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857151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DOC 页数:282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2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2 11)2 芦花荡(12 22) 3 蜡烛(23 30)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31 39) 5 亲爱的爸爸妈妈(40 49)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50 61)第二单元 6 阿长与山海经(120 130) 7 背影(131 142) 8 台阶(143 150) 9 老王(151 155) 10 信客(156 162)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让世界充满爱(163 165)第三单元 11 中国石拱桥(166 174) 12 桥之美(175 178

2、) 13 苏州园林(179 184) 14 故宫博物院(185 192)15 说“屏” (193 198)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说不尽的桥(199 203)第四单元 16 大自然的语言(249 258) 17 奇妙的克隆(259 262)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263 268)19 生物入侵者(269 276)20 落日的幻觉(277 280)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走上辩论台(281 283)第五单元 21 桃花源记(62 70) 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71 81) 23 核舟记(82 95) 24 大道之行也(96 99)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3、100 109)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莲文化的魅力(110119)第六单元 26 三峡(204 214) 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215 221)28 观潮(222 230) 29 湖心亭看雪(231 240)30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登岳阳楼(其一)(241 248)课外古诗词背诵(略)名著导读(略)附录(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目标: 1、能初步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2、能品读新闻中的语言。 3、能运用新闻的基本知识学写新闻。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消息的结构要素。理解新闻内容和新闻的特点,把握战争的主题。 2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

4、,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教学准备:历史背景。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1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实无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就大搞“和平”阴谋。我们不能让敌人有

5、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20日前表态。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一、导入新课。 19

6、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二、初步感知课文,理出文章的脉络。 一条新闻,通常包括标题(有的还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有的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教师点拨新闻知识:(1)、新闻的定义:“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新闻(消息)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2

7、)、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消息的基本要求: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报道迅速及时;简明扼要。(4)新闻的三个特点A、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B、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C、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5)、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A、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新闻的标题可以是单行标题也可以用双行或多行标题。标题的本体是正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也叫主标),通常是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含意,要求明确、简练、突出。正题前可以加上引题(引标),正题后可以加上副题(副标

8、),这样就形成了双行或多行标题。B、导语,就是新闻开头的第1段或第一两句话,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也就是把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告诉读者。C、主体,就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它要对导语所概括的事实作比较具体的叙述,用足够的、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D、背景,就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E、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另外,用电讯发出的新闻通常还有个“电头”。用来交代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6)新闻的分类:新闻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

9、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7)、新闻的结构:“倒金字塔”式。(8)新闻的写法:以记叙为主,有时兼有议论和描写。 1、正音:根据学生朗读情况,要求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业已:已经。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学生自渎、讨论、交流。重点指导: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2、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不料,正是

10、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3、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从“新华社”到“渡江区域”是第一部分,即“导语”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从“20日夜起”到篇末是第二部分,即“主体”部分,详述三路大军战斗的经过,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 4、请学生指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教师补充: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至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1000余华里长江战线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事件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事件经过与结果:中路军30万人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占领长

11、江南岸。西路军35万人渡过三分之二,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35万人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找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导语:第一、二句话。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主体:从“20日夜起”到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5、主体部分又分为三层。 从“20日夜起”到“已渡过30万人”是第一层,写出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从“21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

12、丝毫作用”是第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 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是第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三、整体感知课文,揣摩、把握关键词语。 1、思考:文章是抓住“横渡长江”来写的,与“横渡”的“渡”有关的词语有哪些?与敌我双方交战情况有关的词语有哪些? 明确:与“渡”有关的词语:“冲破”“渡至”“渡过”“渡完”等均是。 与“敌我双方交战情况”有关的词语:写我方的有“歼灭”“击溃”“控制”“封锁”“切断”等;写敌方的有“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抵抗”“微弱”“泄气”“毫无作用”等。 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简要分析标题特点:标题简洁概括,提示了报道的要点。“百万”、“横渡

13、”两个词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2、本文导语部分,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只用了两句话就及时、准确地对事情进行了报道,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可就关键词语作一下分析。 明确:“百万大军”,写出了参加渡江战役人数之多,体现了一种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力量; “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说明了战线之长;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表现了攻势之凌厉,我军所向披靡,渡江战役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 “均是”二字概括战线宽广,胜利巨大。短短一句导语,概括了报道的全部内容,语言简洁、洗练。既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3、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明确:电头交代了通讯社(报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明消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4、本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报道人民解放军渡江的战斗情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中路军和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为什么最后才写东路军? 明确:从其结构来看,它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小,东路军所遇之抵抗较为顽固,所以中路军、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而中路军渡长江行动在前,西路军在后,因此,: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 5、中路、西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是详写的?哪是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