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全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硬仗(梁保华)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902323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发展战略)全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硬仗(梁保华)_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发展战略)全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硬仗(梁保华)_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发展战略)全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硬仗(梁保华)_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发展战略)全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硬仗(梁保华)_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发展战略)全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硬仗(梁保华)_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发展战略)全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硬仗(梁保华)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发展战略)全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硬仗(梁保华)_(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硬仗梁保华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抓得越早、抓得越紧、抓得越实,就越能打开新局面,赢得发展新优势。我们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全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坚定不移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不仅在应对挑战中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而且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经济转型升级迈出重大步伐。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十

2、一五”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5.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3.6个百分点,高效农业种植面积占比超过30%,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大幅度增加,占GDP比重提高到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3%,区域创新能力由全国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三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与4年前相比,去年苏中苏北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份额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42.3%;全省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达到55.6%。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实事工程扎实推进,所有行政村实现“七通”(通电、通公路、通公交、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

3、通宽带网)。四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52元,比2005年增加823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4元,增加2728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2%,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比重达到65.1%。全省实现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个全覆盖。五是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以来,全省万元GDP能耗下降17.5%,连续4年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开展“绿色江苏”建设七年来,全省新植树造林面积1216.1万亩,超过此前30年的总和,全省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多百分点,去年达到19.1%;国家生态市、国家环

4、保模范城市分别占全国的近1/2和1/4。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无论是从国内外经济发展大环境来分析,还是从江苏自身发展要求来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紧迫,突出表现为“四个刻不容缓”。一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刻不容缓。近几年来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制造业中传统工业比重较大,农业规模经营比重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够高。结构不合理是制约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主要根源,必须下更大功夫、花更大力气改变这种状况。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发展制高

5、点刻不容缓。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但抢占后金融危机时期发展制高点的竞争已经全面展开,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推进,从根本上决定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格局。我们既要看到近几年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更要看到面临的挑战和竞争的压力,正视存在的差距,坚定不移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举措。三是解决发展不均衡问题、提高统筹发展水平刻不容缓。江苏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总量增长很快,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无论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还是拓展全省发展空间,都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发展力度,加快调整城乡和区

6、域结构,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共同发展。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刻不容缓。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实现高增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江苏人口密度大,资源、市场两头在外,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永续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作为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战略举措,把转变发展方式抓得更紧、更实、更主动,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中增创发展新优势。如果说,江苏

7、第一次经济转型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实现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跨越;第二次转型以扩大开放为动力,实现了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跨越;那么正在经历的第三次转型,核心内容是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经过不懈努力,使江苏产业结构大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大提高、国际竞争力大增强、生态环境大改善、综合实力上一个大台阶。二、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突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从江苏实际出发,我们要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把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作为工作主线,在重点领域求

8、突破,在薄弱环节下力气,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1、加快实施产业升级“三大计划”,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坚持调高调优调强的基本取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传统产业优化发展。重点实施三项计划:一是“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今后三年,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要翻一番,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上升到30%左右,成为江苏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增长点;二是“服务业提速计划”。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实现“三个高于”:服务业投资增长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服务业增速高于GDP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每年高于1个百分点以上;三是“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大规模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冶金、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3年完成技改投入1.5万亿元,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 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是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取向。要围绕制造业升级,提高生产服务业配套能力。充分利用我省制造业的雄厚基础,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生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企业将服务环节外包,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项目,把加强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现代物流业结合起来,

10、依托现代化的空港、海港和铁路枢纽,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基地。要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提高生活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提高旅游业消费水平及附加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扶持骨干文化企业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积极开拓文化市场,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要顺应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产业、3G网络服务、网络电视等新兴服务业,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2、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11、。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科技竞争力是核心所在,也是战略支点。要以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为目标,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力求突破更多的重要关键技术,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多的“江苏制造”转变为“江苏创造”。一是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支持企业利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扩大直接融资,多渠道筹集研发资金。积极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

12、本投向自主创新。二是推进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研发为重点的创新活动,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共同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形成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三是实行开放式创新。抓住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出现的新机遇,广泛吸收境外创新资源和最新成果,通过企业并购、技术合作、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等举措,引进急需的关键技术,提高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水平,把开放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四是既占领技术制高点又提高市场占有率。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应用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应用,走以应用开发为特色的自主

13、创新之路。把握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方向,适应国内外市场的深刻调整和新变化,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以技术优势抢占产业制高点,以创新成果产业化抢占市场份额。3、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大力提升集约发展水平。近几年来,我省集中建设了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有力推动了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要坚持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完善功能,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调控,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提高产出效益,提高竞争实力。一是实行重点支持,强化规模优势。突出抓好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电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光电产业、船舶制造、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节能环保、软件、服务外包和物联网等一批重点产业基地建设,

14、实行支持政策向重点基地倾斜,推动发展资源向重点基地集聚,引导优秀人才向重点基地集中,尽快形成万亿元级、千亿元级的产业规模,大幅度提高产业竞争力。二是突出主导产业,强化特色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错位发展、差别竞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培育更多同行业中的“第一”、“唯一”。围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紧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一批处于产业链高端的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培育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质态提升。三是提高发展起点,强化竞争优势。苏南要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加重视提升技术研发功能,更加重视提升金融、商务、现代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形成新型产业基地、自主创新基

15、地、现代物流基地。苏中苏北要在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产出效益和产业层次,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走具有自身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大企业大集团是特色产业基地的重要支撑,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更多规模大、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4、加快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扎实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要坚定不移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推进新型

16、工业化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加快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相结合,生产方式转变与生活方式转变相结合,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相结合,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共同繁荣。要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功能,推动有条件的农业人口有序转为城镇居民。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近几年全省有条件进入城镇的农民将超过1000万人。要以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增强吸纳人口、发展产业、聚集资源、活跃市场的功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条件的农村人口有序转为城市户口。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协调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把推进土地流转与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化经营,鼓励和支持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经营大户加快发展,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