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1)

上传人:电*** 文档编号:135863285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A. 疾病的条件 B疾病的原因C疾病的危险因素 D疾病的诱因E疾病的外因2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A病因的数量与强度 B存在的诱因C机体的抵抗力 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3休克最主要的特征是( )。A心输出量降低 B动脉血压降低C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D外周阻力升高E外周阻力降低4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白蛋白减少 B血浆球蛋白减少C血液浓缩 D血红蛋白减少E血Na+含量

2、降低5正常血清钾的浓度范围是( )。A. 35mmol/L B. 3.55. 5mmol/LC. 57mmol/L D. 79mmol/LE2. 53. 5mmol/L6机体每天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 )。A. 碳酸 B乳酸C丙酮酸 D磷酸E硫酸7对挥发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 )。A.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C有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D血红蛋白缓冲系统E蛋白质缓冲系统8最常见的致炎因子是( )。A物理性因子 B化学性因子C机械性因子 D生物性因子E免疫性因子9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A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B下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C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D下移,

3、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E不变,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10下列属于恶性肿瘤的是( )。A. 神经纤维瘤 B软骨肉瘤C骨瘤 D尖锐湿疣E肺炎性假瘤11.诊断恶性肿瘤的组织学依据是( )。A. 细胞浆宽广 B细胞核增多C细胞异型性显著 D核仁明显E黏液分泌增多1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分支是( )。A左主干 B左回旋支C左前降支 D右主干E右回旋支13缺氧是由于( )。A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B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C血液中氧分压降低D血液中氧含量降低E血液中氧容量降低14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可造成( )。A血液性缺氧 B乏氧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 D组织中毒性缺氧E低动力性缺氧15胃溃疡最常见的

4、合并症是( )。A梗阻 B穿孔C出血 D癌变E黏连16我国门脉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是( )。A慢性酒精中毒 B营养缺乏C毒物中毒 D病毒性肝炎E药物中毒1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病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 )。A高钠血症 B高钾血症C低钾血症 D高钙血症E低镁血症18乳腺癌最好发于乳腺的( )。A外上象限 B外下象限C内上象限 D内下象限E乳晕部19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特点为( )。A浆液性炎 B纤维素性炎C肉芽肿性炎 D出血性坏死性炎E蜂窝织炎20下列有关急性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B脑膜病变重C常伴中毒性休克和DICD由脑膜炎双球菌释放的内毒素所致E常

5、伴肾上腺皮质出血和功能衰竭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21坏死是指在损伤因子的作用下,活体局部组织、细胞死亡所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22水肿是指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23高渗性脱水 24呼吸衰竭 是指由于外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以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kPa(60mmHg),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6. 67kPa(50mmHg)的病理过程。 25尿毒症 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到最严重的阶段,代谢终产物和内源性毒性物质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失调,从而引起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

6、性停止的标志是脑死亡,它是指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27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恶性淋巴瘤,以肿瘤组织中出现镜影(R-S)细胞为特征,并伴有多种细胞成分增生。 28.根据是否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将甲状腺肿分为毒性和非毒性甲状腺肿两类。 29.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组织内的弥漫性化脓性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30.体内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机体排钾的主要途径是肾。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31简述血栓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答:血栓形成必备的条件: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3分)。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阻塞血管:血栓阻塞动脉,又缺乏有效的侧支循环代

7、偿时,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的缺血坏死。血栓阻塞静脉,引起局部组织的淤血、水肿、出血(3分);栓塞: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运行,栓塞于相应大小的血管(3分);形成心瓣膜病:反复发生在心瓣膜上的血栓,机化后引起瓣膜黏连、增厚、变硬(1分)。 32.简述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答:休克早期的变化主要由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增加所致,对机体有一定的代偿意义。有利于维持动脉血压(2分):机体通过自身输血和自身输液作用增加回心血量,缓解血容量的绝对不足;同时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升高。通过上述调节,休克早期血压无明显变化(3分);血液重新分布有利于心、脑血液供应(2分):休克早期,腹腔内脏、皮

8、肤、骨骼肌和肾等器官血管收缩,血流量显著减少,而心、脑血管不发生收缩,血流量基本正常,加之此时动脉血压变化不明显,所以在全身循环血量减少的情况下,有利于优先保证重要生命器官如心、脑的血液供应(3分)。 33简述劳力性呼吸困难的概念及其发生机制。 答: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仅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消失,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竭的最早表现(4分)。其机制是:体力活动时四肢血流量增加,回心血量增多,肺淤血加重(2分);体力活动时心率加快,舒张期缩短,左室充盈减少,肺循环淤血加重(2分);体力活动时机体需氧量增加,但衰竭的左心不能相应提高心输出量,因此机体缺氧进一步加重,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出现呼吸困难(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