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寓言两则(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教学设计(语文S版三年级下)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5918820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寓言两则(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教学设计(语文S版三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寓言两则(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教学设计(语文S版三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寓言两则(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教学设计(语文S版三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寓言两则(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教学设计(语文S版三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寓言两则(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教学设计(语文S版三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寓言两则(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教学设计(语文S版三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寓言两则(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教学设计(语文S版三年级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示例11寓言两则刻舟求剑【内容简析】刻舟求剑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他在船舷上刻记号,准备等船靠岸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这个成语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设计理念】本课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教会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使学生自己会学。关注学生的情感,重视评价效应。【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理解“一不小心、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剑”等词语意思。2.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

2、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词句,懂得“刻舟求剑”的意思和含义。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教具准备】教具贴图、生词卡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全班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成语接龙”竞赛。师总结: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同学们不仅把学过的成语记得很牢,而且还记住了许多自己学会的成语。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刻舟求剑”。师边书写课题边强调:看清“求”的第三、四笔,“剑”的第七笔。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正音。4.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的什么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江上。贴图:先贴“大江”,江水滔滔,

3、远处是河岸。再在江中贴一“小船”,船上立一佩剑之人。)5.看图,再自读课文,弄懂“刻舟求剑”字面上的意思。(在船舷上刻记号捞宝剑。)6.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四人小组互助解答,仍不理解的向老师提问。可能提出的问题:“船舷”是指什么地方?“催”是什么意思?那个人为什么捞不到剑呢?7.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小组学习,同学们不仅弄懂了一些问题,还提出了学不懂的问题。让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一起弄懂它们。二、再读课文,品词析句1.学习第1自然段。齐读本段。学习“宝剑”一词:结合“剑”字的“刂”旁理解词意。用换词法理解“一不小心”(一不留神、一不注意)。看图想象这个人是怎么“一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里

4、的。(移动“宝剑”,演示掉进江里的情景。)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指导朗读:读出意外、惋惜的语气。2.学习第2自然段。宝剑掉进水里,让人多着急啊!那个人会怎样做呢?听老师读课文,注意老师读的哪些地方跟课文不一样,用笔划下来,然后说一说。(“一点儿”和“船舷”的“舷”字。)这两个词能省去吗?(不能。“一点儿”强调那个人很不着急的样子。“船舷”指船两侧的边(结合贴图理解),讲清了那个人拿小刀刻记号的具体位置。)指导朗读:语速稍慢,拖长音,强调出那人一点儿也不着急的样子。第二句是个长句,划出停顿号,练习朗读。3.学习第3自然段。别人看到了,是怎么说的?自读课文,然后用“别人认为:_”的句式说一说。(别人

5、认为:宝剑掉进江中,就得马上停船打捞,不去捞剑,光顾着在船舷上刻记号,是没有用的。)别人说这话时心情怎样?(十分着急。)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为什么?分四人小组讨论、补充,并请代表汇报发言。(“催”说明他心里很急,说话又快又大声。“赶快”强调要快,不然就来不及了,捞不着了。句末的“!”强调刻记号是没有用的,要马上捞。)指导朗读。用大声急促的语调,配合着急的表情读好句子。4.学习第4自然段。别人那么着急,那个人仍然一点儿也不着急,课文用哪个词来形容?学习“不慌不忙”。(结合“慌”和“忙”的“忄”旁来理解词意。)用“不慌不忙”的语气练读那个人说的话。看看他想的是什么办法?根据回答板书。(板书:从这

6、儿掉从这儿捞。)在画面上演示这种捞剑的方法,并看图讨论:a.“宝剑从这儿掉下去”一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书:江中。)b.师操作:移动“小船”至“岸边”。“我从这儿跳下去捞”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书:岸边。)c.这种方法能捞着宝剑吗?为什么?(在江中掉的宝剑却在岸边打捞,当然捞不着。)d.他的想法错在哪儿?(虽然记号还在,但船在动,捞剑的地方已经不是掉剑的地方了!师归纳出:情况变了,方法却不变,就办不好事情。)5.那么怎么做才能捞着宝剑呢?谁能将黑板上的画面重新移动一下,然后说一说?(只有立即停船,马上从掉宝剑的地方跳入水中打捞,才能捞着宝剑。)三、自读课文,领悟寓意1.有感情地读课文。

7、2.引导想象,续说故事。(船靠岸后,那个人会怎样做?结果如何?他的心情怎样?)3.进一步领悟寓意。是啊,他这样捞永远也捞不着宝剑。可他却不明白。(贴头像特写图:画面上掉剑之人一脸困惑、失望之意。)谁愿意帮助他,给他说说道理?(模拟情境表演说话。)4.这个成语故事,说的是生活中的哪种人?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5.用你自己的话说说寓言的寓意。揠苗助长【内容简析】揠苗助长讲一个种田人为了让禾苗长得快,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禾苗最后全枯死的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要按事物的发展规律,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设计理念】本课设计着重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有感情地自读自悟

8、自演。【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理解并讲出“喘气、巴望、精疲力竭、一大截、揠苗助长”的意思。2.联系课文,认真读懂每一句话,训练理解句子的能力。3.懂得做事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4.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重点难点】读懂词语,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播放揠苗助长录像。看完以后,你要告诉我这则寓言讲了什么内容。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二、学习揠苗助长1.释题:“揠”是拔,“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长”读zhang,不读cheng。2.检查预习,扫读生字词。要求借助拼音拼读生字后自由读课文。提示几个生字的

9、笔画和写法。焦急筋疲力竭喘气枯死3.提难问疑。(1)指名提难问疑。a.“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b.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c.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看看你能读懂什么。(3)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禾苗,就把禾苗,结果。4.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种田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标画出有关词句。(2)指名回答,读句子。“他盼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法帮它们长。”(3)“盼望”是什么意思?“天天

10、”“去看”说明什么?“盼望”是殷切地期望的意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急切,所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既反映了他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又为他下面采取行动作了铺垫。(4)“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说明什么?“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形象地描绘出他当时急切的心情和焦急的样子。“我得想个办法帮助它们长。”这句话表明他下决心,要采取行动,再也不愿等下去了。同时这句话在第1自然段的结尾,也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5)指名读第2自然段。(6)出示句子,抓重点词,比较句意。让学生读句子,讨论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经过讨论,让学生懂得,第二句中用“终于”一词表明种田人费尽心思苦想了好几天,到底想出了办法。(7)“筋疲

11、力竭”说明了什么?“筋疲力竭”是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联系课文内容种田人“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竭。”说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大的劲。(8)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种田人做了这件事后,自我感觉怎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种田人告诉儿子“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从“总算”一词可以看出种田人自认为力气没白费,心里很得意。(9)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从中体会他得意的心情。5.细读悟道理。指名读第3自然段,讨论。(1)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经过讨论要让学生明白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人们希望它长得快些,只能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适时锄草、灭虫等办法。如果硬是把

12、禾苗拔高,损伤了禾苗的根,禾苗自然会枯死。这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种田人违背了这个规律,想借助外力强求速成,结果把事情弄糟了,导致禾苗枯死。(2)学生口头归纳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3)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你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组或全班集体讨论的办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寓意。(4)总结学习方法:初读知大意,读题解题意,精读解句意,细读悟道理。三、总结今天通过学习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我们受益匪浅,不光明白了这则寓言中所含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引以为戒,在生活中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四、引申课外阅读1.介绍成语。除了今天教给你们的这个成语,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好多的成语。请同学们把大屏幕上出现的这些成语一起大声读出来,好吗?2.推荐书籍。这么多的成语,有好多我们现在还是只知其词,不知其意。想更多地去了解这些成语故事,老师介绍你们去新华书店和学校的图书馆走一走、看一看,这本新编成语故事(出示书籍)就是老师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找到的。相信到了那里,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