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岗位职责)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786785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岗位职责)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0年(岗位职责)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0年(岗位职责)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0年(岗位职责)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0年(岗位职责)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岗位职责)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岗位职责)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北京市文化局2009年文化体制改革总结和2010年工作要点北京市文化局2009年文化体制改革总结在2003年6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始前,市文化局有下属单位53个。截至今年12月,我们在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通过实施分类改革,采取“转、并、调、撤”的方式,减少了40个,只保留了首都图书馆、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等公益事业机构6个和需要保护的京剧、昆曲、交响等5个文艺院团。对所属单位的改革、调整,也使文化局有了更多的精力来履行对首都文化管理和建设的职能。创造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政府的根本职能才有了实现的条件。一、明确改革思路,指

2、导改革工作我们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推进所属单位改革的思路是:23个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或撤并;14个差额事业单位中,条件较好的转企,条件不成熟的文艺院团暂时保留事业体制但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13个全额事业单位根据其执行的任务性质进行压缩和撤并,同时调整其职能,降低为社会服务的公共财政支出成本。两个国有企业转制为股份制公司。改革的目的是要使文化艺术从业人员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社会所需的文化艺术产品;以所得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减少对公共财政资金的依赖。衡量的标准就两条,一是从业人员的收入是否增加了,二是大家的演出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了,即文化艺术生产力是否提高

3、了。(一)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区分两类情况实施改革。第一类,对发展比较成熟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1个全额事业单位,实施转企改制,使其早日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市场主体,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力军。截至今年12月,我们相继完成了北京儿艺等5个艺术表演团体转企改制。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由北京青年报参与,形成媒体控股的模式;北京歌舞剧院由首旅集团控股成立了北京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中国木偶艺术剧团转企改制为由民营资本控股的艺术院团,实现了体制上的重大突破。中国杂技团与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转企改制工作也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额事业单位北京

4、市演出公司转制成为由国有资本控股的演出公司。通过转企改制,这些单位解除了原有体制的束缚,整合了优势资源,形成了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文化生产力的巨大能量得到释放,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北京儿艺2008年的营业收入达到7500万元,比改制前一年收入的73万增长了百倍。今年1-9月,北京儿艺演出348场,三个季度的演出场次比改制前一年增加204场,增长了1倍多;实现演出收入1105万元,仅三个季度的演出收入就比改制前一整年增长了14倍多。北京歌舞剧院2008年经营收入4060万,今年1-9月演出1233场,比改制前一整年增加演出近千场,增长了近3倍;实现演出收入731万元,三

5、个季度的演出收入也比改制前一整年增加近一倍。中国木偶改制后,2008年的经营收入达到2500万元,仅用两年时间就比改制前一年增长了6.6倍,今年1-9月演出793场,实现演出收入1298万元,三个季度的演出收入比改制前一整年增加近千万元,增长了2倍多。中国杂技团2008年经营收入为2400万,今年1-9月演出308场,实现演出收入1093万元。另外,截至2008年底,北京儿艺账面保有资金3000万;木偶账面资金保有近3600万;北京歌舞剧院账面现金4000万,几年间资产增值1800万;中国杂技团保有资金近6000万。第二类:对发展不成熟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国有文艺院团),暂时保留事业体制,实行

6、市场化运行,逐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循序渐进地推向市场。发展不成熟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是指京剧、昆曲、交响、评剧、曲剧、河北梆子(今年年底前完成转企改制)6个文艺院团。保留事业体制主要是因为他们目前暂时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要求,传统戏曲消费市场本身还不成熟,一旦实施转企改制,他们的生存就会非常困难。因此暂时保留这些机构事业体制不变,但要采取运行机制的改变来培育适应市场的能力。为了用好公共财政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今年年初,我们印发了局属艺术表演团体事业经费投入管理办法(试行),通过改变公共财政的投入方式来推进这些院团内部机制改革、调动其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主要原则是:保证人员基本收入;政府支

7、持事业发展;院团努力服务社会,改善自身生活水平。一是人员经费按100%拨款,确定一个基准数之后实行“减人不减经费、增人不增经费”的原则,全权由院团自行决定人员使用规模;二是规定院团按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包括演出收入、捐赠收入和剧目版权收入)的35%预留发展资金,同时公共财政对其增加同等数额资金用于事业发展;另外主营业务收入的65%则可用于人员收入分配,提高演职员的收入水平;三是对院团新创精品剧节目的生产经费,按其生产相关费用的35%另外进行资助。这种投入方式的优点:一是在大原则不得突破的条件下,全权由院团决定资金的使用。实现了这些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二是政策鼓励、导向这些单位面向市场,进一步

8、调动了他们的发展积极性;三是政策促使他们产生了内在降低成本的自觉因素,同时又鼓励其新创优秀剧节目。文件下发后,今年我们深入这些院团逐一进行了走访调研。从调研结果看,政策激发了这6家文艺院团的自主发展积极性,普遍发展势头良好。北京京剧院预计今年收入1800万元,今年1-9月已演出825场,仅三个季度就比2003年全年增加演出近200场,演出收入1199万元,比2003年全年演出收入还要多1倍多。这样京剧院今年用于业务发展资金将达到1160万元,仅三个季度的演出收入就比改制前一整年增长了,新生产剧目还会得到政府35%资助。剧院员工除月工资平均3833元外,全年有1170万元可用于人员分配。平均每人

9、还可得到每月3716元的工资外收入。北京市曲剧团今年1-9月已演出214场,而其2003年全年才演出了9场,仅三个季度就比2003年全年增加演出205场,收入200万元,仅三个季度的演出收入就比2003年全年增加了192.8万元,增长了近27倍。中国评剧院计划今年收入不低于900万元,业务发展资金可达615万,全院工资外收入总额为585万,人均月工资收入3750元,还可增加工资外收入4235元,今年1-9月已演出337场,三个季度比2003年全年增加演出近百场,实现演出收入545万元,三个季度的演出收入比2003年全年增长了1倍多。北京交响乐团预计收入700万,用于业务发展资金为500万,人均

10、工资收入5250元,增加工资收入5875元,今年1-9月已演出54场,达到2003年全年演出场次的90%,演出收入619万元,三个季度的演出收入就2003年全年增加了155.4万元。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甲型H1N1流感的双重夹击并给我市文艺演出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和影响,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引导和扶持下,北京演出市场依然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今年7月,中宣部、文化部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政法发200925号),提出了深化国有院团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我局党组对该意见高度重视,积极贯彻25号文件精神,明确表示将以改革的实际行动表明我市执行中央关于深化国有文

11、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决定的态度,继续大力推进北京市国有文艺表演院团体制改革,在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已取得突出成绩的基础上,发挥首都的表率作用,完成好北京市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工作任务,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意见精神,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意见精神上来,我局采取学习培训、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先后在局系统和我市文化系统组织局机关全体公务员、部分区县文委、改制院团和市属、区属国有文艺院团以及文艺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党外代表人士、演艺业民营企业家等开展了“推动思想解放 加快改革步伐”主题学习和培训活动以及“北京市

12、文化系统工作研讨会”等改革工作报告会、研讨会和座谈会,进一步坚定大家对文化体制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扎实推进我市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改革工作。已确定于2009年底前完成市属国有文艺演出院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转企改制任务。(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企业采取转企改制和撤并方式进行改革。自收自支文化事业单位原有23家,已全部完成了改革;企业2家,也已全部完成改制。第一类,对发展比较成熟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行转企改制。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公司转制成为由国有资本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山公园音乐堂通过引进北京保利影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增量资本完成了改制工作。长安大戏院于2009年3月完成转企改制,转制成为北京长安大戏院

13、有限公司。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也将于2009年底前完成转企改制工作,转制为国有企业。第二类,对原有管理关系不顺畅和长期处于停业状态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予以划转撤销。根据2003年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的有关精神,将新剧本编辑部和音乐周报社分别划转给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和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将局机关幼儿园交给航天万源实业公司管理。撤销了因拆迁停业近20年的广和剧场、吉祥戏院和西单剧场的事业单位编制。第三类,对自收自支企业通过实施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顺利完成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市电影器材公司改制工作,对北京市电影公司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通过引进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时代今典影院

14、投资有限公司的社会资本共53834万元,建立多种所有制共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资产结构的重组中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解决多年来制约北京市电影公司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其加快院线建设,多层次开发电影制作以及电影衍生产品,实现电影产业链的多元盈利模式,成为具有全国领先地位和海外重要影响的现代影视文化产业集团创造条件,为做大做强北京电影产业奠定基础。2009年1月9日,北京市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三)整合资源,推动组建北京演艺集团。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将北京儿艺等9个已完成改制的分散的企业有机整合在一起,组建北京演艺集团。经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于2009年5月27日挂牌成立了北京

15、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演艺集团是北京市政府直属的国有独资文化公司,目前集团包括有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北京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北京市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对外文化交流公司、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保利紫禁城剧院管理有限公司9家转企改制文化企业,注册资金1亿5千万人民币。此项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四)保留事业体制的文化单位重点进行内部调整。压缩规模,降低公共财政投入成本。对公共财政投入的全额事业单位通过压缩合并、将9个单位压缩成3个。将北京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并入首都图书馆。对北京市戏曲艺术职

16、业学院、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和北京市文化艺术干部学校进行合并。将机关信息中心、老干部活动站并入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重组北京大型文化活动办公室和北京群众艺术馆,成立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首图和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增加了指导全市图书馆和文化馆(站)的建设规划和业务发展的专业行政职能;北京市文化资产管理中心调整负责范围,对局属事业性文化资产进行管理。二、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一)调整增加面向社会服务的专业处室,强化服务职能。2009年,我们重新设置机关处室并调整职能,将面向社会服务的专业处室,从原先的3个,政策法规处、文化市场处和社会文化处,调整增加到8个,即政策法规处(文化产业处)、演出艺术发展处、动漫及网络文化发展处、文化娱乐及艺术品发展处、综合业务安全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服务能力。逐步理顺与文化单位的关系。通过改革,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