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胃神经鞘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资****亨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1.28MB
约99页
文档ID:135922026
胃神经鞘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1页
1/99

胃神经鞘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 2011月年6 病例1男80岁发现右颈部肿物2年余 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 2011月年6 病理结果 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 2011月年6 病例2女54岁间断咳嗽5年加重半月余 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 2011月年6 病理结果 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 2011月年6 病例3女48岁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3天 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 2011月年6 病理结果 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 2011月年6 病例4男34岁发现骶尾部肿块2周余 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 2011月年6 病例5女35岁发现右大腿肿物逐渐增大6年 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 2011月年6 病理结果 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 2011月年6 神经鞘瘤雪旺细胞瘤 schwannoma 雪旺细胞瘤 schwannoma 由神经鞘膜增生形成 以头颈 四肢及脊柱旁最为多见 原发于消化道者少见 发生于消化道的最常见部位是胃 占所有胃部肿瘤的0 2 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 良性多见 占所有胃良性肿瘤的4 恶性仅占胃神经鞘瘤的5 5 7 7 神经鞘瘤 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 2011月年6 目录 概述 胃神经鞘瘤 GastricSchwannomaGS 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肿瘤最早由Daimru等于1988年报道占所有神经鞘瘤的0 2 占胃间叶源性肿瘤的3 占胃神经源性肿瘤的78 0 82 4 且多为良性 1 1 GenovaG MaioranaAM AgnelloG etal GastricschwannomaafterNissenfundoplication Ararecomplication J AmSurg 1989 55 8 495 497 概述 起源于胃壁神经鞘膜细胞 又称雪旺氏细胞瘤肿瘤生长缓慢 依据肿瘤生长特点 可分为腔内生长型 腔外生长型及腔内外生长型 以后两者多见 临床与病理 多见于中年人 国内男女发病率相似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化道出血 腹痛 无症状胃神经鞘瘤对放 化疗均不敏感 一经确诊无论良 恶性均应手术治疗 良性预后好 几乎不出现复发及转移本病与I型和II型神经纤维瘤病无关 2 2 虞积耀 崔全才 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75 临床 临床与病理 大体边界清楚 无真正包膜 切面呈实性 灰黄或灰白 囊性变少见光学显微镜下肿瘤由微小梁结构的梭形细胞组成 并伴淋巴细胞套状浸润 具有一定特征性 出血 囊性变和透明变性不常见 病理 临床与病理 免疫组化 确诊 瘤细胞弥漫性强阳性表达S 100蛋白 阳性表达GFAP 部分灶性表达Nestin 不表达CD34 CD117 DOG1 SMA 病理 注 GFAP 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 SMA SmoothMuscleActin 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 2011月年6 病例展示 病例1男43岁发现胃部肿瘤4年余 动脉期 静脉期 病理结果 病例2 女 67岁反酸 烧心3年既往有胃多发间质瘤病史 未做病理 并行套扎术 术后自行口服 奥美拉唑 平扫 动脉期 静脉期 冠状位 病理结果 病例3女64岁体检发现上腹部肿物1月余 平扫 动脉期 静脉期 静脉期 病理结果 病例4男64岁腹胀1月余 动脉期 静脉期 冠状位 病理结果 病例5男59岁黑便10天 矢状位 病理结果 病例6女24岁 间断腹痛黑便3年余 加重伴发热1周 动脉期 静脉期 冠状位 抗感染治疗后复查 动脉期 静脉期 冠状位 冠状位 病理结果 CT表现 好发于胃体部 其次为胃底 胃窦部少见可向腔内 腔外或同时骑跨腔内外生长多为单发壁内起源的圆形 椭圆形或分叶肿块 边界清楚直径多小于 cm 内部结构较均匀 很少出现坏死及钙化 低密度区通常代表肿瘤内部的坏死 囊变 陈旧出血或神经鞘瘤富含Antoni 型细胞区可有小溃疡形成龛影 具有浅表 直径小 发生于腔内面的特点 有合并脓肿并继发胃穿孔的个案报道 CT表现 平扫肿瘤呈等或稍低密度影 密度均匀 囊变 坏死 钙化少见增强后肿瘤多呈轻中度强化 部分病例动脉期可见局部粘膜线完整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呈明显强化 但一致认为有缓慢强化的特点一般属于AntoniA型或AntoniAB混杂型Vinhais依据CT下肿块的特点分为三型局灶结节或肿块型胃壁局限增厚型巨块型 直径超过10cm CT表现 巨块型表现为巨大 哑铃 状软组织肿块 直径达15cm 肿块实质部分轻度较均匀强化 中间少许坏死区为低密度不强化胃壁结节型多位于胃体小弯侧 表现为胃黏膜下或肌层向腔内生长的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 直径一般不超过5cm 边界清楚 密度较均匀 平扫肿块密度较软组织密度稍低 轻度强化 该类型文献报道常伴有肿块内斑点状钙化胃壁局限增厚型此型较少见 应注意与浸润型胃癌鉴别 浸润型胃癌壁僵硬 管腔狭窄更明显 边界不清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许尚文 曾建华 张雪林 等 胃神经鞘瘤的CT及钡透检查价值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 285 误诊原因 对胃神经鞘瘤缺乏认识 影像表现相对缺乏特异性 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 鉴诊诊断 胃间质瘤胃息肉 腺瘤胃平滑肌瘤 肉瘤胃癌胃淋巴瘤异位胰腺 脾脏 病例1男48岁体检发现胃占位4天 动脉期 静脉期 冠状位 胃镜结果 病理结果 病例2女45岁上腹部不适4年余 动脉期 静脉期 冠状位 胃镜结果 病理结果 鉴诊诊断 胃间质瘤 GST 起源于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质干细胞 以梭形细胞为主要成分 70 80 类上皮细胞 20 30 大部分GIST发生于胃 60 70 和小肠 20 30 结 直肠 10 20 食管 0 6 肠系膜 网膜及腹膜后罕见常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病变多为单发 密度不均 内部出血 坏死 囊性变多见增强时肿块呈不均匀强化 鉴诊诊断 胃间质瘤 GST 8 13 的GST在CT上也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肿块和GS表现相似镜下GS肿瘤外周多有 淋巴套 形成 而GST少见免疫组化是鉴别两者的金标准S 100在GS中多呈弥漫强阳性 GFAP也多表现为阳性 而CD117 CD34 C kit多表现为阴性反应GIST则多为CD117 CD34阳性 而S 100及GFAP多阴性 病例3女60岁黑便10天 病理结果 鉴诊诊断 胃息肉 腺瘤 是指起源于胃粘膜上皮细胞并凸入胃内的隆起病变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一般多发生于胃窦 少数可发生于胃体上部 贲门和胃底病理分类增生性息肉 约占胃息肉的75 90 是炎性粘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 并非真正的肿瘤 息肉多较小 一般直径小于1 5cm 圆形 橄榄形 有蒂或无蒂 表面光滑 可伴糜烂腺瘤性息肉 来源于胃粘膜上皮的良性胃肿瘤 一般体积较大 球形或半球形 多无蒂 表面光滑 少数呈扁平状 条状 分叶状 病例4男42岁间断中上腹痛10年余 病理结果 病例5男52岁腹胀2月余 动脉期 静脉期 冠状位 矢状位 病理结果 鉴诊诊断 胃平滑肌瘤 肉瘤 胃平滑肌瘤是起源于中胚层的良性肿瘤胃平滑肌肉瘤多从胃固有肌层发生 较为少见肿瘤的大小并不能作为判断良恶性的指标 有文献报道其强化通常较GS明显 尤其在门脉期良恶性及肿瘤性质的鉴别主要通过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光镜下胃平滑肌瘤无 淋巴套 样结构 细胞密度大而无分裂象或甚少分裂象免疫组化除了SMA和desmin表现为阳性外 其余免疫学标记物多均为阴性 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 2011月年6 病例6男53岁上腹部不适半月余 动脉期 静脉期 病理结果 鉴诊诊断 胃癌 胃癌是起源于上皮组织常见粘膜破坏中断 溃疡形成沿壁浸润性生长 壁僵硬局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常见增强呈明显强化 大于GS 且多延迟强化临床上多有渐进性加剧的消瘦 贫血等 病史较短 出现转移后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病理及免疫组化 病例7女69岁间断恶心呕吐8月余 动脉期 静脉期 病理结果 鉴诊诊断 胃淋巴瘤 淋巴瘤 原发性 继发性 壁均匀弥漫性增厚 沿壁蔓延生长坏死少见 常见周围淋巴结肿大增强呈均匀中等程度强化若CT上较难鉴别 则需通过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予以鉴别 病例8女60岁间断上腹痛 背痛6年余 静脉期 病理结果 病例9男46岁间断上腹部不适 静脉期 病理结果 鉴诊诊断 异位胰腺 异位胰腺又称迷走胰腺或者副胰是指发生于正常胰腺组织位置以外的胰腺组织 与胰腺本身无解剖学关系1859年 首次从病理学上证实本病的存在异位胰腺是一种先天性异常 其发生机制尚未肯定胃异位胰腺好发于胃窦 多见于大弯侧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变呈卵圆形或圆形 单发 直径一般1 3cm常见于胃大弯侧 距幽门管6cm范围区域多表现为隆起型病变 中央可有腺管开口的脐样凹陷依据病理可分为导管型 腺泡型 导管腺泡型 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 2011月年6 小结 多见于中年人 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好发于胃体部 可向腔内 腔外或同时骑跨腔内外生长多为单发壁内起源的圆形 椭圆形或分叶肿块 边界清楚直径多小于 cm 内部结构较均匀 很少出现坏死及钙化CT表现 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 增强后多呈轻中度均匀强化病理及免疫组化由梭形细胞构成 淋巴细胞套形成具有一定特征性S 100蛋白 GFAP多呈阳性不表达CD34 CD117 DOG1 SMA 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 2011月年6 谢谢大家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