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创新管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创新研究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895405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创新管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创新研究_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创新管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创新研究_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创新管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创新研究_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创新管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创新研究_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创新管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创新研究_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创新管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创新研究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创新管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创新研究_(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创新研究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需求的一种层次扩展,是高职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完善。20年来高职教育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这得益于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旺盛的社会市场需求,又得益于教育的不断创新。新的世纪高等教育如何发展,仍然需要贴近社会市场需求,继续进行教育的创新,这些创新包括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三个方面。高等教育创新体系的现代化结构当现代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时候,现代化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无法超脱的存在方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近20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并迅速融入进全球经济体系与权利结构之中,中国的现代化格局正

2、逐渐呈现。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必然会染上这样的主流色彩,即面向新经济,培养现代人。任何对教育问题的探讨,都不能回避创新研究,因为创新研究一直是教育问题的实质与核心。作为培养新经济时代产业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正在成为一项“现代性工程”,其现代性主要是通过其创新体系的现代性来体现的。创新体系的现代化结构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创新是竞争之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我国高职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发展。2001年,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386所,招生人数35.5万,在校生71.7万。招生规模和在校生均比1985年增长311

3、倍。目前,高职教育的规模正占高等教育的半数以上。足见高职教育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主流渠道,无法在政策上还是实践中都体现了高等教育生力军的作用。但是,目前高职教育也面临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有诸多问题等待解决。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师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进行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创新理念,深化改革是关键。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高职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高职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如何准确定位,走快速发展道路;如何改革创新,走特色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前中国高职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4、题。教育要发展壮大,更新观念是首要问题。迎难而上、创新改革1999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以来,高等教育的规模得到了迅速发展。今年,国务院又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面向社会需求,合理配置结构,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和造就亿万高素质的劳动大军”,这为我国的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进年来高职教育发展中出现了重大的难题: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较低,新生报到率也不高,一些地区、学校甚至连年未能完成当年招生计划。面对发展的大好机遇,高职教育如何摆脱目前困境,其真正培养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线实用人才,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在竞争中谋求发展,创新意识,探

5、索改革之路是关键。竞争态势下高职院校的创新之路2003年 ,中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被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市场运作方式对传统教育体制排浪般的冲击已初见瑞倪。从2002年的招生情况看,有的高职院校未完成当年招生计划,设有的专业开不起来,处于因在市场上的定位不准,无特色,而被生源大战逼得内外焦困,举步维艰的窘境。事实上,产生并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内教育也同样潜藏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谋求发展、发挥优势的道路上必须大胆突破、积极创新。教育观念创新今天的学校管理者,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创新,绝不可以再简单化地将学校作为一个垄断行业、事业单位来加以看待,而要把它视为

6、教育市场激烈竞争中的一个平等主体重新审视,进而深入挖掘高职高职院校的品牌、专业特色、学生能力的社会认可程度等资源优势,走一条知识资本运营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更具备发展新经济的广阔空间,教育辐射网点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高覆盖的网络体系,它所以吸引的数以千万计的全民学习力和它所带来的沟通方式,仍有许多尚待开发的潜在价值。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立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转变教育思想,构筑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建立国际化的教育目标。在办学观念、教学观念、人才观念、效益观念等方面创新思维:一、 办学理念的创新在办学理念的创新上要屏弃只重视“精英教育”的思维方式,牢固技术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大众化观念

7、”,树立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促进新业和再新业服务,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战略服务。二、 教学观念的创新教学理念的发展与社会的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表现在:1、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体系已是一动态系统,2、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系统动态力在递增,3、技术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岗位内涵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4、就业的市场化,使得人才流动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社会现象。基于上述教学理念发展趋势的主要动因,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整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内涵。适应社会与技术的发展需求。1、 加宽教学直径。由针对岗位拓宽到职业或行业,甚至是某类职业或行业,并所得职业生涯。2、 教

8、学目标与提高。由单纯为了就业走向就业升学并重。3、 教学要求由满足上岗扩大到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以及继续学习的可能性。4、 教学内容上由突出强调实际技能的获得转换到既重视专业基础理论又着重实际技能训练;加强非技能性能力的教育。5、 教育模式是愈来愈重视产学结合的途径。三、 人才观念的创新社会人才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的教育类型也随着人才类型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高职教育只有与适应企业发展对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与培训需求下,赢得广阔的教育市场与发展空间。创新人才观念,关键要实现以下几个根本性转变:1、 转变在人才培养上的只盯着国内市场、只看眼前的短视目标,树立人才培养

9、全球化和人才 国际化的经营理念。站在国际平台看的,积极应对世界挑战,以崭新的经营教育、经营人才的理念,以国际视野来看待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2、 转变传统的字历教育思想,定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弹性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营造终身教育和字历型社会环境。3、 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把过去的知识继承为主的人才培养观转变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观。4、 转变惟技术技能的教育思想。既重技能,又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的教育观念。包括职业道德,包括迁移能力和把技能及知识应用于新的情景和环境中去的能力。如任务技

10、能、应急处理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5、 转变注重艺性的人才培养的教育方法,树立注重创造个性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方法观。发展个性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准。高职院校只有更加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施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培养出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教育体制创新观念创新,同时就要求制度创新。与现代教育市场相适应的办学机制、管理机制必须加速培养建立。以往那种居高临下的体制、态度、作风显然已不适合几天的竞争气氛。高职教育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同教育资源市场相配套的高效的现代教育

11、体制。一、 教育机制创新21世纪初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资源配置市场的建立,特别是劳动力的资源市场配置必将引起劳动力市场的重新构建。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必然会使政府和职教机构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从传统的教学行为向市场行为继续平稳转换,这要求提供一定的保障,允许市场机制决定教育和培训服务的分配。在教育机制上,应建立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高职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建立政府与行业、企业与社会之间职业教育活动中心的一种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使高职教育具有更强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能力,实现高职教育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转变。二、 办学体制的创新在办学体制进一步完善

12、政府主导,行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和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在职业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上,建立政府、行业、企业、社会之间合作伙伴关系,明确教育资源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真正落实学校的法人地位,使学校成为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自主发展的主体。三、 管理体制的创新进年来,高职教育发展遇到很多艰难,尤其是生源的数量与素质 与高职教育管理上进度依靠市场调提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管理体制上,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功能,改变过去以行政命令方式对高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直接管理的做法。在发挥市场机制与高职教育决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调节作用的同时,建立和完

13、善职业教育信息系统及信息传导机制。充分发挥法律制度的规范作用,利用法律手段规范职业教育的运行过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模式是课程关、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及评价体系等的特定组合形式,即教学模式是由一定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内容及基本进程和安排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特定组合方式。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技术的进步,对应用型人才的规格要求发生变化,必将导致教学模式的变革。我们应根据高职培养目标,从诸要素的特定组合形式来研究高职教学模式。要求高职教学模式必须在内容、结构和指导思想诸方面有所创新。一、 培养目标的创新在培养目标上,在满足学生就业必须具备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变

14、短期目标为长期目标,重视培养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世界和社会环境所需的自我学习、与他人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关键能力。二、 教学制度的创新教学制度应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变刚性教学系统为柔性教学系统,建立灵活的教学制度和学习制度。改变传统的学校为中心的教学制度,建立适合在学校中学习、工作场所学习以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教学制度。三、 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传统的以知识和技术体系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职业活动的过程及其学生的行动方式开发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教的过程为学的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四、 教学技术与手段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教育学的内容,也改变了教育教学的手段。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如借助计算机网络,在多媒体机房和多媒体教室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实施教学,不仅可以解传统手做在技术上的难题,也可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因此,高职教育教学手段应及时吸纳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