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肥胖与疾病论文.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5918220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肥胖与疾病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肥胖与疾病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肥胖与疾病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肥胖与疾病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肥胖与疾病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肥胖与疾病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肥胖与疾病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肥胖与疾病【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以及体力劳动的减少,然而一种力量强大的生命杀手肥胖病也在随着人们生活的进步悄无声息地进人这个社会,逐渐成为一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肥胖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它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容易被忽视,但发病率却在急剧上升的一种疾病。肥胖是个仅次于吸烟之后的第二个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与艾滋病、吸毒、酗酒并列为世界性四大医学社会问题。因此要积极关注肥胖,了解肥胖带来的危害。【关键词】 肥胖 疾病 肥胖基因 肥胖危害 防治措施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

2、统计结果表明,全球目前至少有10亿成年人超重,3亿人肥胖,除美国、英国、德国这些传统“胖国”,亚洲、非洲等国肥胖人数也在猛增;根据我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我国肥胖人口数可达9000万,超重人数估计过两亿,人口过度肥胖已严重威胁全球发展。5月11日是防治肥胖日,目前国内外有关肥胖问题的最新资讯,以呼吁更多的民众及有关部门共同关注,并从己做起,从而有效遏止这一严峻趋势。真正的肥胖不仅是单一的疾病,它也是一种异常发育所引起的疾病,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常常诱发各种严重的疾病。它可通过机体代谢的作用,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异常,如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严重的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

3、生命,成为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增加了糖尿病、高血压、脂质异常、缺血性心肌病、脑血管病、胆石症及某些癌肿、骨关节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最近的研究表明,肥胖还可以导致不育,这是由于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增高,过度刺激对胰岛素敏感的垂体细胞,使其释放大量的促黄体激素(LH)从而导致不育症发生(Brothers et al. ,2010)。肥胖者与非肥胖者相比,其发病率显著增高,尤其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危险最大,也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报道:肥胖者患猝死、脑卒中、冠心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率分别是非肥胖者的2.8、2.0、1.5及1.9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性与正常者相比分别是轻度肥胖2倍,中

4、度肥胖5倍、重度肥胖10倍。患高血压的危险超出标准体重的20%是正常体重者10倍;50岁以下肥胖者妇女脑梗塞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4倍,45岁以上肥胖男性左室肥大者,约50%在8年内死亡。1引起肥胖症的基因:引起肥胖症的病因学很复杂,总体认为肥胖症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目前,科学家已克隆出了5 个与人的食欲及体重调节有关的基因,即OB基因、LEPR基因、PC1 基因、POMC基因和MC4R基因。 1.1人的OB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长臂(7q31.3),在人类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全长约20kb,含有3个外显子,外显子全长4240bp 。OB基因只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其编码产物瘦蛋白是一种分泌性

5、蛋白,即瘦素(Leptin),或瘦蛋白,是由1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瘦素在脂肪组织合成后,分泌到血液中,在血液中与其受体LEPRe结合。 1.2人的瘦素受体基因LEPR 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短臂(1p31),其编码产物瘦蛋白受体属于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共有6 种,即Ra ,Rb ,Rc ,Rd ,Re和Rf ,它们是LEPR 基因转录后通过不同剪切而生成。这些受体广泛分布于脑、心、肝、肾、肺、脾、胰脏、睾丸和脂肪组织中。瘦蛋白与受体LEPRe 结合后生成瘦蛋白2Re;后者将瘦素带入脉络膜,在此处瘦素与LEPRa 结合,生成瘦素2Ra;瘦素2Ra将瘦素输送到脑脊液,在这里瘦素与广泛分布在下丘脑的

6、LEPRb 结合,生成瘦素2Rb。LEPRb 是瘦素各种受体中唯一的具有信号传道作用的跨膜蛋白,它在下丘脑产生的生理效应之一是诱发下丘脑神经细胞POMC 基因表达加强。 1.3人POMC 基因定位于人类第2 号染色体短臂(2p23.3),其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前激素原。该蛋白质在前转变素酶1(proconvertase1,PC1) 的作用下分解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促黑素细胞激素(-melaocyte-stimulating hormone,-MSH),后者在下丘脑与黑皮素4 受体(melanocortin 4 receptor

7、,MC4R))结合。 1.4人PC1 基因定位于第5 号染色体长臂(5q15221),全长3.3kb ,其编码产物是一种含有753个残基的蛋白酶,在神经内分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其功能是将激素原(pro-hormone) 转化为激素,因此称为激素原转化酶(pro-hormone convertase,PC1) 。 1.5人MC4R 基因定位于基因组第18 号染色体长臂(18q22),该基因主要在下丘脑神经细胞中表达,是瘦素介导的食欲调节途径中最末端的基因,由阿黑皮素原(POMC)衍生的-MSH 在下丘脑与其受体MC4R 结合,产生包括调节食欲在内的生理效应。2 引起肥胖的环

8、境因素:2.1饮食、生活习惯因素 主要是因为吃的多活动少造成的。肥胖者一般对某些食物有特殊喜好,如甜食、油脂等高热量食物,不吃或很少吃蔬菜和水果,胃肠道功能好,很少发生消化道疾病。在进食期间多数喜欢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喜欢吃零食、睡前进食和晚餐过量进食。 2.2精神因素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是肥胖发病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抑郁症儿童比一般儿童患肥胖的几率高出1倍。内向型性格的人肥胖较多,可能是因为当儿童心理不安、紧张或者受挫时,会以不断进食填补心理不安,导致养成进食过量的习惯。而肥胖导致的青少年心理损害又进一步诱导过食。2.3高胰岛素血症 一些

9、研究显示:肥胖者和正常人相比往往血浆胰岛素水平成较高水平且血中胰岛素水平和肥胖呈正相关。2.4遗传因素有关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肥胖与父母有关。调查发现,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有70%-80%的青少年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有40%表现为肥胖;双亲标准体重者,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仅为10%。2.5中枢神经系统 在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对进食直接调控的神经细胞群,其位置在下丘脑,一为腹内侧核,又称饱中枢;另一为腹外核,又称饥中枢。刺激前后和破坏后者可产生饱胀感,引起进食下降或拒绝进食;而刺激后者或破坏前者则产生食欲亢进,进食量增多。 2.6运动不足 随着经济增长越来越快,所谓的“

10、宅男宅女”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大量的人群闭门不出,运动量的减少在所难免,而部分人群则受场地因素的限制不能运动,缺乏体育锻炼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人体内的能量出现“入大于出”的局面,从而造成超重、肥胖。3肥胖的危害:肥胖是人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的现象,并非健康的标志。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观,而且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更严重的是,肥胖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的过程。3.1肥胖是健康长寿的大敌 肥胖者并发脑栓塞与心脏衰竭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一倍,患冠心病比正常体重者多两倍,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多26倍,合并糖尿病者较正常人约增高4倍,合并胆石症者较正常人高4

11、6倍,更为严重的是肥胖者的寿命将明显缩短。3.2易患冠心病及高血压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脏做功量大,使心肌肥厚,尤其左心室负担加重,久之易诱发高血压。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内,致使管腔狭窄,硬化,易发生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和猝死。3.3影响劳动力,易遭受外伤身体肥胖的人往往怕热、多汗、易疲劳、下肢浮肿、静脉曲张、皮肤皱折处患皮炎等,严重肥胖的人,行动迟缓,行走活动都有困难,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以致影响正常生活,严重的甚至导致劳动力丧失。由于肥胖者行动反应迟缓,也易遭受各种外伤、车祸、骨折及扭伤等。3.4影响肺功能肺功能的作用是向全身供应氧及排出二氧化碳。肥胖者因体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气,但

12、肺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同时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又限制了肺的呼吸运动,故可造成缺氧和呼吸困难,最终导致心肺功能衰竭。3.5易患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伴随肥胖所致的代谢、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多种疾病。糖代谢异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脂血症,核酸代谢异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等。肥胖女性因卵巢机能障碍可引起月经不调。3.6易引起肝胆病变由于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使其内因性甘油三酯合成亢进,就会造成在肝脏中合成的甘油三酯蓄积从而形成脂肪肝。肥胖者与正常人相比,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解度,因此肥胖者容易并发高比例的胆固醇结石。3.7可引起关节病变体重的增加可使许多关节如脊椎、肩、肘、髋

13、、足关节等磨损或撕裂而致疼痛。3.8增加手术难度,术后容易感染肥胖者会增加麻醉时的危险,手术后伤口易裂开,感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机会均较不胖者为多。3.9并发疝气肥胖者可并发许多疝病,其中以胃上部易位至胸腔中的食道裂孔疝最为常见。3.10肥胖者易患高血压病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大量增加,使血液循环量相应增加,从而使小动脉的外因阻力增加,这使得心脏必须加强做功,增加心搏出量,以保证外周组织的血液供应。由此而致的小动脉硬化,促使高血压发生,加上肥胖病病人体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钠潴留,进一步增加了循环血量,加重高血压。3.11肥胖易导致肺血管阻塞医学研究表明,肥胖和致命的突发性肺部动脉血管阻塞有密切的

14、关系。这种阻塞肺部动脉血管的血栓常常是随血流从大腿部向肺部转移的。3.12遗传因素对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包括一部分体重正常的高血压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对血管壁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对高血压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该类患者常有家族发病倾向。4、如何应付肥胖的发生:4.1应广泛摄取各种食物,变化愈多愈好,养成不偏食的习惯。不要采取禁食某一种食品的减肥方法,例如不吃蔬菜、水果、粮食,只吃肉类的办法。4.2每天总热量不宜少于1200千卡。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按营肥胖症养配餐方案计算每日总热能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取量4.3增加饮食中纤

15、维素含量,例如多选用糙米、胚芽米、麸皮面包及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4.4忌喝果汁,尽量采用新鲜水果、蔬菜,因其富含纤维素,可增加饱腹感。4.5口味不可太咸,以免体内水分滞留过多。4.6烹调方法,以蒸、煮、烤、炖等少油法为宜。炒菜用的油,必须按计划中规定的量,因此不宜吃油炸食物及喝肉汤。4.7绝对不要因贪嘴而破坏饮食减肥计划。4.8药物治疗 选用调血脂,降胆固醇,抗氧化的药物,如他汀类、烟酸、普罗布考等。随着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深入研究,许多中药,尤其是中药复方具有降糖降脂、抗过氧化和扶正固本的作用,如黄连、葛根、黄芪、大黄及中药复方加味桃核承气汤和金芪降糖片等。研究发现,许多中药活性成分如

16、多糖、皂类在改善IR,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禁忌食品:要严格限制糖果、酒类、饮料、甜点、罐头制品、蜜饯食品等零食的食用。综上所述:肥胖是我们现在快速节奏生活中的一个“巨型杀手”,我们不仅要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用恰当方法进行防治与治疗,不能将这个“巨型杀手”的魔掌伸向我们,而对于那些肥胖患者来说,更是要正确的看待肥胖,不要轻易的放弃和绝望,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无法让自己更好的认清自己的精神节奏。参考文献:1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王玉凤 发育生物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3熊曼琪,朱 章.中医中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