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湿化的作用及重要性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5788724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道湿化的作用及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气道湿化的作用及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气道湿化的作用及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气道湿化的作用及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气道湿化的作用及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道湿化的作用及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道湿化的作用及重要性(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气道湿化 作用及重要性 急诊科张滨杰 气道湿化的定义 气道湿化疗法 指在一定温度控制下 应用湿化器将水分散成极细的微粒 以增加吸入呼吸道的气体的温度 达到湿润气道黏膜 稀释痰液 保持呼吸到黏膜纤毛系统的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 气道湿化的目的 保持呼吸道的温度和湿度纠正缺氧 改善通气稀释呼吸道内分泌物 使其易于咳出或吸引 气道湿化不足的危害 粘液纤毛转运系统变慢分泌物积聚分泌物浓稠细菌定值降低肺顺应性降低病人舒适度 过度湿化 湿化过度 1 气道阻力增加2 水潴留过多增加心脏负担3 损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引起肺泡萎缩或顺应性下降湿化液温度过低 低于30 可导致纤毛运动减弱湿化液温度过高

2、 高于40 也可导致纤毛运动减弱 气道灼伤 体温增加其他 1 干稠分泌物湿化后膨胀2 湿化器和室内环境的消毒 湿化效果 气道湿化治疗的循环模式 气道湿化 温化方法 气泡式湿化超声雾化加热蒸汽加温加湿 HHW 气道内直接滴注加湿热湿交换器 人工鼻 持续加温湿化 1 气泡式湿化 是临床常用的湿化装置氧气通过筛孔后形成小气泡 可增加氧气和水的接触面积 筛孔越多 湿化效果越好有学者研究发现 当气流量为2 5l min时 湿化的气体的体湿度为38 48 当气体流量增加为10l min时 体湿度为26 34 说明气体流量越大 氧气与水接触时间越短 湿化效果越差 2 超声雾化 利用超声发生器产生的超声波将水

3、滴击散为雾滴 与吸入气体一起进入气道而发挥湿化作用行超声雾化吸入的同时吸氧3 5l min 雾化喷嘴与气管切口距离6 8cm 超声雾化时间为15 20min 效果最为理想 优缺点 具有雾滴均匀 无噪声 可调节雾量 不受温度影响等优点 但不提供热量 对吸入气体的温化效果差 3 加热蒸汽加热加湿 将无菌水加热 产生水蒸气 与吸入气体进行混合 从而达到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 加湿的目的 现代呼吸机上多装有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 其湿化效率受到吸入气体的量 气水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 水温等因素的影响 注意 1 加温器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过高易导致肺水肿和气道狭窄 温度过低易引起呼吸道不畅或堵塞2 湿化液每日更

4、换 湿化液液面保持在最低和最高警戒限之间3 痰液稀释后应及时吸痰 4 气道内直接滴注加湿 输液泵持续气道内滴入湿化未出现湿化不良及湿化过度 次方法易于控制湿化液量 湿化速度均恒 对病人的刺激性小 操作简单间断滴入每隔30 60分钟内向气道内滴入2 3ml湿化液 若一次滴入太多 易引起病人呛咳和影响呼吸机治疗 5 人工鼻湿化 其中的氯化锂海绵具有结合化学水和出热点作用 呼出气中的水分及热可部分进行循环吸入 从而减少呼吸道失水及对吸入气体进行适当加温 研究报道 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 使用人工鼻可改善气道粘液性状和颜色 防止细菌进入气道 对吸入气体进行加热等 人工鼻具有细菌滤过和保水 保热等优点但由于

5、不额外提供热和水分 对脱水 呼吸道分泌物粘稠病人来说不是理想的湿化装置 同时气道高阻力病人也不宜使用 湿化液的选择 生理盐水0 45 氯化钠1 25 碳酸氢钠灭菌注射用水联合用药 灭菌注射用水 系低渗液体通过湿化吸入 为气管黏膜补充水分 保持黏膜 纤毛系统正常功能主要用于气道分泌物粘稠 气道失水多及高热 脱水病人 注射用水对气道的刺激较大 若用量过多 可造成气管黏膜细胞水肿 增加气道阻力 0 45 氯化钠溶液 再浓缩后浓度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的刺激性比生理盐水小5 氯化钠溶液系高渗液体对气道的刺激较大可从黏膜细胞内吸收水分 从而稀释痰液 并使之易于咳出主要用于排痰 糜蛋白酶稀释液 通过溶解痰液中

6、的粘蛋白而溶解痰液主要用于痰栓 痰液粘稠不易吸引或自行咳出病人但有人提出 糜蛋白酶可损伤气管黏膜 联合使用 可根据病人情况联合运用多种湿化液陈汝纯等报道了以自制痰稀释液 灭菌注射用水50ml 糜蛋白酶400u 庆大霉素8万u 地塞米松5mg 气管内滴入 每次3 5ml 每2 3小时一次 以保持气道湿化 结果表明痰稀释液对保持气道湿化促使痰稀释排出 保持气道通畅预防继发性肺部感染 总有效率93 3 明显优于对照组 湿化量 正常人每天从呼吸道丢失的水分约300 500ml 建立人工气道后 每天丢失量剧增成人以每天200ml为最低量 确切量应视临床情况而定 对于机械通气早期而言 宜增加湿化量 痰液的判断标准 度 稀痰 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 能轻易咳出 吸痰后连接管内无痰液滞留 度 中度粘稠 较 度粘稠 需用力才能咳出 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连接管内壁滞留 但易被水冲洗干净 度 重度粘稠 粘稠 常呈黄色并伴有血痂 不易咳出 吸痰时吸痰管内负压过大而塌陷 连接管内壁上滞留有大量痰液且不易冲洗干净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