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文明校园汇报的材料.docx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35988042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文明校园汇报的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文明校园汇报的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文明校园汇报的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文明校园汇报的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文明校园汇报的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文明校园汇报的材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文明校园汇报材料 【摘要】: 自2004年以来,XXXX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XXXX省率先开展了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利用人与环境的双向改造,引导人们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初步形成了环境优良、经济发展、社会稳 自2004年以来,XXXX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XXXX省率先开展了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利用人与环境的双向改造,引导人们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初步形成了环境优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实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较大发展。 一、文

2、明生态村的基本内涵 1、文明生态村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以来,XXXX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市农民人均年收入已连续三年超过3000元,广大农民富而思美、富而思变,渴望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但由于社会历史因素,长期以来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农民的生活质量还明显偏低。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这种需求和现实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随着中央、省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农村税费的逐步取消,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发育完善,村镇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工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工作方式由“命令

3、式”向“引导式”转变,许多基层干部不适应、不习惯,无所适从,无从下手,找不到农村工作的抓手。在这种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顺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要求,把创建文明生态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和重要途径,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 2、文明生态村的工作内容。市委、市政府下发的XXXX市文明生态村建设2004年试点方案和XXXX市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两个文件中明确提出,文明生态村创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村落为单位,以群众为创建主体,齐抓共建,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文化,实现农

4、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环境。抓好村庄周围环境、村内环境和家居环境建设,可以概括为“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三通”(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两室(卫生室、图书阅览室)、一所(文化体育场所)。 发展生态经济。主要包括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使庭院经济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增长点;积极推广沼气池建设,通过建沼气池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畜牧业,帮助村民增加收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生态链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立生态文化。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各项

5、学习教育;着力抓好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切实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创建文明生态村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在文明生态村创建过程中,XXXX市按照“试点引导,先易后难、梯次推进、分批完成”的思路,具体抓好四项工作: 1、抓发动,形成创建热潮 针对创建之初许多干部群众存在的“满足现状”、“等待观望”、“等、靠、要”和“不知怎么干、干什么”等思想认识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层层发动,统一全市上下思想和行动。一是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领

6、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区(市)分管领导到海南考察文明生态创建情况,有些区(市)、乡镇、村也纷纷到外地考察参观学习,许多党员干部在耳闻目睹了文明生态村建设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以及产生的积极作用后,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进一步增强了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了抓好创建的决心和信心。二是进村入户宣传动员群众。通过入户宣讲、发放明白纸、出墙报、贴标语、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村民树立“自己家园自己建”、“创建为人人,人人为创建”思想,自觉参与到创建中来。三是大力营造创建的舆论氛围。分别在XXXX日报、XXXX电台、XXXX电视台开辟创建文明生态村专栏,并编印XXXX市创建文明生态村工

7、作简报,经常、持久、深入地宣传报道全市创建工作的好做法、好典型,交流经验,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支持参与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的良好氛围。 2、抓重点,稳步推进创建 一是科学制定创建规划。在试点村规划制定过程中,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入村调查论证,按照“三个一”(即每个试点村编制一张平面规划图,一张规划设计说明书,一个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本着“因村制宜,体现特色,务求实效”的思路,拿出创建规划草稿,然后召开村党支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征求农民意见,了解是否符合群众意愿和群众的可承受程度,几易其稿,直到大部分群众同意后方可通过,进入实施程序,让农民群众感到自己是创建活动

8、真正的主人。二是稳步实施规划。坚持“宁可少些,也要实些,宁可慢些,也要好些”方针,制定了示范标准、普及标准和过渡型标准三个文明生态村创建标准,各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建。2004年全市第一批试点的41个村按照示范标准创建,强化示范作用。2005年起开始全面创建阶段,市里实施了“百个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并列入全市“富民兴枣”十大建设工程之一。100个村中条件好的村选择示范标准创建,其他村因村制宜,先易后难,按照普及标准或过渡型标准创建,逐步达到示范标准。三是示范引导,典型带动。各区(市)在创建开始时,都是先选几个乡镇,每个乡镇选几个不同类型的村进行试点,以这些试点村取得成效引起的“轰动效应

9、”带动整个创建工作在面上的展开。 3、抓共建,形成创建合力 一是明确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主力作用。在创建过程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无论是规划的制定、活动的开展,还是成果的巩固、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解决都依靠农民群众。二是发挥帮包部门和职能部门的指导辅助作用。按照“定单位、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间”的要求,实行试点村帮包制。市、区、乡三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分管领导及部分单位都选择试点村帮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发挥各级党政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各级党政在创建中负总责,保证各级财政有一定的扶持资金,以奖励、引导、补贴等方式投入文明生态村创建。2004年底验收合格后,市财政奖给4

10、1个市级文明生态村每村1万元的以奖代补资金,2005年又对106个市级文明生态村进行了每村1万元的奖补,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 4、抓机制,确保工作实效 一是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市委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在市文明办设立创建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指导、检查、协调和督促。各级创建机构在创建中拓宽工作领域,强化工作职能,坚持日汇报、周调度、月总结制度,对创建先进典型经验通过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进行推广,对创建中遇到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联席会和调度会协调解决,形成市、区、乡、村、户,统筹各方,工作有力,高效运转的组织协调机制。二是建立督导机制。市创建办督导人员不断深入试点村进行督促

11、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不足,传播经验,并给试点村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和理论上的服务,有效保证了创建工作的快速推进。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创建过程中,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巩固与发展同行,使文明生态村建设走上了科学规范管理的轨道。四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各级党政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制定了创建奖励办法,对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大力表彰奖励。2005年3月,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表彰奖励了41个市级文明生态村,49个单位被授予“XXXX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20名在创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分别记二等功、三等功和嘉奖,有效调动了广

12、大干部群众抓创建的积极性。 三、创建文明生态村取得的成效 自2004年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以来,全市累计投入2.42亿元,直接受益群众30万人,有400多个村参加了创建,有147个村达到了市级文明生态村标准,新增绿化面积394万平方米,硬化道路451.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6273多盏,开挖整修下水道2759.3公里,新建文体广场216个,图书阅览室207个,新建卫生厕所2588个,新建沼气池2138个,新建科普宣传栏294个,新建垃圾池660多个。XXXX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5年,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会议在XXXX市召开,向全省推广了该市文

13、明生态村创建经验。 省委领导批示:“XXXX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创造”。两年来,先后有30多个市县考察团500多人次来XXXX市考察学习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农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作了宣传报道。 1、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通过实施以“五四三二一”(“五”指五化,即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四”指四改,即改水、改厕、改厨、改栏圈;“三”指三通,即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二”指二室,即卫生室和图书阅览室,“一”指一所,即建设文化体育场所)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农村脏乱差状况得到彻底改变,村道通畅、

14、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已成为文明生态村的重要标志。 2、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全市涌现了一批生态经济专业村。目前全市创建村共形成种植、养殖或加工专业村120多个,人均收入增幅超过23%。 3、提高了农民文明素质。全市农村呈现出“四多四少”的现象,即农民读书学习的多了,赌博、游手好闲的少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多了,邻里纠纷、打架斗殴的少了;学科学、用科学的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勤俭持家、注意节约的多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少了。 4、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威信,农民群众对党和政

15、府、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度进一步增强。在去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中,2004年创建的41个试点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全部高票当选。 5、节约了村居土地。2005年度创建共拆除房屋4260多间,取直道路320多条,共节约开发土地1000多亩。 四、创建文明生态村带来的启示 1、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建议实施科技人才联系文明生态村工程,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支持,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出应有贡献。 2、坚持以人为本,把农民群众作为创建工作的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创建主体作用,把群众力量凝聚起来,参与创建的热情调动起来,鼓励群众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踊跃献计献策,捐款捐物,投劳

16、投资,文明生态村创建才能真正扎根基层,具有旺盛生命力。 3、坚持实事求是,因村制宜。要根据各村实际,因地制宜、梯次推进,不搞一刀切,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不无谓增加农民负担,群众创建,群众受益。 4、坚持多元化投入的筹资方式。要采取“一个为主、几个一点”的筹资方式,即以村民自己出资投劳为主,市里奖一点,区(市)、乡镇财政补一点,村集体集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形成创建合力,保证创建资金的投入。 3、抓共建,形成创建合力 一是明确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主力作用。在创建过程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无论是规划的制定、活动的开展,还是成果的巩固、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解决都依靠农民群众。二是发挥帮包部门和职能部门的指导辅助作用。按照“定单位、定任务、定标准、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