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激励与沟通)沟通分析疗法的基本概念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904337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激励与沟通)沟通分析疗法的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激励与沟通)沟通分析疗法的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年(激励与沟通)沟通分析疗法的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年(激励与沟通)沟通分析疗法的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年(激励与沟通)沟通分析疗法的基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激励与沟通)沟通分析疗法的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激励与沟通)沟通分析疗法的基本概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沟通分析疗法的基本概念 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简称TA)疗法是美国学者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创立于60年代的一套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TA疗法。受国际沟通分析协会、欧洲沟通分析协会的委托,将他们认定并解释的“沟通分析疗法的基本概念”翻译出来,供大家学习时使用。 沟通分析理论是: 1、是一种研究人们思想、感情及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它简明易懂又深奥微妙。2、是当代影响深远的一套理论体系,其中涵盖了精神治疗、教育、组织与社会文化分析、社会精神病治疗。自我状态与沟通:人际互动是由一次一次的沟通构成的。任何一次沟通都包含两部分:刺激与

2、反应。一次沟通是一系列沟通中的一个部分。有些沟通形式和过程可能是直接的、有生机的和健康的,也可能是不直接的、浪费的和不健康的。人们互动时运用三种自我状态中的一种。自我状态是一种具体的思想感受及行为方式,每一种自我状态都有特定的大脑起源,人们的行为表现可以出自于父母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或成人自我状态。无论何时,我们的行为举动总是出自于三种自我状态中的一种。儿童自我状态:当我们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我们的行为表现像个孩子,不仅仅体现在行为上;我们思考、感受、看、听及反应都像个几岁的孩子。自我状态是一种充分体验到的存在状态,不仅是一个角色而己。当儿童状态表现为爱憎强烈、冲动、天真自然、喜欢游乐,这叫

3、做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如果这种状态表现出深刻的思考能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那它可以被称作“小教授型”儿童自我状态;如果这种状态充满恐惧、罪恶感、羞耻感,那么它可以被称作“顺应型”儿童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包含所有的感受:恐惧、爱、生气、快乐、悲伤、羞愧等等。儿童自我状态经常被人们指责为麻烦的来源,因为伴随着成长过程,儿童自我状态的自我中心、情绪化、强烈的判逆也随之产生。在沟通分析理论(TA)中儿童自我状态被看作是创造力、娱乐消遣及生命力的来源,是使生命常新的唯一来源,儿童自我状态不仅可以在孩童时代长时间存在,在成人世界某些允许儿童自我状态出现的情况下也可以观察到。比如在体育运动或聚会中。儿童

4、自我状态也会短暂地出现在其它场合,例如无聊的会议、教室里或丝毫不想参与的严肃的讨论。儿童自我状态最不受欢迎的表现方式出现在它完全控制了某个人的生命时,比如那些有严重情绪困扰的个案,他们困惑的、低落的、疯狂的或成瘾的儿童自我会通过无法控制的行为驱使他们的内心走向自我毁灭。如果一个人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那么儿童自我状态会以沮丧、悲痛等形式出现并存在很长时间。父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就像一台录音机,它是生活中预先记录、预先判断或偏见规则的收集者。当人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他的思考、感受及行为方式像他的父母或抚养他长大的某些人。父母自我状态做决定,不需要理由,如何对情境作反应,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人们该如

5、何生活等问题。父母自我状态或是赞成或是反对,或是控制或是支持。如果父母自我是批判的,它被称为批判型父母自我状态;如果父母自我是支持的,它被称为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一种自我状态可以控制人并把其它两种自我状态排除,以具有排外的养育型或批判型父母自我状态的人为例,这样的人不能运用他们的儿童和成人自我状态。任何一个存在某种缺陷的人要想成为一个功能良好的人,他的三种自我状态必须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只以父母自我作为自我功能状态的人会丧失儿童自我和成人自我中的优点,因此也就丧失了一个人三分之二的潜能。父母自我习惯于用固有的模式解决问题,因此通常落后时代25年(也许落后250年或2500年),当一个人没有现成的

6、成人自我利用的信息或没有时间用成人自我来考虑问题时,这种固有的模式也许是有效的。相反的,儿童自我可以凭借直觉创造出新奇的解决方法,但是这些解决方法并不像基于事实判断做决策的成人自我那样可靠。成人自我状态: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人就像一台人脑计算机,它根据逻辑程序处理收集和存储的数据并加以应用,从而做出决策。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人会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确保程序不被儿童自我状态或父母自我状态中的情绪因素污染,人们可能由此得出结论认为情绪是不好的。但这只意味着我们在做理性和逻辑思考时需要排除情绪干扰,而并不是指理性和逻辑性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方法。实际上,就像只有父母自我不具有完整的人格一样,只有

7、成人自我同样有局限性。人们可能会抗议说“我是成人,我怎么有情绪啊!”,他们是对的。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成熟的人与处于成人自我状态不是一回事。一个孩子可以有他们的成人自我状态,适应良好的成年人也总是会有父母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成人自我处理所有输入的事实。如果这些事实是当下的,那么成人自我的答案会比父母自我的解决方式及时有效;如果输入的事实有误,那么成人自我也会给出错误答案。成人自我状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即它可以预告结果,使人们选择目标时根据事实评价采取有效行为,这种基于事实的批判功能与基于价值判断的批判型父母自我是不同的。有时成人自我会采用儿童自我状态或父母自我状态中不正确的信息,这被称

8、作污染。当污染源于父母自我时,称作偏见,例如:有人认为女人更愿意追随男人而不是自己作决定,这种信息就是由父母自我传递到成人自我的,是一种污染,因为这种信息被成人自我当成一种事实而没有检验它是否属实。同样不经过检验就接受信息的现象也发生在儿童自我向成人自我传递过程中,这叫做错觉。错觉是因为成人自我把儿童自我的恐惧或希望当作了事实。例如,当一个人确信他被政府拘禁了,这是他的成人自我接受了儿童自我的恐惧,并非事实。沟通分析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程序就是净化成人自我状态。头脑中的声音:当你回想时,父母自我状态像一个充满预先判断、偏见和预先设计好程序的录音机。当我们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或儿童自我状态时,这些录

9、好的叙述就会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听到这些“头脑中的声音”,父母自我的录音听起来可以感觉到好也可以感觉到坏,取决于是哪个父母自我制造了它们。在其它一些人格理论中,伤害性的批评型父母的声音被看作是严厉的超我、消极的自我对话、认知的陷阱、低估的自我评价、声讨的保护者及灾难的预期。批评型父母自我会说一些贬低的话,比如“你是个坏蛋、笨蛋、又丑又疯、还有毛病,总之你注定没有好结果”。养育型父母自我则会无条件的喜爱儿童自我,并说这样的话“我爱你”、“你是胜者”、“你真棒”、“你是一个公主”或“你真漂亮”之类的话。批评型父母自我有时会控制儿童自我,不让它自我感觉良好。如果儿童自我想得到爱,批评型父母自我就会说“

10、你不应该得到爱”。而儿童自我想要给予爱,批评型父母自我就会说“这不是你的”。如果儿童自我对一份低薪水的工作生气时,批评型父母自我说“你那么懒,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工作了”;儿童自我有了奇思妙想并违背了传统观念时,批评型父母自我会说“你这么想肯定是疯了!”。批评型父母自我使人总是感觉自己不好,很差劲,强迫人们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因此,为了消除批评型父母自我的影响,人们可以学习发展自己的养育型父母自我、成人自我或自然的儿童自我状态。通过自我图,我们可以表示出在任何一个时刻一个人的各种自我状态的相应的强度。用图解的方法表示人们自我状态的变化很有用,特别是解释人们如何减少自己的批判型父母自我状态,增加养

11、育型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和儿童自我。沟通:互补的、交错的、隐匿的。当人与人发生关联时,沟通就产生了。每一次沟通都由刺激和反应组成,沟通过程是一个人的父母自我、成人自我或儿童自我指向另一个人的父母自我、成人自我或儿童自我。互补沟通和交错沟通:一个互补沟通只涉及到每个人的一种自我状态,而在交错沟通中,回应者的自我状态并非发出者指向的自我状态。只要交流保持在互补状态,双方的沟通就能一直进行下去。交错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因为它们中断沟通。这有助于沟通分析理论理解交流是如何破裂的,其原因是什么。规律是:交流活动的破裂总是由交错沟通引起的。交错沟通中一个很重要的类型是漠视,有人在他的回应中,完全无视沟

12、通中刺激信息的内容,这就是漠视沟通。漠视沟通并不总是那么明显,但却总是会为接受信息的人制造混乱,从而使接收者严重的心烦。隐匿沟通:当人们说的是一件事而意思却是另外一件事时,隐匿沟通就产生了。隐匿沟通是游戏的基础,因为它具有欺骗性,显得特别有意思。隐匿沟通有社交层面(明显的)和心理层面(隐蔽的)两个水平。区分社交层面和隐匿层面对于我们理解和预测人们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隐匿层面会给我们提供更多显在信息之外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说着一件事,心里却想着另一件事呢?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的儿童自我或父母自我的欲望和感情感到羞耻。尽管如此,我们仍旧通过行动满足欲望,表达感情,但我们却假装正在做着不同的事

13、情。例如,我们嘲笑挖苦别人而不直接表达我们的愤怒,或者当我们惊慌恐惧的时候,我们使用回击而不表现出恐惧。我们需要关注和爱时却佯装很冷漠,我们很难给予或接受它们。事实上,因为我们的生活充满太多的真真假假和诡计欺骗,以至于我们已经不知道心中的儿童自我真正需要什么。我们并不总是期待别人绝对诚实,所以我们从不真正知道是否可以相信别人所说的。沟通分析理论鼓励人对他人、对自己都要诚实,也要真实面对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抛弃虚伪和隐匿的行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发现他们的需要,如何去要求,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知道如何去获得。 安抚:给予他人安抚(Stroking)是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认可。安抚对于人们的生活非常重

14、要,伯恩(Berne)说过:没有安抚,人们的脊椎就会萎缩。安抚可以表现为小孩子为了生存而需要的身体抚摩,成年人更多通过口头交流得到安抚而较少用身体抚摩方式来得到安抚。积极的安抚有赞扬或者表达欣赏,消极的安抚有消极的判断或贬低,因此,交换安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游戏:游戏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它是交换安抚的隐蔽方式。游戏是一系列隐匿沟通的循环,有开始、中间和结尾,还有结局。结局是一个隐藏的获益,是玩家参与游戏的动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为艾瑞克伯恩(Eric Beme)人间游戏一书的畅销,沟通分析理论成为一种世界流行的时尚。在这本书里,他用了几个名字(“被我逮着了吧”、“踢我吧”、“我

15、只是想帮你忙”)来为不同的游戏命名。例如,当Jane玩“你为什么不?是的,但是”游戏时,她请求别人提建议,但是却一再拒绝每一个提议,于是每个人都感到很愤怒。这是一种交流方式,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尤其在心理治疗小组中经常出现。它是曲折的、隐蔽的;在社交层面,好像是互补的交流,信息的发送人和接收人都是用成人自我来对话,但之所以成为游戏,是因为没有建议会真正被接受。原因是,在心理层面有更大的意思。其实Jane更需要的是安抚,而不是劝告。因为人们给予的安抚是拐弯抹角的,因此就不如直接的安抚那么令人满足。也正因为此,游戏的结局往往是压抑和沮丧。结局:游戏中有多种结局;每一个游戏的结局有三个层面的含义:1、

16、生物层面的结局是安抚,即使游戏结束得很糟糕,所有的玩家都会在其中获得大量或积极的或消极的安抚;2、社交层面的结局是时间架构,人们可以用令人兴奋的活动来填充可能的无聊、沮丧的空闲时间;3、存在层面上的结局,游戏巩固了每个玩家的心理地位。 心理地位:生命早期,在人们发展自我同一性过程中,需要确认为生命与存在的意义。有些人决定自己是好的,愿意过美好生活;而许多人决定自己不好,并在将来以某种方式获得失败。这些预期源于他们的生活是如何的,这样一个决定,这就是他们的心理地位。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可以感觉到好与不好,于是有了4种主要存在地位:“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最后是“我不好,你也不好”。 例如,在游戏“为什么你不这样呢?你说的很对,但是”中,Jane的存在位置是“没有事情是可以解决的”,因此每次玩游戏都在强化这个位置,使人更加沮丧。参与游戏的每个人都带着责任感和兴趣,Jane会找人跟她一起玩游戏,以维护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