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基因与癌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5813862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癌基因与癌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癌基因与癌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癌基因与癌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癌基因与癌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癌基因与癌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癌基因与癌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癌基因与癌ppt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癌基因与癌第一节肿瘤细胞的特点 1 无限生长 Immortalization 这和生长控制发生改变有关 2 转化 transformation 失去了生长的正常抑制 例如不受生长因子的支配 3 转移 metastasis 癌细胞具有侵袭正常组织的能力 可以从原来的组织转移到其他的组织 在那建立新的克隆 1 正常细胞与癌细胞比较 2 原代培养细胞 血清依赖 接触抑制 有限寿命 癌细胞 体外细胞培养 生长转化过程 确立细胞系 永生化 极限 大部分细胞死亡 少数存活 转化 失去血清依赖 接触抑制 形态改变 聚集 长成病灶 转移癌细胞转移到别的组织 产生新的克隆 3 确立细胞系 1 贴壁依赖性

2、Anchoragedependence 细胞附着在固体基质或薄膜的表面 2 血清 或生长因子 依赖性 serumorgrowthfactodependence 3 密度制约抑制 Density dependentinhibition 4 细胞骨架的形成 cytoskeletalorganization 细胞是扁平的 而且延着附着基质的表面沿伸 4 外因 物理致癌因子 高能辐射 化学致癌因子 环状化合物 亚硝酸等 生物致癌因子 肿瘤病毒 黄曲霉素 内因 蛋白质功能水平上的病毒活性 重要的生长调节基因的突变 如激素控制细胞生长的机制被破坏 2 癌症的发生原因 5 第二节癌基因和抗癌基因 癌基因 o

3、ncogene 转化基因 transforminggene 细胞癌基因 cellularorcogene c onc 原癌基因 proto oncogene 病毒癌基因 virusoncogene v onc 6 一 癌基因 癌基因是有潜在的促发肿瘤发生活性的基因 最早在肿瘤病毒中发现 到目前为止 发现的癌基因己有100多个 1911年P Rous发现了Rous肉瘤病毒 Roussarcomavirus 1969年美国的Huebner R I 和Todaro G I提出了癌基因假说 7 1970年H Temi和Dulbecco发现致癌的RNA病毒中存在反转录酶 提出了原病毒假设 认为RNA病毒

4、通过反向转录和正向转录以及与宿主细胞DNA发生交换或重组 能形成癌基因 1976年H Evarmus和J M Bishop发现鸟类肉瘤病毒中含有致癌基因 被命名为病毒癌基因 virusoncogenev onc 80年代初通过很多实验证实了癌基因的存在 8 DNA肿瘤病毒 致癌潜能存在于一种功能或一组相关的功能之中 这些功能在病毒裂解周期的早期就被激活 当转化发生时 相应基因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并且呈组成型表达 癌基因的组成型表达产生了癌蛋白 RNA反转录病毒 病毒的致瘤性并不依赖它的癌基因 而是在于它激活了细胞内原癌基因的表达 9 DNA肿瘤病毒 转化病毒多为ssDNA病毒 癌基因能编码病

5、毒本身所需的蛋白 如 SV40的T抗原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 HPV 的E7抗原 腺病毒的E1A E1B抗原转化病毒带有癌基因 其产物可使肿瘤抑制物失活 即减弱抗癌基因的功能 10 一些DNA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不发生裂解 而是潜伏在细胞中 并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 表达病毒癌蛋白 引起宿主细胞转化 如 多瘤病毒家族 SV40 人乳头瘤病毒家族 腺病毒家族 11 DNA病毒通过合成病毒癌蛋白 引起细胞转化 许多新的肿瘤抑制基因是在病毒癌蛋白与宿主TSG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中被发现的 12 RNA反转录病毒 RNA反转录肿瘤病毒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慢性肿瘤病毒是野生型反转

6、录病毒 不带有癌基因 急性肿瘤病毒是缺陷型反转录病毒 在其基因组中带有来源于动物的癌基因 v onc v onc的功能和突变的原癌基因相似 慢性肿瘤病毒是依赖LTR中的强启动子 增强子 作用细胞癌基因 诱发癌变 13 癌基因被慢性肿瘤病毒激活 与急性转化反转录病毒直接转导一高活性病毒癌基因到宿主基因组中不同 慢性RNA肿瘤病毒通过整合到正常原癌基因附近 使其被病毒中长末端重复序列所激活 感染较长时间后病毒才启动肿瘤发生 14 增加转录病毒整合在正常原癌基因附近使原癌基因激活 如c myc 15 插入c myc基因不同位置的鸟类白血病病毒 avianleukosis ALV 通过通读来打开编码的

7、外显子 病毒增强子偶尔作为启动子 录转编码区 在下游插入的ALV其增强子激活c myc的启动子 16 RNA肿瘤病毒在反转录酶的催化下 复制和整合到核基因组中 17 反转录病毒的癌基因起源于动物 1 各种动物的c onc其数目和位置比较固定 而反转录病毒中的v onc数目和位置是不固定的 2 线虫 C elegans 和果蝇等动物并不被反转病毒所感染 但这些动物的基因组中也具有与高等动物癌基因同源的基因 3 c onc中发现有内含子 而反转录病毒的癌基因 v onc 则无内含子 4 动物的c one可为反转录病毒所转导 18 胞内Tyr激酶膜结合蛋白 胞液蛋白 Ser Thr激酶胞液蛋白 信号

8、分子调节物 转录因子Leu拉链蛋白 转录因子 甲状腺激素受体 生长因子分泌蛋白 生长因子受体各种受体激酶 受体 G 蛋白 信号传导GTP结合蛋白 癌基因的类型 19 二 抗癌基因 antioncogene 又名抑癌基因 tumorsuppressorgeneTSGs 隐性癌基因 是一种抑制细胞生长和肿瘤形成的基因 在生物体内与癌基因功能相抵抗 共同保持生物体内正负信号相互作用的稳定 已发现10种抗癌基因 如RB基因 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 p53基因许多TSGs产物是细胞周期调节因子或是生长相关基因的转录抑制子 它的非活性形式能促进肿瘤生长 20 TSGs的正常功能是限制细

9、胞生长 作用主要有 1 调节细胞生长 2 维持基因稳定 3 触发衰老 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 4 诱导终末分化 5 抑制和调节蛋白酶活性 6 改变DNA甲基化酶活性 7 调节血管形成 8 促进细胞间联系 一个生长转化细胞可通过与正常的细胞融合而得到恢复 21 Kundson早在1971年提出著名的 二次突变假设 twomutationhypothsis 后来遗传学家发现家族性患儿的体细胞中13号染色体存在缺失 13q14 表明该区域可能存在与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有关的基因RB Sparkes 1980 将RB基因定位于13q14 Benedict 1983 提出位于13q14的RB的一对等位基因均失

10、活才会产生该肿瘤 表明RB是以隐性方式起作用 Stephe等 1986 开始构建了人的13号染色体的 噬菌体文库 其中1 5Kb的DNA片段和RB有关 22 接着又分离到一个30Kb的cDNA片段 用此片段可检测到13q14带70Kb区域的基因 同年眼科专家Dryja发现RB失活时可以致瘤 杂合子 RB RB 易被诱变而失活 他还发现经眼球摘除手术能存活下来的患儿长大后易患成骨肉瘤 乳腺癌和小细胞肺癌 1986年Friend将13q14位点的Rb经cDNA克隆制成各种探针 检查很多例骨肉瘤和组织肉瘤患者发现约50 的患者RB基因纯合缺失 23 1987年Stanbridge等分离了人类13号染

11、色体 将它注入培养的成骨肉瘤细胞中 结果导致了癌细胞逆转 同年李文华把RB转化到培养的癌细胞中使其逆转 更进一步证明了RB的抑癌作用 他克隆了RB全长的cDNA 发现其产物是一种长928氨基酸 分子量是105kD的蛋白质 24 RB的分子功能 1 RB产物可抑制部分致癌蛋白 主要是可以和肿瘤抗原相互作用 SV40T抗原 腺病毒E1A抗原 人类乳头瘤病毒E7抗原 可结合到RB的379 792残基区域 2 RB还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25 在细胞周期中RB磷酸化受到调控G0 G1去磷酸化 G1末至G2末被细胞周期蛋白CDK复合物磷酸化 非磷酸化的RB可结合转录因子E2F及许多肿瘤抗原 肿瘤抗原 S

12、V40T AdE1A 和RB结合 26 27 RB位于13q14 编码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 能结合肿瘤抗原 SV40T抗原 调控细胞周期 抑制细胞增殖 最早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中被发现 28 P53p53蛋白是一种肿瘤抑制物 一半以上的癌变都与P53的缺失或突变有关 p53蛋白是四聚体 突变具有显性失活的效应 29 野生型限制细胞生长缺乏p53细胞生长不受控制突变亚基因阻碍四聚体功能 细胞生长不受限制 P53等位基因的缺失或突变都可使细胞生长不受限制 30 DNA的损伤激活p53 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引起不同结果 早期 阻止细胞周期前进直到损伤修复 晚期 引发细胞凋亡 辐射 31 p53的功

13、能 1 一种可能是野生型p53与细胞中某些T抗原的类似物结合 抑制了它们的活性 2 p53也是一种DNA结合蛋白 它能识别长10bp两侧对称的基序 并激活含多拷贝这种基序的启动子的转录 3 在有的座位上它可能阻遏其靶基因 4 p53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控制细胞周期 缺乏这种调节就会导致细胞无限制生长 5 p53突变具有显性失活的效应 32 P53有多种分子活性P600 601 1 p53是一种DNA结合蛋白 转录因子 可识别10bp的回文基序 其第120 290位氨基酸的区域负责与特定靶顺序的结合 2 可激活含多拷贝基序启动子转录 p53还可以阻遏某些不含有以上基序的基因 其机制不明 3 p5

14、3也能和损伤的DNA结合 第310 390位 此C 端的功能区可以识别单链DNA区 4 p53是四聚体 其突变体具有的显性失活调控的作用 33 p53蛋白与抑制有关的各功能区的活性 34 第三节癌基因产物的结构 功能和细胞癌变 一 src基因src的产物p60src具有TPK 酪氨酸蛋白激酶 活性 与细胞的增殖和转化有关 Src蛋白有四个结构域 1 N端十四烷基化位点是和膜结合的位点 2 SH2 srchomologyregion 2 结构域 3 416位Tyr和自身磷酸化有关 4 而527位Tyr的磷酸化位点 35 36 37 一 src基因产物p60src蛋白具有TPK 酪氨酸激酶活性 膜

15、结合调控催化抑制NCSH2结构域416Tyr自身磷酸化527Tyr自身磷酸化 38 胞内Tyr激酶膜结合蛋白 胞液蛋白 Ser Thr激酶胞液蛋白 信号分子调节物 转录因子Leu拉链蛋白 转录因子 甲状腺激素受体 生长因子分泌蛋白 生长因子受体各种受体激酶 受体 G 蛋白 信号传导GTP结合蛋白 癌基因的类型 39 二 c erbB产物的结构和功能c erbB编码EGF受体是一种分子量为65KDa的跨膜蛋白 由1186个氨基酸组成 膜外的部分 621aa 是EGF结合功能区 前面有24aa构成的信号肽 跨膜区由23个疏水氨基酸组成 膜内部分由542aa组成 其中包括4个磷酸化位点和一个TPK功

16、能区 4个磷酸化位点中有一个是紧靠膜内侧的654位Thr 其余3个位于1068 1148和1173Tyr自身磷酸化位点 40 平截 c erbB c erbB编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N端为配体结合结构域 C端为抑制结构域 v erbB的两端被截短 使受体在无配体的存在下就形成二聚体 并持续激活 使细胞生长不受控制 41 erb B的结构 42 43 c erbB编码EGF受体 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 生长因子受体的激活涉及配基的结合 二聚体的形成及自身磷酸化 V erB丢失了配基结合域 不受N端功能区的抑制而组成型激活 44 三 c sis产物的结构与功能c sis的产物是一种分泌蛋白1983年发现了血小板生长因子 PDGF 与猿猴肉瘤病毒转化蛋白p28具有结构的相似性 45 46 四 ras原癌基因可能因突变而被激活在人和大鼠的基因组中相应的c ras N ras H ras和K ras 虽定位在不同的染色体上 但产物相似 分子量约为21KDa 统称为p21ras V Ras和C Ras结构相似 仅少数的几个氨基酸不同 47 ras第一个被证实由于点突变而引发癌症的基因 1982 T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