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考专题知识点归纳-解决问题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35964769 上传时间:2020-06-21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考专题知识点归纳-解决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考专题知识点归纳-解决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考专题知识点归纳-解决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考专题知识点归纳-解决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考专题知识点归纳-解决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考专题知识点归纳-解决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考专题知识点归纳-解决问题(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应用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整数和小数的应用 1 简单应用题(1) 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2) 解题步骤:(3) 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4) 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5) C检验:就是

2、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6) 2 复合应用题(7)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8)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9)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10) 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11)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12)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13)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14)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15)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16)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7) d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18) ( 3 ) 解答加法应用题:(19) 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

4、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21) (4 ) 解答减法应用题:(22) a求剩余的应用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23) -b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用题:已知甲乙两数各是多少,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或乙数比甲数少多少。(24) c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求乙数是多少。(25) (5 ) 解答乘法应用题:(26) a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已知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求总数。(27) b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是多少,另一个数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28) ( 6) 解答

5、除法应用题: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9) a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求每一份是多少。(30) b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31) C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倍的应用题:已知甲数乙数各是多少,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32) d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33) (7)常见的数量关系:(34) 总价= 单价数量(35) 路程= 速度时间(36)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37) 总产量=

6、单产量数量(38) 3典型应用题(39)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40)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41)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42)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43)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数量关系式 (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差额平均数:是把

7、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 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 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 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 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 100 ,所用的时间为 ,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 60 千米 ,所用的时间是 ,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2 =7

8、5 (千米)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 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根据球痴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单归一。”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双归一。”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

9、除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例 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 4774 米 , 照这样计算,织布 6930 米 ,需要多少天?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 693 0 ( 477 4 31 ) =45 (天)(3)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本资料根据

10、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数量关系式: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 另一个单位数量 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另一个单位数量。例 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 800 米 , 6 天修完。实际 4 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分析:因为要求出每天修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水渠的长度。所以也把这类应用题叫做“归总问题”。不同之处是“归一”先求出单一量,再求总量,归总问题是先

11、求出总量,再求单一量。 80 0 6 4=1200 (米)(4) 和差问题: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解题关键:是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然后再求另一个数。解题规律:(和差)2 = 大数 大数差=小数(和差)2=小数 和小数= 大数例 某加工厂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人 94 人,因工作需要临时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工作,这时乙班比甲班人数少 12 人,求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分析: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对于总数没有变化,现在把乙数转化成 2 个乙班,即 9 4 12 ,由此得到现在的乙班是( 9 4 12 ) 2

12、=41 (人),乙班在调出 46 人之前应该为 41+46=87 (人),甲班为 9 4 87=7 (人)(5) 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 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6)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标准数。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的数量是多少。根据另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几个数)的数量。(7) 解题规律:和倍数和=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8) 例:汽车运输场有大小货车 115 辆,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多 7 辆,运输场有大货车和小汽车各有多少辆?(9) 分

13、析: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还多 7 辆,这 7 辆也在总数 115 辆内,为了使总数与( 5+1 )倍对应,总车辆数应( 115-7 )辆 。(10) 列式为( 115-7 )( 5+1 ) =18 (辆), 18 5+7=97 (辆)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1) (6)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2) 解题规律:两个数的差(倍数1 )= 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3) 例 甲乙两根绳子,甲绳长 6

14、3 米 ,乙绳长 29 米 ,两根绳剪去同样的长度,结果甲所剩的长度是乙绳 长的 3 倍,甲乙两绳所剩长度各多少米? 各减去多少米?(14) 分析:两根绳子剪去相同的一段,长度差没变,甲绳所剩的长度是乙绳的 3 倍,实比乙绳多( 3-1 )倍,以乙绳的长度为标准数。列式( 63-29 )( 3-1 ) =17 (米)乙绳剩下的长度, 17 3=51 (米)甲绳剩下的长度, 29-17=12 (米)剪去的长度。 (15) (7)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16) 解题关键及规律: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7)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18)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速度和时间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