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工作计划)五年级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 7页)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863736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工作计划)五年级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 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工作计划)五年级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 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工作计划)五年级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 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工作计划)五年级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 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工作计划)五年级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 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工作计划)五年级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 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工作计划)五年级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 7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执教者:王社堂: 时间:2011.02.一、本学期所任学科、班级学生情况简析:五年级全班共有43个学生,全体学生都积极向上,品德优良,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个别学生年学习习惯不好,懒散,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成绩较差,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二、本学期教学任务、目标及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课标要求简析:教材简析: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

2、册教育内容由六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

3、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

4、,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1、知道祖国在世界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江域及行政区划。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知道香港、奥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初步形成维护祖国统一的与愿望和信念。2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指导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3、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核准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4、了解我国民族的基本概况,了解我

5、国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和风士人情。5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和互救的方法。6、了解生命的意义,除不懂的规则、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三、本学期落实课标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措施及设想: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教学中可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1、对话教学策略。 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

6、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2、活动化教学策略。 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

7、。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 3、体验性教学策略。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

8、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 4、开放性教学策略。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

9、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四、个人课题研究或理论学习进修的计划:本学期,本学期应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学习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报刊,在课堂内外与学生多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心理,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五、 指导学生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指导学法的设想:1、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2、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六、 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课时重难点备注一一、1

10、、祖国有多大23知道祖国在世界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江域及行政区划。知道中国是世界东方大国,为祖国辽阔的疆域感到自豪。二一、2、首都北京2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了解北京悠久的历史和现代都市风貌。二一、3、香港和澳门、2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知道香港、奥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一、4、宝岛台湾12了解台湾的基本状况和特殊历史,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初步形成维护祖国统一的与愿望和信念。三二、5、我们的“母亲河“34了解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就懂得择水而居,直到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四二、6、祖国明川知多少2了解祖国

11、名山的自然风光和承载的历史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五三、7、走上黄土坡12了解我国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三、8、登上世界屋脊2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六三、9、走进东北黑土地23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及资源状况,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七三、10、享受热带风光23了解我国热带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及资源状况,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八四、11、大家庭里的成员2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渗透各民族人民应该互相尊重思想。九四、12多彩的民族风情35了解我国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及丰富多彩节日的学习,初步了解多彩的生活习惯和风士人情。十期中考试十一四、13、各族人民大团结2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十二五、14、自然灾害的威力23懂得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十三五、15、灾难之中的救护2懂得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的,掌握和提高一些自护的能力。十四六、16、生命只有一次12知道生命是有限的,更是宝贵的对生命要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十五六、17、拒绝不良习惯12知道不良习惯对生命的危害性,懂得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十六六、18、远离毒品12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直到吸食毒品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十七复习23知识梳理,查漏补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