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计量及管理.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5924227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品计量及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油品计量及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油品计量及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油品计量及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油品计量及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品计量及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品计量及管理.ppt(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油品计量及管理 2 一 计量基础知识1 计量基本概念量 现象 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 量可分为可数的量和可测的量 它由数值和计量单位两部分组成 3 测量 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 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4 计量 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它有准确性 一致性 溯源性 法制性四大特点 其中最重要 最核心 最灵魂的是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5 计量器具 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 仪器仪表 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包括计量基准器具 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 6 检定 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 它包

2、括检查 加标记和 或 出具检定证书 工作内容 检定是由计量检定人员利用测量标准 按照法定的计量检定规程要求 包括外观检查在内 对新制造的 使用中的和修理后的计量器具进行一系列的具体检验活动 以确定计量器具的准确度 稳定度 灵敏度等是否符合规定 是否可供使用 计量检定必须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 及封印等 以判断其是否合格 7 2 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计量法制观念其含义是 我们在进行计量行为时 应该考虑产生纠粉或诉讼时的合法性 在产生纠纷或诉讼时合理或真实并不一定合法 只有当器具 计量 记录都合法对 该计量数据才合法 其测量数据不能随便涂改 随便记录 要有可溯源性 8 计量法规体系 9 计量法简介19

3、85 9 6立法 1986 7 1实施 6章35条立法宗旨和目的 为了 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有利于生产 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维护国家 人民的利益 立法原则 统一立法 区别管理 10 销售系统计量管理制度 1 计量管理办法2 加油站计量管理办法3 计量员管理办法4 计量检定员管理办法5 成品油损溢管理办法6 成品油损溢核销管理办法7 销售企业计量管理与考核规范8 成品油管道计量管理办法 试行 9 成品油管道输送损耗控制标准 试行 11 法定计量单位 国家以法定的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1959年6 25 12

4、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国际单位制单位我国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上述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13 与石油计量有关的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 长度和体积 m cm和mm m3 L 质量与重量 kg g mg t等 密度 kg m3 g cm3 kg L 压力 压强 Pa kPa MPa 14 3 误差与数据分析误差定义及表示方法误差公理 测量结果都有误差 误差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科学实验和测量过程之中 这就是误差公理 误差定义 测量值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误差 测量结果 真值 15 误差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 测量结果 真值相对误差 测量误差除以被测量的真值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被测量真值 10

5、0 引用误差 测量仪器的误差除以仪器的特定值 引用误差 测量仪器的绝对误差 特定值 100 16 修正值修正值指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 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修正值 误差 真值 测量值真值 测量值 修正值 17 温度计 密度计用内插法求修正值温度计每隔10 给出一个修正值 密度计每隔0 01g cm3给出一个修正值量油尺按就近原则进行修正 量油尺每隔1m给出一个修正值 18 修正因数 为消除或减少系统误差 对未修正测量值所乘的数值 修正因数 1 系统相对误差测量实际值 测量值 修正因数 19 误差产生的原因装置误差 是由于计量装置本身不完善和不稳定所引起的计量误差 它包括标准器误差 仪器

6、仪表误差和辅助设备误差 环境误差 环境误差是由于各种环境因素与测量所要求的条件不一致及其随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变化引起的测量装置和被测量本身的变化而造成的误差 20 人员误差 测量人员由于受分辨能力 反应速度 固有习惯和操作熟练程度的限制以及疲劳或一时疏忽等生理 心理上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如视差 观察误差 估读误差等 方法误差 由于测量方法不完善 或采用近似的计算方法而引起的误差 21 误差表现的特性系统误差 在重复条件下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22 随机误差 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条件下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 特征 有界性 单蜂性

7、对称性 抵偿性 23 粗大误差 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 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会歪曲客观现象 严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必须设法从测量列中找出含有粗大误差的测得值并加以剔除 以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24 粗大误差主要是人为造成的 如测量者的粗心或疲劳 在测量时看错 读错或记错数据 此外在测量过程中受环境条件的变化或在实验中实验状况未达到预想的指标以及使用有缺陷的仪器等都有可能造成这种误差 25 消除误差的方法系统误差的消除 以修正值的方法加入测量结果中消除之 在实验过程中消除一切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 在测量过程中 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使系统误差抵消而不致带入测量结果中 26 随机误差的消

8、除 是尽量多测几次 并以多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得值 以达到减少或消除随机误差的目的 27 粗大误差的剔除 使用莱依达准则消除粗大误差的理论依据利用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这一特征 可以证明误差落在 3 3 区间内的概率是0 9973 它说明在370次测量中只有1次的误差可能超出 3 的的范围 由于有限次测量很难达到370次 因此 认为这种误差是不可能 不应该出现的 一旦某一个测量结果的误差的绝对值大于3 则可以把它当作 异常值 把这一次测量结果予以剔除 这就是使用莱依达准则的理论依据 28 4 计量数据处理原始记录是测量和计算结果的如实记载 不允许随意更改 不许删减 一般不允许外单位查

9、阅原始记录 如确需查阅的 必须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查阅已批资料 原始记录的格式统一 不能用铅笔填写 内容应填写完整 应有计量员签名 29 原始记录必须修改时 在错误处划二横线 在错误上方填上正确数字 并有修改人签名 原始记录应存档 除当年外 保存期三年 计量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计量工具准确度相适应 不足部分以 0 补齐 以便计量数据有效位数相等 30 计量数据的有效位数 按各规程 标准的要求给出 油重吨时保留三位小数 千克时为整数体积立方米保留三位小数 升时为整数 但燃油加油机计量体积单位为升时 数字应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油温为摄氏度时保留一位小数密度单位为kg m3保留一位小数损耗率保留四位小

10、数 31 数字修约规则 五下舍去五上入单进双弃系整五50 3627m35312 5L14 75 0 823614g m31860 504kg42 324500t 数据处理应按数据修约的原则进行处理 32 计量成本管理的概念 33 二 油品静态计量静态计量是油品库存管理的唯一手段静态计量同样是油品交接的重要手段静态计量更适合于大宗油品的交接计量静态计量是动态计量的基础 可以为动态计量提供校准数据 监测数据 后备数据以及合适条件下的仲裁数据静态计量具有更低的综合运行成本 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34 1 量油尺量油尺的结构量油尺是用于测量容器内油品高度或空间高度的专用尺 量油尺由尺砣 尺架 尺带挂钩 手

11、柄等部件构成 量油尺的结构见示意图 1 计量器具的使用 35 量油尺的使用规定使用量油尺前 应注意检查量油尺是否合格 使用中的量油尺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 尺带不许扭折 弯曲及锒接 2 刻度线 数字应清晰 3 尺砣尖部无损坏 4 有检定周期内的修正值表 36 5 使用量油尺前应校对零点 并检查尺砣与挂钩是否连接牢固 6 量油尺使用后应擦净 收卷好 放在固定的尺架上 油品交接计量使用的量油尺检定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37 2 石油密度计密度计又称浮计 它是测量液体密度的 用于测量石油密度的密度计称石油密度计 石油密度计的结构见图所示 它由躯体 压载室 干管三部分组成 38 温度计玻璃液体温度计是利

12、用感温液体在透明玻璃感温泡和毛细管内的热膨胀作用来测量温度的 按温度计的结构 分为内标式和外标式两种 按使用时的浸没深度分成全浸式和局浸式两种 精密 全浸 棒式水银温度计是散装成品油人工静态计量中最常用的 39 温度计的使用要求油品交接计量应选择最小分度值为0 2 的玻璃全浸水银温度计 使用中温度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玻璃棒内的毛细管水银柱不许断裂 感温泡无裂痕 温度计的刻线和数字应清晰 有检定周期内的修正值表 40 2 计量安全基本规定 41 3 计量实施 计量员提着工具箱登上油罐或槽车或油轮 稍停片刻 待呼吸正常后 人站在上风处 开启量油口盖 选好测量位置和测量方法 其测量位置为 立式油罐 主

13、计量口下尺槽或标记处 铁路罐车 帽口加封处 油轮 计量口下尺槽 轻油一般测实法 重油一般测空法 42 量油 量水 测温 采样的次序轻油 先把杯盒温度计投入油中规定部位 再依次进行量油 量水 读取温度计示值 再采样测密度 重油 先把杯盒温度计投入油中规定部位 再依次进行量水 量油 读取温度计示值 再采样测密度 43 油位高度测量 执行JJG1014 89或GB T13894 92 44 容器底部水层高度的测量用检水尺 示水膏和示水纸 如果容器底部水层的高度不超过300mm时 应使用检水尺 加在量油尺尺带上的检水尺 应涂上一层很薄的示水膏 或用夹子垂直夹上示水纸 投尺过程同测油实高 区别在于投尺后

14、要维持足够长的时间 以便于除去示水膏或改变示水膏 示水纸的颜色 45 油品温度测量 执行GB8927 88 测量容器内油高后 应立即测量罐内油品的温度 散装油品人工计量时 要测量两个温度 容器内油品计量温度 俗称内温 用t表示 储油容器或管线内的成品油在计量时的温度 油品油样试验温度 俗称外温 用t 表示 在读取密度计读数时液体油样的温度 46 首先将保温盒温度计通过计量口放到规定的测温位置 达到规定的浸没时间后 提出保温盒温度计读取温度值 47 48 在提起保温盒温度计时要迅速 一般温度计离开测量点到读数这段时间不超过10秒 读数时 要使温度计垂直 不让盒内液体洒出 视线应垂直于温度计 先读

15、小数 后读大数 估读到0 1 多点测温时 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油品的温度 49 计量温度测定注意事项 50 油品取样在石油油品计量中 为了测量油品密度 在规定温度下 单位体积内含物质的质量数 用 t表示 需在批量的油品中采集有代表性的少量油样 这一过程被称为油品取样或采样 油品计量取样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测量油品视密度 用石油密度计测量油品密度时 在试验温度下 非20 所观察到的玻璃石油密度计读数 用 t 表示 51 取样操作注意事项按照取样规定部位 比例和上 中 下的次序取样 盛装油样容器应有足够容量 一般为500mL玻璃瓶 取样结束时至少有10 的无油空间 不能将装满容器的试样再倒出 造成油样无代

16、表性 52 油品取样部位和取样份数 53 在油轮或整列铁路罐车内油品取样时 如果储油是相同油品 取样时可按表规定进行 除列车首 尾两车必须采外 中间的车辆可任意确定 54 55 油品视密度及试验温度测量 执行GB T1884 2000 56 0 7200 0 7300 0 7400 弯月面上缘读数 液体的水平面 弯月面 57 4 收油计量管理 58 管输收油计量管理 59 1 管输收油以双方商定的计量器具为准 也可到发货油库共同计量确定发货量 原则上要求以协议形式确定交接计量器具 方式 2 管输前后计量员必须对进油储罐重新进行油高 油温测量及取样测密度 60 3 单次管输损耗超过0 25 以上时 应由另一个计量员进行复测 复测后将情况立即报告业务和数质量管理部门 数质量管理部门和油库应查明原因 61 4 油库必须以油罐实收量填写油库收油凭证 经计量员 复核 分管主任签字后 计量室和记帐员各留存一份 其余收油凭证报公司数质量管理部门 经数质量管理部门审核签字后 定耗内由数质量管理部门直送业务 财会各一份 超耗则由数质量管理部门送业务 财会 分管经理审批签字后交业务 财会各一份 数质量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