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会议管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903032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0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会议管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0年(会议管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0年(会议管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0年(会议管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0年(会议管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会议管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会议管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文件长创联办发20081号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的通知上海市科委、江苏省科技厅、浙江省科技厅、各有关单位:根据温家宝总理2007年5月15日在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座谈会上关于“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讲话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大两省一市的科技合作力度,经两省一市科技厅委协商,决定编制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经过起草小组近一年的工作,又经两省一市科技厅委领导的审核同意,现将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的正式稿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二八年五月四日

2、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联席会议办公室二八年三月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目 录一、指导思想、合作原则与发展目标6(一)指导思想6(二)合作原则6(三)发展目标7二、主要任务7(一)四大基本任务71、共同创建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区”72、联合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区”83、携手打造长三角“生态和谐宜居区”84、协同构筑长三角“科技产业创造区”8(二)五大科技行动91.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跨越行动9优先主题1: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9(1)集成电路设计与检测平台10(2)芯片制造和集成电路封装的专用设备开发10(3)嵌入式软件开发与应

3、用10(4)面向生产制造的平台工具软件开发与应用10优先主题2: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及产品开发10(5)下一代网络与业务国家试验床10(6)动漫设计、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支撑软件及服务平台10(7)新型展示技术及其在2010年世博会的应用研究10优先主题3:生物医药10(8)长三角药物筛选、药效评价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1(9)恶性肿瘤诊断治疗新技术和药物开发11(10)长三角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公共服务平台11(11)血液安全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112.传统产业提升行动11优先主题4:纺织产业技术改造与提升11通过整合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纺织产业园区(基地)等各类优质创新资源,开展纺织

4、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提供信息、科研、成果转化、检测和质量认证等服务,形成覆盖长三角的服务网络,提升长三角区域纺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努力形成辐射全国的能力。11(12)长三角纺织研发公共服务平台11(13)新一代高性能纺织机械研发与产业化11(14)氨纶、芳纶等新型纤维生产的成套设备开发11优先主题5: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11(15)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12(16)重大疾病中药新药、中药复方药及饮片开发123.民生保障科技行动12优先主题6: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12(17)长江三角洲水资源变化、水源地保护及供水安全研究13(18)饮用水污染控制与净化技术13优先主题7:食品安全

5、与标准化技术研究13(19)区域食品安全预警及快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13(20)区域农业土壤有害化合物污染筛查技术研究13(21)食品安全信息技术和质量整合管理技术13优先主题8:交通工具及网络智能化关键技术与系统13(22)区域综合交通信息智能化管理集成平台研究14(23)轨道交通装备核心部件及技术的自主开发14(24)道路交通智能化协调管理系统研究14(25)交通枢纽公众信息服务系统研发144.资源环境技术攻关行动14优先主题9: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14(26)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开发14(27)LED照明节能技术14(28)建筑节能新材料及新技术14(29)绿色电池技术14

6、(30)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14优先主题10:环太湖水环境治理14(31)太湖流域蓝藻防治集成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15(32)湖泊、河流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15(33)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15优先主题11:长三角海洋灾害预警与防治关键技术15(34)重大海洋赤潮灾害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16(35)长三角地区海洋环境灾害预警体系165.科技资源共享行动16优先主题12:科技基础条件共建共享服务平台16(36)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17(37)中国长三角技术转移信息及交易共享平台17(38)长三角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17(39)长三角软科学研究与共

7、享平台17(40)长三角科技创业与投融资协作服务平台17优先主题13:长三角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17(41)区域科技专家库与共享网络建设17(42)区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平台建设17优先主题14:重大科技活动17(43)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18(44)中国江苏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18(45)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18(46)区域性科普活动18(47)长三角科技创新政策专题联合调研18三、保障措施18(一)强化区域科技合作的组织协调机制18(二)强化区域科技合作的资金保障机制18(三)强化区域知识产权战略19(四)强化区域科技合作环境建设19(五)强化区域科技合作的宣传与交流

8、19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制定的长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大幅度提高两省一市科技合作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增强长三角区域合作创新能力,实现长三角率先发展,走在前列的要求,将长三角建成最具活力的创新型区域,根据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特制定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合作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和长三角“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部署的要求,以增强长三角区域整体自主创新

9、能力为主线,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提高长三角区域“带动、辐射、探索、示范”作用,为长三角“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二)合作原则(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强化三地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对区域科技合作方向的引导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建立健全区域科技合作制度,优化区域合作环境。(2)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充分利用科技存量资源及各自优势,着力搭建共性技术合作研发服务平台,相互开放和共建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加快科技创新要素无障碍流动,共享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成果,提升协同创新能力。(3)平等自愿,互利共赢。着眼共同需求,尊重各方意愿,加强公共性领

10、域的共享与交流,深化互补性领域的分工与合作,发挥合作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区域和谐发展。(4)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聚焦国家战略目标,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点面结合,以重点项目带动面上工作。注重提高科技合作的综合效益,开展合作绩效考核,实现可持续发展。(三)发展目标通过3年的努力,使长三角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合作机制更加灵活,创新能力更加强大,基本形成国内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区、科技资源共享区、生态和谐宜居区和科技产业创造区,率先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区域。到2010年,实现区域R&D投入占GDP比例达到2%以上,区域百

11、万人年专利授权量达800件,跨省市技术市场累计成交额超1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0%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50%以上,区域综合竞争力继续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二、主要任务(一)四大基本任务1、共同创建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区”选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区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若干战略高技术,集聚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组织力量联合攻关,力争获取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抢占前沿制高点;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创新文化,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区。2、联合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区”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突破行政壁垒,研

12、究建立长三角科技资源合作共享机制,合作建立一批共享的科技资源服务平台,为区域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围绕区域重要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发展,以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提升需求为目标,推动区域产学研合作,结合江、浙、沪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构建若干跨省市的产学研创新联盟,促进基地、平台、人才、项目一体化发展,加速区域科技资源的集聚、流动、辐射与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长三角科技资源的效能。3、携手打造长三角“生态和谐宜居区”应对区域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以替代、节约、修复、利用和再循环等技术为重点,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13、和资源高效利用,促进自然生态、人居生态和产业生态和谐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4、协同构筑长三角“科技产业创造区”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集聚三地科技优势,以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实施,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为提升长三角产业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加强先进关键技术的引进,强化对重点产业、战略产品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再创新。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区域产业创新网络,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实现由“长三角制造”向“长三角创造”的转变。(二)五大科技行动1.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跨越行动选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已具有良好基础和

14、国内优势的高技术领域,组织联合攻关,迅速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和自给率,扩大产业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区域主导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优先主题1: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提升集成电路研发水平,建设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中心和工艺试验线,重点开发涉及国家安全和量大面广的集成电路芯片。发展高密度封装技术,推进90纳米及以下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技术的产业化。支持集成电路重大工程技术升级,建设90纳米、12英吋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加快发展12英吋硅片材料、化合物光刻胶等关键材料和集成电路光刻机、刻蚀机等关键设备。形成以设计业为龙头、制造业为核心、设备制造和配套产业为基础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围绕壮大软件产业、提升核

15、心竞争力,建立重点领域、区域的公共软件开发平台和行业软件测试平台,建设长三角软件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组建一批重点领域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组织基于Linux系统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等关键软件的开发与产业化,组织行业大型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做强做大软件产业。重点项目:(1)集成电路设计与检测平台(2)芯片制造和集成电路封装的专用设备开发(3)嵌入式软件开发与应用(4)面向生产制造的平台工具软件开发与应用优先主题2: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及产品开发抓住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机遇,加快研究开发与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密切相关的核心技术、关键战略产品。重点推动发展数字音视频广播,突破数字音视频编解码、内容保护等关键技术,积极发展教育、文化、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的数字内容产品,大力培育网络互动产品、动漫等新兴数字内容产业,形成产业优势,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