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专题(六) 从粒子到宇宙.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5954384 上传时间:2020-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专题(六) 从粒子到宇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复习专题(六) 从粒子到宇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复习专题(六) 从粒子到宇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复习专题(六) 从粒子到宇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复习专题(六) 从粒子到宇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专题(六) 从粒子到宇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专题(六) 从粒子到宇宙.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复习专题(六) 从粒子到宇宙1.(2010肇庆)请将分子、病毒、质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入右边微观世界尺度图中 , , 10-7m10-10m10-15m微观世界尺度图2. (2010昆明)1 g水含有3.351022个分子,1 g蔗糖含有1.81021个分子,这些都说明物体是由 组成的,为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所以加油站内禁止吸烟。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力 3. (2010临沂)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

2、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2)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4.(2010广州)用图16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选填“A” 或“B”)瓶根据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若实验温度分别为0,4,20,30则在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5.(2010贵阳)6.(2010肇庆)如下图所示,根据分子动理论:说明分子 ;说明分子间 ;说明分子间 7.(2010枣庄)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

3、为扇叶转动过程中带上了 ,具有 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8.(2010常州)将一带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有机玻璃棒带 正 电,这是因为 同种 电荷相互 排斥 9.(2010广安)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如图所示是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原子中心的_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原子核周围有带_电荷的_绕核运动。10.(2010温州)夏天夜晚,常会看到灯蛾扑火现象。灯蛾围着烛焰等光源一圈又一圈行,圈子越来越小,直至遇到火焰。远古时期就有灯蛾,那时灯蛾在夜间飞行是依靠 星光来辨别方向的,遥远的星光到达地球时近似于平行光线。科学家对“灯蛾为什么会扑火”这一问

4、题的解释,用如图加以表达。 (1)夜晚的星空,人们观察到许多闪烁的星星,它们大多数与太阳一样,都是哪一类天体? 。 (2)请运用图中信息,结合相关知识,对“灯蛾扑火”现象作出解释: 。 (3)有些农业害虫具有与灯蛾相似的习性。农业上采用“灯光诱杀法”来杀灭这些害虫。与农药除虫相比较,灯光诱杀法有何优点? 。 11.(2010安徽)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 】A风的形成 B 烟从烟囱中冒出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D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图112.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1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

5、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物质是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3.(2010襄樊)在加压条件下,25立方米的天然气可以装入0.02立方米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A.分子的大小可以改变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4. 机场安检过程中,防暴犬功不可没即使隔着多层包装,防暴犬也能嗅出炸药的气味,这说明组成炸药的分子 ( ) 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B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C相互之间存在排斥力 D相互之间存在吸引力15.(2010蚌埠)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A两块

6、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D破镜不能重圆16.(2010梅州) 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17. 绝缘丝吊着的两个轻质小球,静止后如图2所示。关于它们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同种电荷 B带异种电荷 c.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都不带电18.(2010绵阳)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 A.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B.有电子发生了转移 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 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19.(2010南

7、通)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20.(2010蚌埠)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C和B互相吸引,而B和D也互相排斥,则AA、C带正电,B带负电 BA、C带负电,B带正电CB、C带正电,A带负电 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21. (2010海南)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粒子是: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 22.(2010株洲)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下面排列正确的是A. DNA、原子、质子 B. DNA、质子、原子C. 质子、原子、DNA D. 质子、DNA、原子23.(2010上海)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它属于太阳系中的(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24. 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16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图16乙)(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2)它说明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