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发展史的几个研究问题(上).pdf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5918205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汉字发展史的几个研究问题(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汉字发展史的几个研究问题(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汉字发展史的几个研究问题(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汉字发展史的几个研究问题(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汉字发展史的几个研究问题(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汉字发展史的几个研究问题(上).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 论 关于汉字发展史的几个问题 上 t 刘又辛 我和方有国写的5汉字发展史纲要6一书就 要出版了 此书为中华基金资助项目 今年由大 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在研究和撰写过程中 有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 因为体例所限 有些话不能在书中多说 于是决 定写这篇文章 这里打算谈五个问题 一 六 书0和 三书0 二 汉字的发展和划分阶段的依 据 三 秦代 书同文字0政策的实质 四 比较文 字学的方法 五 研究汉字史的意义 一 六书0和 三书0 六书0是研究汉字一向必须熟悉的问题 也是当代文字学必须弄清楚的一个根本问题 班固在5汉书 艺文志6中首先列出六书的 名称 许慎在5说文解字序6中才对

2、指事 象形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这六书做了简略的解释 并举出例证 从此六书就成为历代文字学家研 究汉字构造的标准框架 有的人至今深信不 疑 有的稍加修正 但至今尚无定论 成为汉字 学中一个重大的疑难问题 从比较文字学的观点看 许慎的六书说有 可取的一面 也有不合理的一面 在一千八百多年前 许慎对汉字的构造勾 画出了六书的框架 这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他对于象形字 假借字 形声字的解释 比欧洲 学者要早一千六七百年 法国学者对埃及象形 文字 假借字的研究 一直到十九世纪才初见端 倪 近代大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 还把形声字 和会意字混而为一 不知二者的区别 从这一 方面看 许慎的 六书0说的确是了不

3、起的成就 但是 六书0说有好些缺点 第一 同拼音 文字比较 汉字的造字方法的确比较复杂 不像 拼音文字只用几十个拼音字母单纯记录词语语 音 只用一种方法 但是也不会竟有六种造字 方法 第二 他把象形 指事 会意分列为三种 造字法 其实这三类应合并为一类 这三类都是 表形字 象形字 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0 是用写 实的手法表形 指事字 视而可识 察而可见0 是用象征的手法表形 会意字 比类合谊 以见 指扌为0 是用较繁复的象形法表形 这三类字 实际上都是一类 事物有具体抽象之分 因而 手法也同中有异 具体之物如 人 马 竹 木 山 水0之类 可以直接描绘 就用写实法 上 下 一 二 三0等 无法用

4、写实法描绘 就用象征 法 繁复的事物 如 武0字从止从戈 止0象 趾0形 戈0是武器 用以表示荷戈出征的意 思 这就是 武0字的本义 林0字 森0字用两 木 树木 三木表示树林 森林义 都是会意字 但是有很多字是 兼类0的 例如 亦0字古文字 作 象一人站立 两腋下各点一点表示腋的部 位 只好说它是象形兼指事 刃0字从刀 再加 一点 也属于此类 这类字同会意字也难区分 0字的古文写作 象两手持箕 倒掉秽物 形 可以说是个会意字 但用几个小点表示秽 物 因而又有人说它是会意兼指事 许慎并没 有在5说文解字6中一一注明某字属某 书0 在 解说中有时也说得极含混 清代的王筠 在5文 字蒙求6一书中

5、曾用六书 转注 假借除外 对 所收字一一加以分类 于是出现了许多新类 例如 象形字中有 以会意定象形者0 以会意定 象形而别加一形者0 兼声意之象形0 似会意之 象形0 全无形而以意声为形者0等小类 指事字 中除 纯体指事0外 又有 以会意定指事者0 即 意即事者0 兼意兼声兼形者0 省象形字以指事 者0 形不可象变而为指事者0 借象形为指事 34 语文建设 1998 年第 11期 者0 亦借象形为指事而兼意者0等小类 名目 烦琐 令人发笑 其实这不完全是王筠的过错 归根到底 六书0中的象形 指事 会意这三书 本来就只是一类 这一类字是从远古的记事图 画演变而成的 其共同点是用表形法 描绘事物

6、 的形状 形态 特点 记录词语 在造字方法上 当归为一类 不必分成三 书0 这三书合而为 一同形声 假借两 书0并列 才属于一个层次 假借字只用其音 不用其形 是表音字 形声字 兼表形和音 汉字的造字法也只有这三类 清代的文字学家已经发现了六书说的缺 点 戴震首先提出四体二用说 认为造字法只 有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这四类 假借和转注两 者是用字法 不是造字法 这个说法影响很大 很多大文字学家都接受了他的观点 现在看起 来 他把转注排除在造字法之外是正确的 但是 把假借也加以排除 认为不是造字法 则是很大 的错误 其次 他没有提出象形 指事 会意这 三书应该合并的问题 近代文字学家第一个提出

7、三书0说的是唐 兰先生 他打破了两千年来的 六书0传统 提出 象形0 象意0 形声0的三书说 可以说是汉字 学领域内的一次大胆的革命性新说 他的破旧 立新之功在学术界已有定论 但一种新学说往 往带有某些缺陷 唐先生的 三书0说也有两个 缺点 一是 象形0和 象意0这两类字难以区分 实质上是把六书中的象形 指事 会意合并为两 类 这两类都是表形字 没有本质差异 第二是 把假借字排除在外 在汉字中除掉表音的假借 字 是个很大的缺失 假借字不但在古汉字中 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在现代汉字中也还保留了 两三百个 不承认假借字是汉字造字法的一 种 就不可能对汉字的性质作出科学的说明 也 不可能对汉字体系做出

8、全面的分析 经过几十年的学习 思考 我在 1957 年提 出了汉字发展三阶段的 假说0 见5文字训诂论 集 从汉字演变的历史看文字改革6一文 中华 书局 1993 年版 在这篇文章中 我提出了新的 三书说 认为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三种 一是表形 字 这是继承远古人类记事图画的方法造出的 文字 一切古文字如埃及古文字 苏美尔文字 以及云南纳西族的象形文字 都有大量与汉字 手法相同的表形字 第二种是假借字 假借字 就是借音字 用一个表形字表示一个同音词 只 用其音 不用其形 这是文字脱离表形的束缚 向表音文字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变化 例如 甲 骨文的 其0字本象 箕0形 本义当为簸箕 却借 为 其雨0 其

9、风0的虚词 其0 西0字本象鸟栖 巢中形 是 栖0 盝 字初文 但古代文献都借用 为东西南北的西 这种文字 在古埃及文字 苏 美尔文字中也大量存在 法国学者十九世纪破 译出埃及碑刻中的一些借音字 给这类字取了 rebus 字谜 画谜 这么个怪名字 其实就是许 慎说的假借字 第三种是形声字 这是兼用表 形 表声方法造成的字 这种造字法在埃及古 文字和纳西文字中都有 但是为数不多 只有汉 字发展成以形声字为主体的文字体系 人类创 造文字 也只有这三种方式 或表形 或表音 或 兼表形音 除此以外 还有少数既不表形也不 表音的约定俗成的符号 例如数学上的 加 减 乘 A 除 等符号 使用汉语 的人读作

10、加 减 乘 除 使用英语 俄语 日语的 人 各有不同的读法 这类符号不是文字 只是 约定俗成的书写符号 用这 三书0来审查汉字 可以免除 六书0 说中的兼类苦恼 又可用以说明汉字发展过程 中这三类字的变化 主次问题 因为在书中举 出例证很多 这里就不再举例了 陈梦家先生在他的5殷墟卜辞综述6一书 中 把甲骨文字也划分为象形 假借 形声三类 同我的三书说相同 陈先生从甲骨文字的发展 得出了这个结论 我是从比较文字学的角度得 出了相同的结论 但是 我的看法又有同陈先 生大不相同的地方 我的三书说同汉字发展三 阶段的假说相联系 陈先生则认为 甲骨文字已 经定型 三千年来的汉字没有本质的变化 这 是二

11、者的大不相同处 关于这个问题 我在5论 假借6一文中说得比较清楚 5文字训诂论集6 42 46 页 中华书局 1993 年版 这里就不多 说了 35 语文建设 1998 年第 11期 六书中还有个转注的问题 是至今还纠缠 不休的问题 其实许慎在解释转注时 也并不 是把它当做造字法来对待的 他说 建类一首 同意相受 考老是也0 是说 考0和 老0两字的 关系是 同意相受0 他在解 老0字的构造时 则说 从人 毛 匕 言须发变白也0 明明定其为 会意字 在 考0字下说 从老省 声0 明其 为形声字 可见许慎对六书中的转注 也并没 有说是造字法 段玉裁明确说明 转注犹言互 训也 数字辗转互相为训 0

12、这个解释比较符 合许慎的原意 关于这个问题 至今还有人讨 论 如果把有关的论文搜集起来 可以编成厚厚 的一部书 只用上面的两段话 当然不能令人心 服 我准备另写一篇关于转注的专文 这里就不 多说了 我的新三书说 排除了这个掺杂在造字法 中而实际上并非造字法的转注 汉字造字法就 显得非常简明而且容易理解了 二 汉字的发展阶段问题 汉字 从甲骨文到现在已经有三四千年的 历史 在这么长的时间 汉字在字体上发生了几 次大的变化 从甲骨文 金文变成小篆 又从小 篆变为隶书 楷书 这种变化 古人早有认识 三国时张揖曾做过5古今字诂6 南北朝时江式 著5古今文字6 都以解说小篆隶变过程中产生 的异体字为主

13、除了汉字字体的变化以外 古今汉字是否 还有什么本质性的变化 遍读群书 只有清代 的文字学家段玉裁 1735 1815 曾谈到了这个 问题 他在5说文解字注6 谊0字下说 凡读经书者 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无定 时 周为古则汉为今 汉为古则晋为今 随时异 用者谓之古今字 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 字 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段氏明确指出 所谓古今字不同 不是字体的不 同 而是文字的不同 例如 5说文6 谊 人所 宜也 0段氏说 谊 义古今字 周时作谊 汉时 作义 皆今之仁义字也 其威仪字则周时作义 汉时作仪 0解说谊 义 仪三个字的时代变化 非常清楚 段氏在书中解说了很多古今字的变化 使 人们树立了古今

14、文字发展变化的观点 这是个 了不起的发现 可惜 他只是列举了古今文字 变化的大量实例 却没有从这些资料中归纳出 古今文字变化的规律 后来的学者虽然有人探 讨文字孳乳变化的问题 但多半不是从文字的 历史演变着眼 所以段氏的这一发现 迄今没有 得到发展 近代研究汉字演变的专著 当以容庚先生 的5中国文字学形篇6为最早 1931 年燕京大学 国学研究所出版 影响也较大 这部书共分两 章 第一章 叙说0 为绪论 第二章为 字体0 下 分 造字之传说0 字体之种类0 古文0 小篆0 隶书0 正书0 草书0 行书0等八节 这种以字 体演变为汉字发展框架的看法 对近几十年的 文字史研究影响很大 这个框架也代

15、表了一两 千年来文字学论著的传统看法 欧洲人到十九世纪才对古文字的研究有所 突破 1821 年 向波良 Jenn Fran ois Champo l lion 利用罗塞塔石碑 Rosetta Stone 的铭文 译释出古埃及象形文字中的假借字 他名之为 字谜 画谜 rebus 在这块石碑上 刻有并列的 埃及圣书字和希腊文 用希腊字母文字同埃及 古文字逐一对照 因而得知圣书字的意思 用 同样的方法 其他学者还分别释读了巴比伦 亚述利亚语的铭文 利用希太特语的字典形式 的词表铭砖 释读了希太特文 在释读古文字 的基础上 20世纪形成了比较文字学的雏形 欧洲的比较文字学研究 建立了人类文字 从原始的

16、象形文字发展成拼音文字的框架 功 不可没 但是 直到现在 他们都没有对汉字的 发展史做过认真的研究 甚至连古今汉字的区 别也没有谈到 沈兼士先生在 20 年代首先注意到汉字的 历史发展 他提出了 文字画0这个有名的观点 他认为 在甲骨文 金文以前 有个文字画阶段 是原始记事图画向文字发展过渡期初期文字 这个设想很了不起 我们提出的汉字发展三阶 36 语文建设 1998 年第 11期 段说 第一阶段 基本上采纳了沈先生的意见 但是 沈先生关于汉字历史阶段的划分 只 是把六书加以先后排列 没有加以认真的分析 我的三阶段说 把第二阶段 从商代到秦始 皇 的汉字叫做假借字阶段 这一阶段使用的 假借字 约占 70 左右 表形字只占 20 左右 形声字更少 只有 10 左右 假借字就是表音 字 因此 这一阶段的汉字可以叫做表音文字 或者叫做以表音文字为主的阶段 秦汉文字的特点 是大量汉字演变成形声 字 5说文解字6所收的形声字竟占 80 以上 这是个本质性的变化 也是汉字与世界拼音文 字分道扬镳形成特殊文字体系的根本区别 因 此 我们把秦汉以后的文字划为第三阶段 这样 古今汉字的区别就清楚了 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