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903740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发展战略)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_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发展战略)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_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发展战略)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_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发展战略)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_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发展战略)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_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发展战略)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发展战略)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_(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韩勇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备受人民关注,党和国家也一直强调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并在积极探索可行的措施,新农村建设是一种宏观的构想,并在一定地区付诸实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中生产发展是首位的,足见农村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农村经济包括农业经济和农村中的非农业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分析农村经济的内容、发展现状,重在展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未来,即如何扬长避短,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录 (一) 农村经济与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概述 2、 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二) 农村经

2、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一、农村经济(一) 农村经济概述(二) 农村经济的内容(三) 农村经济的发展历史和作用(四)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二、农村经济与“三农“(一) 农村经济与农业(二) 农村经济与农民(三) 农村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和意义(三)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四)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二)发展生态农业(三)发展循环农业五、结论一、 农村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概述 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

3、需要,又满足后代人需要的并不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制衡出现的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 2、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建设和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和教育。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2.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成本问题,二是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协调生产优化问题。4.社会与可持续发展。对人口资源的正确估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的前提之一。5.区域的可持续

4、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经济增长点。(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是否可持续了;没有持续性,发展就行将终止。持续性有两方面:首先,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物质上的稀缺性和在经济上的稀缺性相结合,共同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条件。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代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应该重视后代的人的利益,既要兼顾当代人的利益,又要为后代发展留有余地。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近期目标

5、与长远目标、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最佳兼顾,经济、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农村经济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促进农村生产力的逐步稳定提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要维持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但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这样,就要求我们致力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留发展后劲,

6、以促进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不断完善、进步。一、 农村经济(一) 农村经济概述 农村经济是存在并发展于农村中的经济体,包括农业经济和农村中的非农业经济。农村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以农村中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必要补充,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因素。综上所述,农村经济是农村中各种经济经营模式的综合,是国民经济及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后方保障。 (二)农村经济的内容1.农业经济(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以农林牧资源为基础的经济。2. 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经济3. 农副产品加工行业4. 在本地或到外地打工为主要

7、收入来源的农民(农民工)5运输业方面的收入5.旅游业收入6.其他服务的收入7.农村个体经济8.其他(三)农村经济的发展历史和作用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随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 这一制度变迁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 生产条件大大改善,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而且对世界农业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8、。(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业经营规模狭小、资金短缺、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等问题一直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点。 一、 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的现状(一)、发展是毫无疑问的。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农村的面貌也在这短短30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从原来的饥肠辘辘到后来的解决温饱又到现在的小康生活水平;他们的收入变化也是巨大的,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0多倍。(二)、问题是真实存在的。 当前农村经济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

9、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2003年才有所回升。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也严重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城乡差距不断的拉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上,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已连续多年低速增长,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左右,扩大到3:1,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较严重,这一问题的存在是不符合我们共同富裕的目标的,所

10、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一个很紧迫的任务。二、对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设想 (一)、原有的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二)、城市化普及,城乡“二元结构”替代为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也是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标志,未来的农村应该全面实现城市化,农村这个概念将逐步被人们淡忘而退出历史的舞台。一部分城市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人文资本等要素先发展起来,形成规模和特色,让他们成为其他城市的榜样和窗口,最终通过辐射效应达到共同发展。 (三)、由市场调节农业生产和农业的生产结构。 在未来的经济中,市场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1、,农业经济也不例外,土地承包者必须全面掌握市场的变化信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生产的品种、规模;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发展规模和特色农业。在市场的指挥棒下,土地承包者也会根据需求来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农产品积压低价的状况会有很大的改善。 三、现阶段要做的工作 (一)、重视农业人口再就业,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 (二)、重视农业人才引进,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走向农村。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提高,有赖于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人才和现代化的技术以及资金的支持,依靠知识层次不高的农民来自发实现农业现代化恐怕是不太切合实际的。一方面把农村人口引入城镇或城市,一方面鼓励那些大中专毕

12、业生走入农村,给他们一定的土地让他们自主经营。(三)、重视招商引资,不但工业要招商,农业也要招商 招商引资是一个很好的尽快搜集发展所需资金的很好办法,并且它具有传导效应,可以吸收先进的技术,国家要吸引外资,工业生产要招商引资,农业同样需要招商引资。农业招商引资,是指提供优厚条件,吸引有资金、有技术的个人或团体来当地进行农业生产,以尽快改变农业现状的措施。要进行农业招商,进行农村土地流转,让他们进行现代化耕作或者是多种形式的农业型生产活动。同时,小城镇的建设也要鼓励招商引资,这是一个促进城市化的好途径.。 (四)、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投资。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但关系到招商引资的力度,也是

13、城市化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保障,切实改变农村的电力、通信、供水、供气、交通等状况。对农业的投资不但要减轻农业税,主要必须集中在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科研上,改善农业生产的灌溉和抗灾害等能力。 三、 农村经济与“三农”(一) 农村经济与农业1.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依靠科技,以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全面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切实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后续效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切实转变农业增

14、长方式。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要由注重产量增长为主转到产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并重,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由注重传统投入为主转到传统投入与资本、技术投入相结合,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由注重原料生产为主转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由注重农产品产量增加为主转到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3.加快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装备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把农业发展尽快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强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加快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化。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农民职业教

15、育和技术培训。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增收领域,促进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二) 农村经济与农民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创造者,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求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且农村经济发展好了,农民也能享受其成果。(三) 农村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