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1-6年级每日阅读训练30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135952531 上传时间:2020-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1-6年级每日阅读训练30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小学1-6年级每日阅读训练30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小学1-6年级每日阅读训练30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小学1-6年级每日阅读训练30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小学1-6年级每日阅读训练30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1-6年级每日阅读训练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1-6年级每日阅读训练3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变成老年人早上,小闹钟叫明明起床:“再不起床,上学就要迟到了。”“哼,你这个讨厌的小闹钟,就你多事!”明明没有听小闹钟的话,迷迷糊糊地又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来到了一个人人都可以不遵守时间的王国,这下,可把明明乐坏了,他又蹦又跳:“太棒了!再也不用早起了。”可是,由于人人都不遵守时间,时间飞快地从他们身边溜走了,明明和这个国家的人全都变成了老年人。明明害怕了,他该怎么办呢?1.早晨,小闹钟叫明明起床,明明是怎么回答的?2.明明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呢?3.明明害怕了,他应该怎么办?一年级答案:1.“哼,你这个讨厌的小闹钟,就你多事!”2.他来到了一个人人都可以

2、不遵守时间的王国,这下,可把明明乐坏了,他又蹦又跳:“太棒了!再也不用早起了。”可是,由于人人都不遵守时间,时间飞快地从他们身边溜走了,明明和这个国家的人全变成了老年人。3.示例:他应该珍惜时间,不要睡懒觉,抓紧时间起床去上学。二年级阅读沙滩上的童话片段,回答问题。在沙堆上我们垒起城堡,城堡周围筑起围墙,围墙外再插上干树枝, 那是我们的树。不知谁说了一句:“这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有人接着补充:“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第三个小伙伴说:“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就这样,我们编织着童话。”转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里一座魔窟,我们也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我们有在一起商量着怎样攻

3、下那座城堡。一个伙伴说:“我架驶飞机去轰炸。”有人反驳说:“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我说:“挖地道,从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扎平。”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我们趴在沙滩上,从四面八方挖着 地道。挖呀,挖呀,终于挖到了城堡下面,然后用手往上一抬,就把城堡轰 塌了。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但公主在哪儿?忽然,我发现妈妈就在我们身后,微笑着望着我们。我大声说:“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救出来了!在这儿,在这儿!” 我抱住了妈妈。大家跟着我一起叫喊着,欢呼着。真的,那时候,连我也忘记了她就是我的妈妈呀 !1.孩子们为什么把沙滩称为“快乐的天地”? 2.文章写孩子们在沙滩上演了

4、一个什么样的童话? 3.“妈妈微笑着望着我们”说明什么? 4.“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运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二年级答案:1.因为那里无忧无虑,孩子们可以放任玩耍,不受束缚,全身心的放松。2.演绎了一个王子战胜魔王救公主的童话。3.说明妈妈已认可了我们的活动也很有趣,妈妈是一个充满爱心。有宽容心的妈妈。4.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我们当时的高兴,为下文把妈妈当成公主做了铺垫。三年级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

5、叫起来。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1)语段写了铁罐对待陶罐的态度十分_,它认为陶罐会_,自己却会_,什么也不怕。(2)陶罐对铁罐却很友好,这从语段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_”在文中画出来。(3)语段写了陶罐和铁罐的结局。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陶罐和铁罐的结局有什么不同,再写一写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陶罐: 铁罐:

6、 明白的道理: 三年级答案:(1)傲慢破成碎片永远在这里(2)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3)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铁罐:连影子也没见到。明白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不能骄傲。四年级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钱被风刮跑以后 一月十日,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勿 匆)忙赶路。临近路口,突然撞上了一个边走路边低头数钱的老大爷,他手中的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 急)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得四处飞扬。 正在这时,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

7、而同地向钱飘走的地方跑去,有的还高喊着:“钱跑了,快捡呀!”顿时,路口喧腾起来了。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我本想向老人赔不是,可是,说什么好呢?没过多久,“抢钱”的人从四面八方向老人跑来,把钱一一(缴 交)到他手里。人们聚集在老人周围,关心地要老人把钱数一数。老人有点情面难却,便用颤抖的双手数了起来。数完,老人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老人抬头用疑问的目光看着围在四周的人们,自言自语:“不对”话音刚落,一个戴红领巾的小男孩儿喊开了:“谁还没把钱送来?”老人连忙说:“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么会多了呢?是你记错了吧?”人们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是三十张,都是五元一张的。”

8、人们不解地对视着。那个小男孩儿又喊开了:“是谁多送了?”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买东西,刚才只顾帮大爷抢钱了,忘了自己手里拿着的钱,就一块儿交给了大爷。”说完,人群中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北风仍然刮得很猛,然而,我心中热乎乎的,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1.选出文中正确的字。2.“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这”是指什么情况?老人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3.老人为什么迟疑了一下?钱是怎么多出来的? 4.仔细阅读短文,说说是什么使“我”深深地感动了。 四年级答案:1.匆 及 交2.“这”指钱突然被风刮跑了,很多路人“抢”起钱来。老人特别吃惊,也很担心。3.钱比原

9、来多了。一位中年妇女刚才只顾帮大爷抢钱了,忘了自己手里拿着的钱,就一块儿交给了大爷。4.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互助的美好品质感动了“我”。五年级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生命的礼物(节选)那年,我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领取时又发给我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接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亡时,我作如下选择: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我在A项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那张

10、淡红色小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 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一位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可供利用的器官,移植给了他人。这位青年捐赠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母亲时,她说,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做,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不说话

11、,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我激动地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大惊失色: 提心吊胆: 2.作者当时为什么不敢将这件事告诉母亲? 3.作者为什么说妈妈是她的好妈妈? 五年级答案:1.形容十分慌张,脸被吓得变了。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2.她怕母亲接受不了捐献器官,不同意我的决定。3.妈妈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她愿意奉献出自己的一己之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作者正是感受到了妈妈这种伟大而无私的爱,觉得十分自豪。六年级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丑石(节选)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

12、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真的,是太丑了。”“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以丑为美?”“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1.你从第一段开头的两个感叹句可以看出什么? 2.画出选文的中心句,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他们为什么会脸红呢?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 六年级答案:1.“我们”对石头的看法正在改变。2.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丑石曾经是天上的陨石,它在寂寞中坚守自己的思念,它的美当然与普通的石头不同,所以说丑到极致,便是美。3.“我们”为之前对丑石不屑一顾的态度感到羞愧。4.我们做任何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