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oc6(1)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946507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oc6(1)_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oc6(1)_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oc6(1)_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oc6(1)_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oc6(1)_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oc6(1)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oc6(1)_(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一、北京与首都经济圈地区合作的主要途径 以北京举办奥运会为大背景,形成北京与首都圈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应当是合作的基本原则。具体的合作途径,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产业合作 产业合作的主要领域有: (1)周边地区为北京市场提供农副产品生产的合作 目前北京的绿化美化工程,对林木、花草、草皮等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北京庞大的消费人口,对鲜活农副产品的需求也很大。首都圈地区利用地理位置接近的优势在这方面将有比较大的作为:大力发展花木种植业,发展无公害蔬菜、瓜果的种植,发展现代养殖业,为北京提供优质的肉禽蛋奶等农副产品。 (2)首都圈地域间旅游业的合作 北京是国内旅游热点城市之一

2、,去年仅接待国际游客就达310万人次。延伸旅游、构筑首都圈旅游的大市场,是首都圈区域合作的当务之急。天津、承德、秦皇岛和迁安、涿州、易县等地,原来就是旅游胜地,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本着“开放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构建大产业”的原则,整合旅游资源,把发展“奥运”旅游作为未来5年的大目标,使首都圈能够扩大旅游经济的受惠面。 (3)首都圈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合作 利用北京工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企业外迁的机遇,促进首都圈内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北京现有一些与首都功能不相符、特别是与首都严格的环保要求不适应的工业企业,退出北京是历史的必然。例如,首钢公司将一部分钢铁的生产转移到河北迁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北

3、京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首都圈的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有选择地接收退出北京的企业,建立与京津等发达地区互补的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当地的工业化进程。笔者曾建议在秦皇岛建立隶属北京市的滨海特区,其中的工业区可以专门用来吸引北京的转移企业。i 2市场合作 首都圈的核心区域京津唐地区,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但经济协作水平不高,这是事实,也是首都圈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加强首都圈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点,应当是进行相互之间的市场合作。 都市经济圈的形成,是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结果。对北京而言,开放市场以吸引各类资源向城市中心的集中,是北京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北京作为中心城市,同时作为一个巨大的

4、市场,有着极强的消费能力,而这个市场的需求又是北京自己所不能满足的。为了北京本身的发展,也为了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北京必须更加开放市场,给予周边地区平等的竞争机会,以市场来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对首都圈的周边地区而言,充分利用与首都空间联系的优势,抓住市场机遇,选择合适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占领首都市场。其中,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吸引大企业来此建立以北京为市场的产品生产基地,是更加实际的选择。例如,在牛奶生产领域,上海的光明、内蒙古的伊利、蒙牛等企业,为在北京市场站稳脚跟,都在京郊的顺义、密云、延庆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客观上带动了这些地区的发展。 3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5、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是目前首都圈区域合作的薄弱环节,应当下大力气加强。北京、天津是有全国意义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人力资源开发的能力很强,开发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全国。但是,近在咫尺的首都圈地区,却是人力资源开发十分不均衡的地区:中心城市的发达与周边地区的落后同时存在。 从北京与首都圈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来看,关键是要开发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的问题。其中三个方面应当引起重视: (1)重视培养企业家。 首都圈地区的发展,最缺少的是企业家这类人才。但是企业家的成长,需要特定的环境,要积累经验和资本。对企业家的成长来说,地方政府的政策十分关键,到大城市开阔眼界同样重要。对北京来讲,应当鼓励和欢迎首都圈地区的

6、农民来京打工;对地方政府来讲,应当制定政策吸引在京的各类人员回乡创业。 (2)重视培养地方官员的行政能力 北京应当为首都圈地区政府机构人员的行政能力提高提供帮助。北京的高等学校林立,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中心、管理学院比比皆是。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周边地区的市、县、乡镇建立固定的联系,长期或短期帮助培训各类人员,也可以用互相交流挂职等方式进行培训。一批高素质的首都圈地区政府机构人员的出现,是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3)重视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的大部分工作,应当是提高首都圈地区的全民文化素质。在这方面北京可以做的工作很多:鼓励北京的中小学校与周边地区的学校建立

7、固定联系,鼓励为周边地区的学校进行教师培训,鼓励北京的企业家为周边地区建立希望中学和希望小学等。 总之,只要我们把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提到区域合作的层面上来认真对待,北京与首都圈地区的合作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4、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北京的城市环境改善,离不开首都圈地区的合作,特别是河北省的北部山区。这些地区在首都圈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是:(1)生态、环境功能,为首都圈内的中心城市提供生态保护。(2)休闲功能,为中心城市的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3)开发后备基地功能,为北京等大都市发展提供后备生存空间。 目前,这些地区存在问题有:(1)以农林为主的产业结构,生产粗放,水平较低;(2)生产占用山地面积

8、大,造成环境的破坏;(3)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缺少新的发展途径和致富手段。如果生态环境功能是这些地区的主要功能,那么在区域经济协调方面的经济补偿,就应当加大力度,以提高人均收入为目标,实现这些地区的现代化。 空间结构调整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应集中在三个方面:(1)农业、林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限制数量,向集约要效益,并适量发展鲜活养殖业。(2)工业化是山区发展的根本出路,集约发展山区生态型小型工业是提高山区人民收入水平的根本途径。(3)结合生态屏障建设,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 二、关于首都圈区域经济合作的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关于首都圈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笔者建议: 1、

9、淡化行政区域经济的影响 整个首都圈,甚至其核心的京津唐地区,分别隶属于北京、天津、河北三个不同的省级行政区。历史上,行政上的分割和控制,使首都圈内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及河北的各地市各自发展。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行政力量的干扰制约了区内企业之间的市场运作。 虽然从远期看,行政区划的改革是最根本的解决途径,但近期这种改革的时机尚未成熟,如果把首都圈经济发展的前途完全寄托在行政区划的改革上,那么我们在近期将无所作为。因此,要使首都经济圈有大的发展,就必须淡化行政界限的作用,淡化行政区域经济的影响,强化区域经济观念,以利益主体自愿结合为基础,开展区域之间的全方位

10、、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冲破行政区域对经济发展束缚的具体建议是:第一,协调区域利益关系。同级区域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必须是高一级政府的协调,才能真正发挥影响。对首都圈来说,中央政府的协调是必不可少的。第二,提高资源共享性。鉴于首都圈内主要经济中心不同的行政隶属关系,各区域可在共赢的条件下提高资源的共享性,包括积极推进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促进跨区域性产业部门的共同发展等。第三,鼓励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首都圈受区内中心城市分工与合作问题的困扰已久,集中表现为两大城市北京和天津的关系上。如果相距120 公里的京津两大直辖市,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功能在竞争与较量中日渐抵消,将无

11、法以整体观念解决首都圈发展的问题。所以,京津间的分工与合作是首都圈分工与合作的重点。加快京津两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京津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扩散,是首都圈各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共同的努力来实现。 2、重构首都圈内的区域经济关系 具体的构想是:以北京举办“奥运”为主线,提纲挈领,在鼓励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前提下,以各地区现有的经济结构为基础,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出发,以区域为单位建立自己的优势主导产业群。北京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为中心,带动现代制造业、都市农业的发展;天津以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业为主导,促进商业和城市服务业的振兴;河北省的唐山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秦皇岛巩固

12、和提高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形成完整的、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首都圈的核心地域,共同带动外圈的发展。当然,建立优势主导产业群不等于其他产业不发展,而是采取由优势主导产业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更合理的发展路径。 3、进行统一的区域空间规划,建立北京的“经济郊区” 北京周边地区现实的选择,应把北京看作是一个市场,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加强与北京的联系,而不一定非要通过行政或政府的手段来联系,也不一定非要通过行政区域的调整来联系。过去我们曾经搞过京津冀的汽车生产协作和环渤海经济圈协作,形式有了,但并没有起到多少实质的作用。 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看到:现在北京市的中心区域已经发展比较成熟,如三、四环以内、中

13、关村、经济技术开发区、CBD等,下一步的任务是使经济增长的圈子能从地域范围上向外更快一些扩散,使经济总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经济总量是不是可以靠区域经济创新来实现呢?以上海为例,上海周边有一些很有实力的城市,包括昆山、苏州、无锡、嘉兴、湖州等,与上海相辅相成。北京和首都圈的空间结构调整,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北京的市域面积是上海的三倍,在北京市域内如通州、顺义、昌平、大兴等,可以建设一些经济副中心,使这些卫星城扩大到中等城市的规模,这样对北京未来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北京郊区的空间毕竟有限,山区又占了60%以上,所以,建议把临近北京的一些地区,扩大为北京的“经济郊区”,即在行政上没有隶属关系,但经济上联系紧密的地区,有些城市甚至可以发展成为北京的卫星城。可以作为北京“经济郊区”的地区有:河北的廊坊地区、保定地区北部各县和张家口地区南部各县等,应当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制定一个统一的发展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