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试题 (7)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35861180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试题 (7)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试题 (7)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试题 (7)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试题 (7)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试题 (7)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试题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试题 (7)(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8.1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单选题 1.某地去年最后四个月的降水量如图,这个地方在这四个月里每月平均降水量()毫米A.147B.98C.96D.862.看图回答(1)男生得( )的人数最多 A.优B.良C.达标D.待达标(2)四(1)班共有学生( )人 A.50B.49C.51(3)等级为良的人数是达标人数的( )倍 A.4B.5C.63.在制作统计图表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A.收集数据B.整理数据4.如图,针对小明制的复式条形图不足之出,小华提出了几点建议,则他提出的建议正确的是()。 A.缺少图例B.不知道每个月的销量C.不能够正确反映出销量情况D.看不出

2、哪个月的销量最多二、判断题 5.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 6. 四年级(1)班某小组同学两次跳绳测试成绩如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小方第二次跳远成绩好于第一次。7.判断对错:测量小华和小军4次立定跳远的成绩如下表:明明根据统计表绘制出下面统计图:三、填空题 8.下图_是单式统计图_是复式条形统计图9.下图是甲、乙两个饭店2011年各季度销售情况统计图,已知两饭店在2011年销售额相差最大的那一季度甲饭店比乙饭店多40万元,请根据条件完成下面的统计图。1(_)(填“甲”或者“乙”)、2(_)(填“甲”或者“乙”)。 10.红对学校三个班级的男、女生人数进行统计,画出如下

3、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这三个班的男生总人数比女生总人数多(_)人。11.如图是某校六年级二班的期中考试成绩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本次期中考试数学学科的优秀率是_%四、解答题 12.下表是安溪万达冠超市冰棒和牛奶在4个月中销售情况调查表。 安溪万达冠超市4个月份销售的饮料调查统计表(1)根据上表完成下面统计图。 (2)每格代表_箱。 (3)_月份冰棒的销售量最高,_月份牛奶的销售量最低,它们相差_箱。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13.实验小学在四、五年级学生中调查了最喜爱的少儿节目,如下表。智慧树动漫世界银河剧场大风车四年级25人55人34人20人五年级21人52人56人36人(1)请你

4、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实验小学四、五年级最喜爱的少儿节目调查统计图(2)四年级同学最喜爱的节目是哪个?五年级同学最喜爱的节目是哪个? (3)在四、五年级学生中,最喜爱哪个节目的人数最多? 五、综合题 14.某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近视人数和未近视人数变化如图: (1)近视人数和未近视人数相差最多的是_年级_年级开始近视人数超过了未近视人数 (2)一年级时近视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_,六年级时近视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_ (3)_年级至_年级近视人数增加最快 六、应用题 15.四一班某小组同学跳绳测试成绩如下图(1)与第一次测试相比,第二次测试谁的进步最大? (2)他们两次测试的平均个数分别是多少

5、?(得数取整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 C 【解析】【解答】(147+98+65+74)4,=3844,=96(毫米);【分析】根据统计图找出这分别找出这四个月的降水量,然后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总量除以总份数,求出这四个月的平均降水量。故选:C2.【答案】 (1)B(2)C(3)B 【解析】【解答】(1)1382,男生得良的人数最多;(2)8+10+13+12+2+3+2+1=51(人);四(1)班共有学生51人;(3)(13+12)(2+3)=255=5,等级为良的人数是达标人数的5倍故答案为:(1)B;(2)C;(3)B【分析】(1)13最大,说明男生得良的人数最多;(2)所有

6、等级的男女人数之和就是总人数;(3)等级为良的人数是13+12=25(人),达标人数是2+3=5(人),求等级为良的人数是达标人数的多少倍用除法3.【答案】 A 【解析】【解答】收集数据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分析】考查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4.【答案】 A 【解析】【解答】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缺少图例。 【分析】一幅完整的复式统计图除写上标题、绘制时间、数据外还要标注出图例。考查学生对复式条形图的识别能力,从图中分不清哪个图表示冰箱和取暖器,进而不能确定冰箱和取暖器的数量,既缺少图例。二、判断题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

7、答案为: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描述出其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可以显示部分与总体的关系。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小方第一次跳远成绩好于第二次。【分析】根据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即得小方第一次跳远成绩好于第二次。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一定要注意每两个直条间的间隔要相等;同一颜色的条形要保证所在的位置一致。纵轴上每两个直条间的间隔应改为同样宽;第三次、第四次表示小军和小华的直条应交换一下位置。错在制作统计图时,纵轴上的直条间隔不一致,有的间隔宽,有的间隔窄;每一组数据的两个直条位置不

8、统一,同一种类的数据没在同一方向上,不利于观察比较。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条形统计图绘制法:(1)根据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作为纵轴和横轴;(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还要标上横轴代表的什么;(3)在竖轴上确定单位长度,并标出数量的标记和计量单位,还要标上竖轴代表的什么;(4)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标上标题,复式统计图,直条还要配以不同的颜色,并在图的右上方标明。三、填空题8.【答案】 A;B 【解析】【解答】A图中是一个直条一个直条画的,单式统计图。B图中是二个直条二个直条画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故答案为:A;B【分析】单式条形统计图和

9、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同点是都能让人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不同点就是单式条形统计图用于比较一个物体,是一个直条一个直条画的,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几种数据的变化情况,是把几个直条综合了起来。9.【答案】乙;甲 【解析】10.【答案】19 【解析】(25+22+25)-(18+20+15)=1911.【答案】42.9 【解析】【解答】15(15+13+4+3)100%,=1535100%,42.9%;答:本次期中考试数学学科的优秀率是42.9%【分析】深色表示数学的考试成绩;先找出数学考试成绩的优秀人数,再求出总人数,然后用优秀的人数除以总人数乘100%即可。故答案为:42.9四、解答题12.

10、【答案】 (1)(2)10(3)6;6;72(4)3月份冰棒比牛奶多销售多少箱?35-20=15(箱)答:3月份冰棒比牛奶多销售15箱。 【解析】【解答】解:(2)每格代表10箱;(3)87563530,6月份冰棒销售量最高;63422015,6月份牛奶的销售量最低,相差:87-15=72(箱);【分析】(1)横轴表示数量,竖轴表示月份,白色长条表示冰棒,灰色长条表示牛奶,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画出两种长短不同的长条即可;(2)根据横轴上每格表示的数据确定每格代表的箱数;(3)比较冰棒的销售量,确定销售量最高的月份;比较牛奶的销售量,确定销售量最低的月份;用减法计算相差的箱数;(4)提出一个合理的

11、数学问题并解答即可。13.【答案】 (1)答:(2)答:四年级同学最喜爱的节目是动漫世界, 五年级同学最喜爱的节目是银河剧场。(3)解:25+21=46(人),55+52=107(人),34+56=90(人),20+36=56(人)。答:在四、五年级学生中,最喜爱动漫世界节目的人数最多。 【解析】【分析】画条形统计图注意分清不同颜色对应不同内容。比较某年级最喜爱的节目只需比较同颜色那个条状最高。比较最喜爱哪个节目得先计算每个节目分别有多少人喜爱,再进行比较。五、综合题14.【答案】 (1)一;五(2);(3)二;三 【解析】【解答】(1) 近视人数和未近视人数相差最多的是一年级五年级开始近视人

12、数超过了未近视人数。(2)3(37+3)=340=30(10+30)=3040=(3)二年级至三年级近视人数增加最快。【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即可;(2)一年级近视人数(近视人数+未近视人数)=近视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六年级近视人数(近视人数+未近视人数)=近视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3)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即可。六、应用题15.【答案】 (1)解:131-115=16(个),125-124=1(个),150-148=2(个),小方退步148-140=8(个),16最大,说明小军进步最大。答:小军进步最大(2)解:(115124148148)4134(个)(131125150140)4137(个)答:他们两次测试的平均个数分别是134个,137个。【解析】【分析】(1)第二次测试成绩-第一次测试成绩=进步个数,那个数大,那个人进步就大;(2)第一次测试的4个成绩的和4=第一次测试的成绩,第二次测试的4个成绩的和4=第二次测试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