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上火与治疗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5789789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上火与治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专题上火与治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专题上火与治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专题上火与治疗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专题上火与治疗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上火与治疗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上火与治疗ppt课件(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火及其治疗春天 秋天以及冬天都容易上火 脸部皮肤发热 发红 干燥 起皮屑 红肿刺痛 痘痘萌生等 眼睛发红 肿痛 眼屎较多 鼻炎 咽炎发作 鼻腔热烘 流浊鼻涕 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 牙疼 干咳 1 一 上火 的中医病理 上火 是中医专用名词 中医认为 在人体内有一种看不见的 火 它能产生温暖 提供生命能量 并称之为 命门之火 在正常的情况下 命门之火藏而不露 动而不散 潜而不越 如果对其失去制约 火性就会浮炎于上 表现出一系列病症 统称为 上火 或 邪火 2 中医认为邪火大部分还是由内而生的 外界原因是一种诱因 引起 上火 的原因很多 过度的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以及伤风 受寒 中暑 淋湿均

2、可导致 上火 过食酒 姜 蒜 辣椒 羊肉 狗肉 干煎饼等辛辣油炸食品 也会 上火 3 二 上火 的分类及其治疗1 上火的病理分类总的说来 邪火是身体的阴阳失调引起的 按照阴阳平衡理论 邪火分为虚火和实火 正常人体阴阳是平衡的 对于实火来说阴是正常的 但是阳过亢 这样就显示为实火 实火症状重 来势猛 另一种情况阳是正常的 阴偏少 显得阳过亢 这样就显示为虚火 虚火症状轻 时间长 并伴手足心热 潮热盗汗等 4 1 实火实火以肝胆 胃肠实火为多见 症见高热 头痛 目赤 渴喜冷饮 烦躁 腹胀痛 大便秘结 小便黄 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 脉数实 甚或吐血 鼻出血等 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 清热解毒 泻实败火的

3、原则和方法 治 实火 常用三黄片和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 5 三黄片 大黄 黄连 黄芩 清热解毒 泻火通便 用于三焦热盛 目赤肿痛 口鼻生疮 咽喉肿痛 牙龈出血 心烦口渴 尿黄便秘 急性胃肠炎 痢疾 牛黄解毒片 清热泻火 散风止痛 用于头痛眩晕 目赤耳鸣 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 牙龈肿痛 大便燥结 黄连上清丸 散风清热 泻火止痛 用于风热上攻 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 牙齿疼痛 口舌生疮 咽喉肿痛 耳痛耳鸣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6 2 虚火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 如久病精气耗损 劳伤过度 导致脏腑失调 虚弱而生内热 进而化为虚火 根据病机不同 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病状 7 阴虚火旺阴

4、虚火旺都多表现为全身潮热 尤其午后 夜晚盗汗 发热不欲近衣 形体消瘦 口燥咽干 两颧潮红 躁动不安 五心烦热 少寐多梦 失眠健忘 遗精 月经不调 舌红无苔 脉搏细数 五心烦热 指两手两足心发热 并自觉心胸烦热 多由阴虚火旺 心血不足 或病后虚热不清及火热内郁所致 8 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 滋阴降火为原则 方药 当归9克 黄芪10克 生地15克 熟地15克 黄芩6克 黄连3克 黄柏6克 食疗方 黑豆30克加水煎熟烂 加淮山粉15克 糖适量 加开水调成糊状 一日服完 连服7 14天 中成药 二至丸 左归丸 知柏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 玉女煎等 9 知柏地黄丸 滋阴降火 用于肝肾阴虚 左归丸

5、主治肾阴不足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 杞菊地黄丸 滋肾养肝 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黄丸方剂中加入枸杞子和菊花二味中药制成 除具有六味地黄丸之功效外 还偏于清肝明目 10 二至丸 补益肝肾 滋阴止血 玉女煎 胃热阴虚证 用于阴虚胃火炽盛之齿痛 颇具疗效 麦味地黄丸 滋肾养肺 用于肺肾阴亏 潮热盗汗 咽干咳血 眩晕耳鸣 腰膝酸软 消渴 对肾阴虚者 一般可以服用半年六味地黄丸 而有盗汗 耳鸣 五心烦热 双手心和双足心发热与心烦 者宜服用知柏地黄丸 头晕目眩的宜服用杞菊地黄丸 11 滋阴食品 有甲鱼 燕窝 百合 鸭肉 黑鱼 海蜇 海带 藕 白木耳 金针菇 枸杞 荸荠 梨等 禁食 温燥的水果 调味品等 如荔枝

6、 龙眼 榴莲 芒果 八角 花椒 肉桂等 也不要吃高脂肪 高热量等油腻的食品 麦当劳 肯德基的东西还是戒了为好 12 阴虚久了不调养的话容易导致气虚 血虚 进而阴阳两虚 阴阳两虚 即阴阳俱虚 多是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 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 就会出现阴虚与阳虚的证候同时并见的病理现象 肾阳虚和肾阴虚的辩证原则是 阳虚生外寒 阴虚生内热 13 气虚火旺气虚火旺者表现全身燥热 午前为甚 畏寒怕风 喜热怕冷 身倦无力 气短懒言 自汗不已 尿清便溏 脉大无力 舌淡苔薄 治疗应以补中益气 强肾兴阳 甘温除热为原则 14 方药 炙黄芪15克 防风3克 白术9克 大枣10枚 煅龙骨30克 煅牡蛎15克 每日一剂 水

7、煎服 食疗方 炙黄芪30克 人参3克 或党参20克 白糖少许 糯米100克共熬粥吃 平常可多吃瘦猪肉 红枣 牛乳 鸡蛋 蜂乳等 中成药 右归丸 金匮肾气丸 归脾丸 补中益气丸 人参蜂王浆 参芪精等 15 右归丸 温补肾阳 填精止遗 用于肾阳不足 精神不振 腰膝酸冷 食少便溏 尿频 金匮肾气丸 温补肾阳 化气行水 用于肾虚水肿 腰膝酸软 小便不利 畏寒肢冷 归脾丸 益气健脾 养血安神 用于心脾两虚 气短心悸 失眠多梦 头昏头晕 肢倦乏力 食欲不振 崩漏便血 16 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 用于脾胃虚弱 体倦乏力 食少腹胀 久泻脱肛 子宫脱垂 人参蜂王浆 大补元气 宁神 益智 健脾 生津 参

8、芪精 补益肺脾之气 适用于气虚型心悸气短 食少便溏 脏器下垂 浮肿 气喘 头晕等症 17 健康提醒 祛火的药通常都是寒性极大的泻药 其中多数都含有大黄 番泻叶等成分 这些成分在通便的同时也会伤害脾胃和肠道 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长期服用或者擅自加大剂量 都可能导致慢性重金属中毒 表现为毛发脱落 皮肤角化 变黑 肝脏受到损害以及神经感觉异常等 刚开始时剂量可以稍大一些 如一次3 5片 一天吃3次 随着症状减轻 药量也应该慢慢减少 一般服用不要超过一周时间 18 2 根据上火的部位分类根据上火的部位 临床上把 头晕 喉痛等症叫 上焦火 脘痛 烦渴等症叫 中焦火 便秘 尿赤等症叫 下焦火 19 上焦火上

9、焦有火 上焦指心肺部位 症见口干 舌烂 唇裂 目赤 耳鸣 甚则微咳 上焦火用牛黄上清丸或者片 双黄连口服液 20 中焦火中焦有火 中焦指脾胃部位 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 食不知饱 时而嗳腐吞酸 呃气上逆 脘腹胀满 饮食少进 中焦有火 宜用清胃散 也可以服焦三仙 山楂 神曲 麦芽各炒焦 焦四仙 焦三仙再加焦槟榔 还可以服鸡内金 五香槟榔糖 21 清胃散 主治胃火牙痛 牙痛牵引头疼 面颊发热 其齿喜冷恶热 或牙宣出血 或牙龈红肿 或唇舌腮颊肿痛 口气热臭 口干舌燥 舌红苔黄 脉滑数 焦三仙 用于治疗食积不消 脘腹胀满 食欲不振 呕吐泄泻等症 焦四仙 健脾胃 助消化 止泻 治疗食积不消 食欲不振 消化不

10、良等 焦内金 消食导滞 治疗食滞胃脘 脘腹胀满 五香槟榔糖 五香槟榔糖由槟榔 陈皮 丁香 豆寇 砂仁 食盐等配制而成 健脾宽胸 顺气消滞 适用于消化不良 胃肠停食出现腹痛呕酸 膨闷胀饱等症 22 下焦火下焦有火 下焦指肝 肾 膀胱 大小肠部位 表现为大便干 小便短赤 混浊有味 阴部时痒 妇女白带多 甚至带黄 下焦有火 可以服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当归龙荟丸 栀子金花丸等 也可以吃单味药生槐花 生地榆等 如果阴痒剧烈可买点蛇床子熏洗坐浴 23 小便短赤 是尿道炎或膀胱炎 中医说是小肠火 由于尿道炎症刺激 尿还不多就感到想解小便 有炎症 小便黄 有尿不尽和刺痛的感觉 24 龙胆泻肝丸 清肝胆 利湿热

11、用于肝胆湿热 头晕目赤 耳鸣耳聋 耳肿疼痛 胁痛口苦 尿赤涩痛 湿热带下 当归龙荟丸 肝胆实火证 头晕目眩 神志不宁 谵语发狂 或大便秘结 小便赤涩 栀子金花丸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用于肺胃热盛 口舌生疮 牙龈肿痛 目赤眩晕 咽喉肿痛 吐血衄血 大便秘结 25 上焦火 下焦寒表现 上焦火气大颈部淋巴发炎 口鼻干燥 头颈潮热 多在下午难受 失眠 胃肠不好 吃点东西就胀 便秘或便溏 腰膝酸软 四肢无力 手脚冰凉 小腹涨 中成药用交泰丸 交泰丸 交通心肾 安神定志 升阳泻阴 调营和中 主治 怠惰嗜卧 四肢不收 沉困懒倦 夜寐不宁 26 3 按 五脏 分类上火按 五脏开窍 理论分五类 目赤肿痛 口苦胁

12、疼为 肝火 鼻扇气喘 咳吐黄痰为 肺火 牙龈肿痛 胃部灼热为 胃火 口舌生疮 心烦失眠为 心火 头晕目眩 耳鸣不聪为 肾火 27 4 现代医学的 上火 病理 上火 在现代医学中找不到对应的称呼 例如口腔 上火 症状 有的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2导致的唇炎 口角炎 有的可能是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牙龈 粘膜出血 更常见的可能是细菌 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 有的可能还与新陈代谢 内分泌变化有关 28 五 脏腑上火的中药疗法 一 胃火胃火 即是胃热 对于嗜酒 嗜食辛辣 过食膏粱厚味等饮食不当引起的火气 通常是由湿热 食滞两方面原因造成 胃火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种 实火又分为脾胃实火和肝胃郁热实火两类 29 1

13、脾胃实火证状 面颊发热 胃脘灼痛 吞酸嘈杂 渴喜凉饮 消谷善饥 口气热臭 牙龈肿痛或出血 溃烂 舌红苔黄 脉滑数 病因 多因偏嗜肥甘酒酪 酿湿生热及过食辛燥温热之品 内蕴脾胃而致 或情绪不遂 气郁化火犯胃 导致热邪郁胃 治法 清胃泻火 30 中成药 清胃黄连丸 如兼有大便秘结 小便赤黄 可用三黄丸 栀子金花丸 如兼有大便秘结 小便赤黄 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 爆发火眼 可用 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 牛黄解毒丸 牛黄上清丸 方药 清胃散 药物组成 生地12克 当归6克 牡丹皮9克 黄连6克 升麻6克 31 2 肝胃郁热实火证状 胃脘灼痛 痛势急迫 烦躁易怒 泛酸嘈杂 口干口苦 舌红苔黄 脉弦或数 大便秘

14、结 病因 肝气郁结 日久化热 火邪犯胃 肝胃郁热所致 治法 泻热调气化滞 32 中成药 开胸顺气丸若兼大便燥结 可用槟榔四消丸 方药 化肝煎 药物组成 青皮6克 陈皮9克 白芍9克 丹皮12克 栀子12克 泽泻6克 贝母6克 开胸顺气丸 功能与主治消积化滞 行气止痛 用于饮食内停 气郁不舒导致的胸胁胀满 胃脘疼痛 嗳气呕恶 食少纳呆 33 3 胃阴虚 虚火 证状 胃脘隐痛 轻度腹胀 低热或潮热 饥不欲食 口燥咽干或干呕 呃逆 大便干结 小便短少 舌红少苔 脉细而数 病因 平素嗜食煎炒香燥辛辣之品 或用温燥之药太过 或胃热病久延不愈 或因病吐泻伤津等因素 致使阴液不足 胃失濡润所致 34 治法

15、滋阴养胃 服用滋养胃阴食物 如适量吃些蜂蜜 梨汁 甘蔗汁等中成药 胃安胶囊 阴虚胃痛冲剂 三九胃泰 方药 玉女煎 药物组成 石膏20克 熟地9克 麦冬6克 知母6克 牛膝6克 35 4 降火食方鲜萝卜汁 绿豆粥 西瓜中医则认为 萝卜汁性味辛 甘 凉 归肺 胃经 有胃火者可以饮用萝卜汁进行调理治疗 但属脾胃虚寒型口疮者不宜服用 绿豆粥有清热解毒 消暑止渴 清心泻火的作用 能清心胃之火 胃火过热者 还可在隆冬季节通过吃西瓜来降胃火 36 5 胃寒中医将胃部不适分为胃寒 胃热 胃寒指脾阳虚衰 过食生冷 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病症 临床表现 胃脘疼痛 轻则绵绵不已 重则拘急疼痛 遇冷尤甚 得温痛

16、减 口淡不渴 或伴有神疲乏力 形寒肢冷 口淡喜热饮 食后痛减 或伴有胃脘水声漉漉 呕吐清水 舌淡苔白滑 脉迟或弦 37 胃寒的主要病因与饮食习惯有关 如饮食不节 嗜食生冷等等 经常冷热食物一起吃 吃饭不按时或者饥饱不均 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寒 再加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 精神紧张 饮食不规律 造成脾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治宜 暖胃散寒 理气止痛 38 西医所说的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胃炎 胃下垂 胃神经官能症等疾患均属中医 胃脘痛痛 的范畴 可用附子理中丸 香砂养胃丸等治疗 附子理中丸 温中健脾 用于脾胃虚寒 脘腹冷痛 呕吐泄泻 手足不温 香砂养胃丸 功能与主治 温中和胃 用于不思饮食 呕吐酸水 胃脘满闷 四肢倦怠 39 注意 对胃肠实热 大便燥结 小便黄赤 腹痛拒按的腹痛病人不要用附子理中丸治疗 否则不但治不好疾病 而且还会加重病情 除服用上述常用的药品外 还需注意饮食宜清淡 忌酒和辛辣 生冷 油腻食物 保持心情舒畅 患者自主服用三天治疗胃痛的非处方药后胃痛仍无缓解 应及时去医院咨询医生或进一步检查 40 食疗方法 鲜姜 红糖治胃寒痛 鲜姜500克 细末 红糖250克 腌在一起 每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