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工作报告DOC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5916916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工作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工作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工作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工作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工作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工作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工作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结 题 工 作 报 告2007年10月,根据瑶海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合肥市蚌埠路第四小学申报了瑶海区教育局与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学院合作研究的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的研究”的子课题,经过瑶海区教育局与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学院的审批,成为瑶海区第二批“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实验校”之一。在瑶海区教育局的领导和指导下,经过四小全体领导和老师的几年摸索和实践,结合各学科教学特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之路,有困惑,有思考,也有收获。一、研究背景信息技术教育是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世界信息技术教育,都是以培养教师及学生的信息

2、技术的整体运用能力、整体素质为目的。美国培养教师及学生的信息技术基本素质:在发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教师学生使用系统化的技能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分析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产品在以前、现在与将来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影响。韩国信息技术教育总目标:培养教师及学生的信息素质,并把它能动地、创造性地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注重教师的教,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个性特长的培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忽视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培养信息素养,而过多地强调信息技术原理,侧重记忆,忽视能力培养;过多重视考试的分数,忽视了考察学生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3、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目前我国有关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新课改理念的带领下我们积极转变观念,迎接挑战。同时我校经过2007年的校舍改造,拥有一定的硬件设施:微机房,多媒体教室,宽带网的接入,初步具备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外在条件,同时在第一批实验校开展课题研究取得实效的触动下,我校的课题应运而生。蚌四小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工作,试图通过研究,借助信息化手段营造教与学的优化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常态教学中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学科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探索出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有效模式,并实现学校教学管理、办公等工作的信息化,逐

4、步实现与实验区、校之间的资源及智慧共享;力求通过研究,引领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全新课堂带给学生,一方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让课堂焕发出全新的色彩。追求让我们的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教学观,让我们的学生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平台上,自主学习,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为日后能成为一名适用于信息社会的综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信息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应用,涉及到人与计算机的相互作用,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

5、和文化等诸多事物。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同文本、图形、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格式的变换相关联。教学方法: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互动方法。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学法,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发展个性过程中使用的方式;教与学互动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式的辩证统一。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标准,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活动进行基于事实信息的价值判断过程。教学

6、评价一般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全面的评价,但主要是对作为课程产品之一的教学设计、学生学业成就和教师教授质量的评价。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研究思路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综合传统教学和网络信息教学,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手段,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形成有一定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及评价体系。推动我校信息化程度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让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明显提高。2、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从现实存在问题入手,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立足改变填鸭式、灌输式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7、方法,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注重课堂教学评价,建立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课堂模型,创造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为实现本项研究的目标,依据瑶海区教育局文件和东北师范大学与瑶海区教育局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方案,蚌四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部分研究内容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模式与方法,资源及软件的建设模式与方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备课、讲

8、课、组织学生学习的模式及方法等方面,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采取专题报告、教师讲授、专题研讨、实践应用等方式,帮助教师提升教育理念,促进传统课堂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1、探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摸索出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过程中形成教师不断进修,更新观念,适应信息社会变化的需要。2、建构和完善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寻找恰当的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总结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3、研究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上,帮助学生培

9、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以促进课堂学习质量的提高并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4、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我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并参照其他发达地区相似课题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严格遵循教科研的科学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寻找能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最佳切入点,然后再以点带面,逐步整合到全部小学学科。五、课题的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教师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教师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2、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

10、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以及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3、经验总结法:通过总结,全面深入、系统地提高经验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4、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通过对实验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掌握实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六、课题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2007年10月2011年3月 研究对象:二十个普通班,两个特教班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时间划分:2007年10月至2007年12月制订了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和实施计划,确定课题组成员,并进行了分工。课题组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准备,课题组组织学习

11、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等相关理论知识,并上网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形成课题思想,研讨具体操作策略,为课题的教学实践做好了理论准备。课题组成员撰写相关学习心得。2、实施阶段:时间划分: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在学校的二十个普通班及两个特教班具体实施课题研究,课题组围绕各学科教学进行研究,尝试寻找信息技术在常态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模式,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调整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及时总结,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进行课堂教学汇报撰写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和实验报告,学生参加各级信息技术竞赛。3、中期论证:时间划分: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课题组继续课题实践,并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调

12、整和改进下阶段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整理课题研究论文、教学案例、教师获奖证书、学生竞赛获奖证书。4、结题鉴定:时间划分: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课题组继续课题实践,同时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成果鉴定书。整理研究论文、教学案例、获奖证七、研究探索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力争取得研究实效,自从课题立项以来,我们严格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实践研究活动,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升整合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不可缺少。近年来,蚌四小在硬件设施不断完善,自筹资金完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兴建电子备课室,专人负责和维护;

13、学校开通了东北师大网络平台,购买了软件资料,让老师直接享受东北师大的优质资源;学校依靠教育局网站资源的同时,还开通了校园网站,并设有课题研究专栏。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必须依靠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我校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素养较高,大部分已经过了“因特尔未来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全国计算机等级水平考试,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在课题立项以来,更是把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列为重点工作。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2007年10月,邀请东北师大刘茂森教授来校进行专题培训;11月邀请东北师范大学老师在五楼微机房给全体教师进行“东师大信息化理想平台”使用培训,并要求每位老师登录、注册;12

14、月进行“如何制作幻灯片”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培训与考核,采用听课与上机交叉等方式,教师全员通过。2008年7月,组织暑期为期一周的短训班,听取区信息中心左广的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讲座;8月,集中教师参加远程教育培训,参培的教师达到35名,培训效果十分突出。我校先后组织利用课余时间,对青年教师进行了课件制作、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的培训。经过两年的培训和教学实践,90%以上的教师均能使用电脑或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熟练自信地面对电脑和网络操作,造就了一支观念新、素质好、能力强的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教师队伍。2加强研讨交流,促进整合成效。课题研究重在研讨,贵在实践,方能出成效。因此平时日常教学时,要求课题组成

15、员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上好每一堂课。教师要时常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创造信息的机会,形成获取信息的强烈欲望,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从而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分析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创新的能力、信息利用的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等。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每学期都安排了以课题研究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在活动中帮助教师边学习边提高。学校的研讨和实践活动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先后组织了“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观摩课”、 “青年教师教研月” “骨干教师示范课”、“中青年教师跟踪课”教学活动每一次观摩活动都认真组织:执教者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后,

16、课题组有关成员参与讨论定教案,上课观摩,说课或讨论评议;整理修改形成案例挂网共享。为了更好地体现课题研究理念,强调了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设计和使用。课后当场对学生进行效果测试,及时评课,要求执教者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教师们利用信息技术及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技能的整合,从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研究,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07年10月仇宝树,刁丽萍在全区展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观摩课,08年四月任卫华在全区展示轴对称图形一课;陆晓波主任,程蓓蓓,刘俊,谢小妹,朱庆庆老师代表我校各学科参加全国,市区级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崭露头角。学校还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整合特色教研活动, 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作为每次教研活动的研讨重要议题之一。学校通过每周的分组教研活动,让教师在研讨交流中成长。我校教研活动紧扣学校的工作要点,归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