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三超两乱自查报告三篇

上传人:我在 文档编号:135864637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三超两乱自查报告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三超两乱自查报告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三超两乱自查报告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三超两乱自查报告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三超两乱自查报告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三超两乱自查报告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三超两乱自查报告三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三超两乱自查报告三篇【篇一】三超两乱自查报告一年来,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认真严肃地开展整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基本遏制了三超两乱(超职数配备干部、超机构规格提拔干部、超审批权限设置机构,擅自提高干部职级待遇、擅自设置职务名称)现象,各地各单位严格按职数配备干部的规矩意识明显增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督促各地各单位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20XX年1月,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和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关于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的通知,明确了对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纪律要求。一年来,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认真严肃地开展整治工作,取

2、得较好成效,基本遏制了三超两乱(超职数配备干部、超机构规格提拔干部、超审批权限设置机构,擅自提高干部职级待遇、擅自设置职务名称)现象,各地各单位严格按职数配备干部的规矩意识明显增强。截至目前,全国超职数配备的4万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中,已消化15800多名,完成近40%。1、全面摸底、明晰底账针对有的地方和单位职数管理比较混乱、底数不清等问题,全面摸清底数、明晰底账。一季度,各地各单位采取本级自查、重点抽查等方式,核查所辖地方和单位实际配备干部情况,并登记造册。二季度,中组部会同中央编办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专门核查组,采取对账审核(主要是核对四本账,即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名册、机构编制部门和组

3、织人事部门的职数核定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工资审核清单、财政部门的工资发放清单)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地各单位自查情况逐一复查。据此,全面掌握了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33个市(地、州、盟),122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超职数配备干部情况。2、注重约束,严控增量针对有的地方和单位机构编制纪律意识淡薄、顶风超配,或者以情况特殊为由打擦边球等问题,注重制度约束,严格控制增量。一是严明纪律。各地各单位坚决贯彻通知中关于未消化前不得新配备干部的要求,对各种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行为一律叫停,从源头上防止执行政策搞变通、打折扣。二是严格审核。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案预审制度。在整改消化

4、期内,有超配问题的市、县选拔任用干部时,要在动议后将工作方案报送上一级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预审,凡是没有职数的一律不得提拔调整干部;已经超配的未消化前不得新配备干部,未经审批同意,一律不得履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实行特殊情况配备干部事前报告制度,明确规定因军转安置、机构改革、换届等特殊情况确需超职数配备干部的,要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和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把关。三是严厉查处。将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工作情况列为巡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市县党委书记离任检查、选人用人一报告两评议和主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建立机制、消化存量针对有的地方新人不理旧账拉长战线搞拖延

5、的问题,建立整改工作责任机制,层层传导压力,逐步消化存量,确保按期完成整改任务。一是突出重点。要求各地各单位重点解决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超配问题。市县两级实行整改时限阶梯制度:即超配的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在2年内(2017年9月底前)完成整改任务;对超配的非领导职数和科级领导职数,由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组织人事部门结合实际确定整改时限,原则上不得超过3年(2017年9月底前)。二是实行整改消化责任制。明确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为整改消化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机构编制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对整改消化工作不力的,上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对未按计划完成整改消化任务的,

6、要严肃追究责任。下一步,按照中央要求,中组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巩固和扩大整治工作成果,力争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使三超两乱现象得到彻底根治,由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让按职数配备干部、按规矩办事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常态。【篇二】三超两乱自查报告根据关于转发关于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的通知的通知(博州党组发20XX15号)要求,博州电大党委对照相关内容进行了认真自检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学校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根据关于印发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实施意见的通知(博州党办发201136号)精神,设立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自治州广播电视大学),机构规格相

7、当于正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自治州教育局管理。依据关于印发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广播电视大学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博州政办发201261号)规定,自治州广播电视大学设7个内设机构(相当于科级),列全额事业编制87名,其中:县级领导职数5名,内设机构科级领导职数13名,正、副县职数和正、副科职数均未分开核定。学校实际配备县级干部5名,科级干部13名,其中:正县级干部1名,副县级干部4名,正科级干部7名,副科级干部6名,学校实有在编教职工90人。二、自检自查结果学校对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和按有关规定核定的非领导职数,对本单位按职数配备干部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自查,我校严格执行自治州机构改革

8、方案和三定方案,没有突破机构设置;没有超出核定的领导职数配备干部;没有以低职高配等形式超机构规格提拔干部;没有违反规定设置助理顾问资政等领导职务名称配备干部;没有出台土政策,用职务和职级待遇奖励领导干部;没有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拔配备干部;没有突破比例限额、超出规定范围,以正副厅局级干部正副县处级干部或正副乡科级干部等名义变相设置非领导职数配备干部。目前有正县级非领导干部1名,系原博州电大党委书记、副校长,其于2009年8月被免去博州电大党委书记、党委委员职务(博州党干字200975号),同期免去博州电大副校长职务(博州政任字【2009】33号)。【篇三】三超两乱自查报告新田县四

9、措并举,出重拳、下猛药,大力整治干部人事和机构编制领域中的“三超两乱”乱象,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实效。一、组建过硬“治超”工作队。省市出台相关文件后,该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成立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县编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从相关单位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专项工作组,下发关于全县开展干部人事和机构编制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先后7次召开专项治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通过建立QQ群和派出工作组,组织指导各单位开展自查,填报自查自纠情况和相关表格,印发工作简报5期,组织专题学习10次。县财政先期拨付专项经费6万元,实行专款专用,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序推

10、进。二、引入阳光“治超”防腐剂。领导小组带头“约法三章”,严肃纪律要求、严格保密工作、严厉追究责任,17名工作组成员签订纪律承诺书,自始至终按制度办理,按原则工作。通过新田政府网、新田电视台、新田手机报等媒体将治理“三超两乱”问题的有关内容告知广大党员干部,先后开辟电视网络专栏2个,滚动播放标语25条、发布短信1300余条。公布12380举报监督电话,实行举报专办制度,把反映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纳入“12380”举报受理的重点内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和公开监督作用,让整个整治过程更公开、透明、阳光,确保有超必治、治必有效。三、构架严格“治超”高压线。该县各级党组织带头学习

11、省委“六个一律”从严处理规定,以“四个绝不”为工作准则,即:对工作中态度不端正,自查中弄虚作假瞒报漏报的绝不放过;对违规情况坚决一查到底,有查必处,绝不姑息迁就;对发现的突出问题,严格责任追究,铁腕惩戒,绝不包庇;对顶风作案、社会反响强烈的典型案件,坚决严査,绝不纵容。全县共发放湖南省公务员管理法规政策文件汇编200余册、编印机构编制政策文件选编100余份,以强化干部人事、机构编制意识和按法律政策办事、按规则规矩办事的自觉性。目前已对全县213个县直科级单位和19个乡镇的核编超编缺位、领导职数超配及原因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准确地摸底。四、畅通长效“消超”新机制。通过调查摸底,健全机构编制和干部

12、职数台账,制定“消超”时间表、任务书、责任人和路线图,定期对消超治乱工作进行督促、抽查、记录和排名,把治理“成效与绩效考核挂钩,建立“不敢超”的机制。县财政向空编的困难乡镇和单位倾斜,保障基层一线干部的待遇水平和工作生活环境,利用“利益”杠杆,形成“不愿超”的氛围。出台新田县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积极探索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畅通出口、消减基数。同时,在干部提拔使用和交流任用时向空编单位倾斜,年轻干部提拔任用一律到基层一线任职,形成良好的干部任用导向。截至目前,我县超范围分设党政职务的问题已全面整改到位,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正在分批次按计划有序消化。核实“吃空饷”工作人员38名,分别按要求进行整改,目前已整改28人;对在编不在岗的536名工作人员,已完善手续312人;对全县672名临聘人员,各部门各单位正积极组织迅速加以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