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945448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发展战略)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_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发展战略)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_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发展战略)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_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发展战略)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_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发展战略)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_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发展战略)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发展战略)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_(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1(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国函2009150号,以下简称批复),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 批复指出,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汇处,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陆路交通枢纽,资源蕴藏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发展潜力巨大。要把总体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甘肃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批复强调,总体规划实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骨干企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大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努力把甘肃省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批复要求,甘肃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落实配套措施,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新举措,确保完成规划目标和任务;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总体规划要求,按照职能分工,制定完善本部门支持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政策措施;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

3、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做出贡献。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甘肃省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共七部分: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工作基础;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支撑技术;资源支撑与环境影响分析;保障措施。核心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解决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绿色发展、高效发展、跨越发展,总体规划实施期为20092015年。为实现上述目标,总体规划围绕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和循环型社会建设,提出了着力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探索循环型农业模式,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实施重点项目和研发推广支撑技术,努力闯出一条资源型省份通过发展

4、循环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总体规划全文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努力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0-2-24 徐守盛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第一个地区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总体规划要求,到2015年,把甘肃省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国务院批准实施总体规划,表明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坚强决心,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甘肃人民的深切关怀、充分信任和巨大支持。总体规划的实施,必将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建设循环经济体系、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甘肃省经济社会

5、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甘肃省是一个西部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由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的旧“两高一资”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资源永续利用的新“两高一资”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甘肃省的殷切希望,也是甘肃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之后,甘肃省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从企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出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资源综合

6、利用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办法已进入地方立法阶段;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设立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1亿元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在主要工业城市、10个工业园区和23户重点企业进行试点,初步形成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大循环格局;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在43个县区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初步走出“山上退耕种草保植被,山下舍饲养殖建沼气,沼液肥田壮畜调结构”的新路子;加快技术创新和改造步伐,推广应用一批资源再利用技术,依法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循环经济试点

7、的开展,推动了甘肃省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使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同时,2009年同2007年相比,资源产出率提高9.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24.8%,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生产的比例提高2.8%,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18.5%,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4.17%,化学需氧量降低3.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9.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2.3%。虽然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0%,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

8、工业能源消耗量占全省能源消耗总量的75%。另一方面,甘肃省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土地承载力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加重,局部生态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些情况说明,只有毫不动摇地以循环经济为抓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突破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现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了倒逼机制,总体规划为发展循环经济指明了方向,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发展循环经济的历史责任,以近年来发展循环经济所取得的成绩为新起点,努力把甘肃省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闯出一条新路。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机遇总

9、体规划的批准和实施,为甘肃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明确了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国务院明确指出,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陆路枢纽,资源蕴藏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发展潜力巨大。实施总体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和骨干企业,切实加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大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的研发力度,努力把甘肃省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总体规划提出,到201

10、5年,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全社会循环经济意识明显提高,节约型循环社会初步建成;循环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形成,法律法规体系基本确立;循环经济载体有机组合并形成规模,循环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这个目标要求,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完全符合甘肃省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发展途径。总体规划根据甘肃省经济发展状况、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状况等要素,明确提出在全省范围内构建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社会三大体系,以不同行业的骨干企业为龙头,打造16条产业循环链;以推行清洁生产为重点,培育100户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以改造提升省以上开发区为重点

11、,形成36个环境友好型开发区;逐步形成覆盖全省的各具特色的七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总体规划把发展目标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投资上,提出了总投资2133亿元的72大类重点支撑项目。这些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634亿元、利税总额31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万20万个;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水耗降低的贡献率可分别达58%和85%,对提高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贡献率可达80%,对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减排的贡献率可分别达50%和75%。明确了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总体规划从法规、政策、管理、技术和组织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明确了国家支持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十项政策措施。国务院明确要求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

12、,制定完善支持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政策措施,在有关专项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资金筹措、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切实加大支持和指导力度,指导和帮助解决规划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组织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和后期评估,认真做好与“十二五”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工作。这就为落实总体规划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国务院要求甘肃省按照规划确定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模式、基地建设布局,扎实推进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新举措,建立循环经济统计、监管和考核机制。谱写科学发展的新篇章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紧密结合实

13、施甘肃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解放思想、破解难题,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把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对传统支柱产业进行高起点、大规模的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开发下游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推动资源开发由粗放向集约、资源加工由简单向精深、资源产品由初级向高级、资源项目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现代制药、航天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产业支撑;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的关键环节,增强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产业转型,推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

14、良性互动的产业新格局。优化要素投入。把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作为要素投入的重点,加快建设有利于能源资源科学开发和循环利用的项目。在工业和城市领域,以石化、有色、冶金等行业为重点,实施一批节能、节水、减排、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项目。在农业和生态领域,加快重点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实施绿色种植、能源作物、户用沼气、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因地制宜地发展循环农业经济链。坚决杜绝新上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项目,特别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避免引进不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低科技含量和低附加值项目。推进技术创新。加快实施建设创新型甘肃行动纲要,加大公共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把自

15、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突出抓好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开发一批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回收利用和替代技术,力争在循环经济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加快产学研用体系建设,开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行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名牌工程,加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完善企业科技投入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研发队伍建设,以高强度的投入推进科技创新,以市场需求引领企业自主创新,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科技支撑。倡导绿色消费。把绿色消费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在生产领域,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大宗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抓好再生钢、铜、铝、铅、锌等拆解集散市场和回收利用工程,推动废旧金属等回收利用,加强集中供热、供水、供电、供气和水处理系统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在生活领域,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和环保观念,坚决杜绝有害包装和过度包装,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节水和再生利用产品,形成绿色消费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完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运行机制。在认真执行发展循环经济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循环经济定量考核、政府绿色采购和居民绿色消费、废弃容器和包装物回收利用等规章。完善排污许可证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合理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