点难点重点:识记两种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难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及导体和绝缘体三、学习准备夏天的一个午后,艳阳高照,可是刚过一会儿,一片乌云铺天盖地涌来,顿时,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闪电、雷声是怎样产生的?四、新课识记1、用 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2、自然界只有 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2、。4、电荷的 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其单位是 ,简称 ,符号 5、实验室常用 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验电器简介:验电器仅用于检验物体是否带有电荷,不能用于检验物体所带电荷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因为不论是哪种电荷,金属片都会张开。所带的电荷越多,张开的角度越大工作原理:当将物体接触金属,若物体不带有电荷时,金属片自然下垂;若物体带有电荷,两片金属箔上因带有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6、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 和核外的 构成的 构成的。7、电子带 电,所带电荷量为 C。8、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 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 。9、善于导

3、电的物体叫 ;如: 、人体、大地、石墨、水溶液等10、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 、玻璃、塑料等;(注意区分带电和导电)金属导电靠的是 五、新课导学任务一:两种电荷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小结: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因此:经摩擦过的玻璃棒、橡胶棒 (能或不能)吸引轻小物体。归纳:带电体的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正电荷:负电荷: (橡皮)本节重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

4、 ,异种电荷 A、B、C、D四个带电体,如果A排斥B,A吸引C,C排斥D,已知:B带正电荷,A带 C带 D带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即带电物体都有 _ 的性质。分析: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分析: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2)实验室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注:验电器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到底带什么电是验不出来的物体所带的电荷越多,两片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当已知物体带电时,若要识别它所带电荷的种类,先:把这带电体与金属球接触一下,使金箔张开

5、。然后:再用已知的带足够多正电(负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判断:金属箔张开的角度更大,为带正电(负电)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或先闭合而后张开,则为负电(正电)任务一练习: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用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那么小球可能带 电,也有可能 2A、B、C、D四个带电的小球,已知:A吸引B,B排斥C,C排斥D,A带正电。则B、C、D三小球带电的种类分别是( )。 A正电,负电,负电 B. 负电,正电,正电 C. 负电,负电,负电 D. 正电,负电,正电3一轻质小球用绝缘线悬挂起来,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这小球时,相互排斥,那么,轻质小球( )。 A. 一定带了正电

6、B. 一定带了负电 C. 一定是不带电D. 不带电或带负电都可能4一轻质小球用绝缘线悬挂起来,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这小球时,相互吸引,那么,轻质小球( )。 A. 一定带了正电 B. 一定带了负电 C. 一定是不带电D. 不带电或带负电都可能5.有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则该轻小物体()A. 一定带了正电 B. 一定带了负电 C. 一定是不带电D. 不带电或带负电都可能6一个验电器上已经带上了负电荷,然后用物P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发现验电器的箔片先闭合,然后又一个角度,说明P带 电任务二:原子及其结构 原子的结构 原子由 和 组成, 位于原子的中心, 带正电, 带负电物体对外

7、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 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 电荷在数量上 ,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转移方向:带正电(失去电子)发生转移)任务二练习: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 电,核外电子带 电2如果物体得到电子,它就带 电;如果物体失去电子,它就带 电。3一个物体不带电时,是由于物体中原子核所带的 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 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不呈 性,也就是对外不显 任务三:导体和绝缘体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演示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

8、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改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可以看到A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在减小, 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实验现象说明:验电器B也带电了,即: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了B,电荷发生了移动(说明金属能够导电)导体: (水银是金属汞)导体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了解:溶液导电是靠自由离子导电)绝缘体: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 变成导体。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注意区分导电和带电: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

9、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任务三练习:1.验电器主要是由(A)金属杆(B)金属球 (C)金属箔(D)玻璃外壳等四个部分构成。其中 是导体; 是绝缘体。2.电线的芯线是用金属来做的,因为金属是 ;电线芯线的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橡胶或塑料是 。3.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存在大量的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的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 的范围内,不能 。针对练习两种电荷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能_的性质,这就是摩擦起电现象,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是_电荷,与玻璃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_电荷。2、电荷间的相

10、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_,异种电荷,_验电器是利用_的原理做成的。3.当带电体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 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 电荷互相 而张开。从金属箔的张开可以断定,跟金属球接触的物体是带电的。4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 电荷。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的是 。5把两个带正电的轻质小球相互靠近,将发生相互 的作用,把一个带正电的轻质小球和另一个带负电的轻质小球靠近,将发生相互 的作用。6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一带电的物体所带的电荷是 电荷。7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用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那么小球可能带 电

11、,也有可能 。8下列物质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导体后面打“”,绝缘体后面打“”)空气 煤油 稀硫酸 人体 陶瓷 (煤油是绝缘体)塑料 水银 干纸 大地 9玻璃棒和绸子相互摩擦时, 上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 上,因此玻璃棒因 了电子而带上 电荷。10.有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带电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下图所示,则甲、乙带_电荷,丙丁带_电荷(填“同种”或“异种”)。甲 乙 丙 丁11、如右上图所示,一段下端散开,整体呈中性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洗干燥的手握住,自上而下的捋几次后,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部分塑料带正电,另一部分塑料带负电,整个

12、塑料绳仍是呈现电中性B、整个塑料绳不会带电C、只是因为摩擦生热,使塑料绳受热变形呈散乱状态D、手与塑料绳间发生电荷转移,使每根塑料绳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散开12、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 )A.玻璃棒中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失去了电子;B.丝绸上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C.玻璃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D.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13、下列各组物质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是( )A、人、大地、塑料 B、金属、油、橡胶 C、玻璃、油、陶瓷 D、大地、金属、盐水14、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梳头时,头发的的毛囊会收缩15、金属是一种良导体,是因为金属内部( )。A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