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系统(强电)施工方案

上传人:五** 文档编号:135864242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6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力系统(强电)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动力系统(强电)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动力系统(强电)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动力系统(强电)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动力系统(强电)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力系统(强电)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力系统(强电)施工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力系统(强电)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施工负责人组织施工班组认真熟悉图纸,吃透设计意图,对设计图中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建设、监理单位联系,以使问题能及时解决,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配合好土建施工,根据图纸要求做好预埋工作和预留孔洞的配合工作,对土建结构图上标注的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进行认真核对,发现问题及时与甲方监理部门联系。进场设备和材料应有质保书和产品合格证书,并经监理办公室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不得随便接收,随设备供货的有关试验报告、安装使用说明书、备品备料等,应按程序进行开箱检查,经甲乙双方认可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保管好随设备带来的有关资料。本工程施工标准按电气安装

2、工程及验收规范执行,质量评定标准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执行。2. 配管2.1. 所有的电线管系统安装须能使布线为“环行”安装系统。在电气和机械室室内电管应明敷,吊顶内的管道必须明装在墙上,并使用镀锌钢管,并刷油漆。2.2. 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距离不应小于15mm,埋入混凝土板内的电线保护管必须固定牢靠。2.3. 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2.4. 电线保护管不应有折裂,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2.5. 电线保护管的弯曲

3、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当电线保护管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2.6. 当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且接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2.7. 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管长度超过15m有二个弯曲;管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2.8. 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值为1.5,但全长的偏差不得超过管内径的1/2。2.9. 薄壁电管均采用螺纹连接,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薄壁电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固定,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3扣

4、。2.10. 焊接钢管采用套管连接,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套管采用焊接连接,焊缝应牢固严密,焊管与盒(箱)连接可采用焊接连接 ,管口宜高出盒 (箱)内壁35mm。 2.11. 所有箱(盒)开孔采用金属开孔器,严禁用氧焊/电焊开孔。2.12. 钢管的接地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 薄壁电管采用螺纹连接,连接处两端应焊接跨接接地线。2) 镀锌电管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3) 明配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敷设方式钢管种类钢管直径(mm)15-2025-3240-506

5、5以上管卡间最大间距(m)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厚壁钢管1.52.02.53.5薄壁钢管1.01.52.0 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4) 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m,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软管外径的6倍,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1m,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离宜为300m,金属软管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必须装2.5mm2的铜线作为金属软管接地连续性导体。3. 线槽3.1. 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金属线槽应经防腐处理。3.2. 线槽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

6、有固定点。2) 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3) 固定或连接线槽的螺钉或其他紧固件,紧固后其端部应与线槽内表面光滑相接。4) 线槽的出线口应位置正确,光滑,无毛刺。3.3. 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 ,且全长允许偏差为20mm 。金属线槽应可靠接地或接零,但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导体。3.4. 配线1) 配线所采用的导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最终线路布线必须形成环路系统。2) 导线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导线的芯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接。 当配线采用多相导线时,其相线的颜色应易于区分。3) 配线工程施工后,应进行各回路的绝缘检查,绝缘电阻值

7、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应作好记录。4) 配线工程施工后,保护接地线(PE)线连接应可靠。5) 管内穿线 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在穿插线前应将管内的积水/杂物清除干净。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但下列几种情况除外: 电压为50V及以下回路; 同一台设备的电机回路和无抗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 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于同一根钢管内;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入同一根管内。 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箱)内。 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面积的40% 。 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线套保护导线。6

8、) 线槽内导线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导线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60% 。 在可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接头处所有导线截面积之和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75% ;在不易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导线的接头应置于线槽的接线盒内。3.5. 电缆保护管敷设 管口应无毛刺/尖锐棱角,管口应做成喇叭形。 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纹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外径的10% 。 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3.6. 电缆桥架敷设1) 桥架在每个支架上的固定应牢固;连接板的螺栓应牢固,螺母应位于桥架的外侧

9、。2) 当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超过30m,应有伸缩缝,桥架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伸缩缝。3) 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该桥架上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4) 电缆支架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在两条电缆桥架处,用镀锡铜编织带跨接,以保证电气接地的连续性。5) 电缆支架间距不得超过1m,在弯头和分支件处,不得超过225mm。6) 电缆桥架使用标准弯头和分支件。3.7. 电缆的敷设1) 聚氯乙烯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最小弯曲半径10D 。2) 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3)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4) 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

10、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5) 在单心电缆敷设时,须把电缆双层分组并和其他电缆分开。6) 电缆过伸缩缝,应卷成环状。3.8. 封闭式母线槽1) 母线槽支承之间的距离应为1.5m,或按母线槽制造厂商的要求安装。2) 安装母线槽开孔不宜过大,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封闭。3.9. 电气装置的接地及防雷接地1) 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 电机/变压器/电器/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金属框架和底座; 桥架/线槽 /支架; 封闭母线的外壳。2) 防雷接地 沿屋顶用16mm镀锌元钢敷设避雷带,形成不大于10m10网格,防止雷击。屋面上所有金属物件均应与避

11、雷带焊接,作为屋顶防雷接闪器。 30m以上每层做防侧击雷措施及等电位联接,上述各层外围水平的外墙的铝合金门框架梁内的主钢筋应焊连成闭合环路,作为均压环。防止侧雷击,从首层起,每隔三层利用结构外边梁水平钢筋焊接构成均压环。并与建筑物内各种管道及引下线可靠焊接。 梁内的主筋在交接处焊接,形成闭合电气环路,作为水平均压环。3) 综合接地体的实测最大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4) 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园钢为其直径的6倍。 园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园钢直径的6倍。5) 油罐/油箱/油管均应作防静电接地,

12、爆炸危险环境用的电气设备与接地线连接 ,宜采用多段软绞线,铜线截面积不得小于4mm2。3.10. 盘/柜的安装1) 基础型钢的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项目允许偏差mm/mmm/全长不直度 1 5水平度 1 5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 52) 基础型钢应有明显的可靠接地。3) 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垂直度(每米) 1.5水平偏差相邻两盘顶部 2成列盘顶部 5盘面偏差相邻两盘边 1成列盘面 5盘间接缝 2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

13、可靠地连接。安装方式如图所示:3.11. 电动机。1) 电机外观检查应完好,不应有损伤现象,电机的附件/备件应齐全,无损伤。2) 电机外观检查应符合盘动转子应灵活,不得有碰卡声。3) 当电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作抽蕊检查: 出厂日期超过制造厂保证期限; 当制造厂无保证期限时,出厂日期已超过一年; 经外观检查或电气试验,质量可疑时; 试运转时的异常情况。3.12.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1) 交流电动机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在常温下不应低于0.5M。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2) 干式变压器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70%。 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3) 导线导线(除火灾报警及电视系统外),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4) 电力电缆测量绝缘电阻值时,采用兆欧表的电压等级,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5001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500V兆欧表; 1000V30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2500V兆欧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