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5967404 上传时间:2020-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2.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是指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主观条件:是指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表达明确的期望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7)有效的运用表扬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4.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1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

2、,4差异性5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优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话5终身学习体系的建构,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8学历与非学历的淡化。6怎样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师方面教师是组织者,起主导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决于教师。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4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5发扬教育民主,6发扬教学民主,7主动与学生沟通,交往,8正确处理师生矛盾,9提供法制意识,9加强师德建设学生方面:1正确认识自己,2正确认识老师环境方面

3、: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加强学风教育7.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道德素养:待事业:忠于民的教育的教育事业 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8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9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三部分。10习得性无力感:简称无力感,是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动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11.学制:指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

4、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13.怎样掌握科学概念1以感性材料作为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4突出有关特征,5正确运用语言表达,6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运用与实践中。1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15.教师热爱学生的要求1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3,全面关怀学生,4关爱全体学生,5理解

5、和宽容学生,6解放学生,7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16.动机的因素1主观因素:1需要2成熟与年龄特点,3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4志向水平和价值观5焦虑客观因素:1庭环境与社会环境,2学校教育17.不良行为的心理学策略1改善人际关系,2保护自尊心3讲究谈话艺术4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毅力5注重个别差异18.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1问题小而精,2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关,3适当的难度,4启发性19素质教育的内涵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20.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1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3开发实

6、施条件,4研究学生情况,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6建立资源数据库。21.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趋向合理化,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4探索个别化教学22皮亚杰把儿童品德分为哪几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2权威阶段(他律6-8)3可逆性阶段(自律8-10)4公正阶段(10-12)23.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24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的参与学习的行为。25.问题解决: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26.教学

7、评价指以教学目标为标准,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价的过程。27.群体群聚力: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28.班主任的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2有效的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4学会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5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6,建立学生档案,7操作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9个别教育工作,10班会活动的组织,11,偶尔事件的处理。29.良好态度和品德的培养途径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适当的奖励和惩罚。30.怎样建

8、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制度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31.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3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2能力是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区别,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是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32.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1社会支持策略,2学校发展策略,3自我维护策略33.课程标准的意义在国

9、家方面:1标准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在学校教育方面,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力依托,3在教材方面,标准着教科书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4在教学层面上,标志着教学方式的革新有了新标准5在教室层面上,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6在学生层面上,标志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有了希望。34.影响迁移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认知结构,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学习策略的水平,6智力与能力,7教师的指导35.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年龄特征,5教学实践,设备,条件,6教师业务水平,实践经验及个性特点。36.教

10、师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1计划,2行动,3考察,4反思37.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1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遗传和环境具有不可控制,不能选择的特性,而学校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有计划的系统培养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38.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和影响因素有哪些作用: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3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影响表现,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因素:1个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暗示,4情绪唤醒39

11、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是学校再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40意志.指人自觉的确定目的,有意识的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41.教育机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的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42.社会惰化.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是,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是偏少的现象。43.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

12、,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44学校文化的形成1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2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3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4是一个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的过程。45.讲授法的运用要求1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2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3提供语音表达能力,4组织学生听讲,5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46.如和何控制中小学的侵犯行为1宣泄法,2惩罚法,3移情,4认知干预,5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47学习策略饿训练原则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4生成性,5有效监控6个人效能感原则48.直观效果的提高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

13、直观,2加强词和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充分参与直观过程49上好课的要求1目标明确,2内容准确,3结构合理,4方法适当,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50.教学的一般任务1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能,3发展学生体能,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5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科学的世界观51简述教育研究基本过程的步骤1选择研究课题,2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3制定研究计划,4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5教育南京论文与报告的撰写。52.操行评定的步骤1学生自评,2小组评议,3班主任评价,4信息反馈

14、53道德修养的方法1加强学习,2勤于实践磨练,3树立榜样,4确立可行目标,5学会反思,6努力做到慎独54良好情绪的标准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表达自己的感受,2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3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4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55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载体,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2新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编写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在创造,在组织,4教材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56.如何有效的复习1要得当,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间隔复习,4循环复习2要合理,1分散复习与集中复

15、习相结合,2复习方法多样化,3运用多种感官参与4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3要适宜,要掌握复习的量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5注意用脑卫生。57.创造性思维的措施有哪些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4组织创造性活动,5开设创造性课程,6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58.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59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3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规章制度,4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5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60怎样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1认知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2全面系统的理解课程标准,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4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