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站压缩天然气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35786758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气站压缩天然气泄漏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加气站压缩天然气泄漏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加气站压缩天然气泄漏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加气站压缩天然气泄漏现场处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加气站压缩天然气泄漏现场处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气站压缩天然气泄漏现场处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气站压缩天然气泄漏现场处置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气站压缩天然气泄漏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天然气属第2.1类易燃气体,其爆炸极限为5%-15%,容易点燃,发热值高。发生火灾和化学性爆炸的先决条件是天然气发生泄漏,在空气中漂浮扩散,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以及电气静电火花等各种火源点燃,导致火灾和化学性爆炸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天然气储气设备、管道因腐蚀出现裂缝或运行中出现超温超压、安全附件失效发生物理性爆炸。储存设施受气温等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高温天气,罐内压力升高,生产过程中,因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造成实际工作压力超过容器设计最高压力;压力容器(管道)内的介质受到撞击、爆晒等,造成容器内介质温度急剧升高

2、,介质迅速膨胀而超压爆炸;压力容器(管道)的泄压装置、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不全或不符合安全要求,存在事故隐患,应采取防晒降温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压缩天然气储存区。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影响范围:站内及周边村民)天然气泄漏到空气中与空气形成气体混合物,在爆炸极限范围内515%V遇明火或高热即产生爆炸(化学性爆炸);在贮运过程中,若遇高热,容器内部压力增大,超过其允许纬度,则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物理性爆炸)。1.4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压缩天然气泄漏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在应急抢险过程中还可能引发冻伤、

3、机械伤害等次生、衍生事故。2 应急工作职责2.1 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现场应急组织由站经理、安全员、加气员组成。组长:站经理组员:全体作业人员2.2 职责应急组织与机构组长:对突发事故立即组织进行救援;具体落实压缩天然气泄漏事故的地点、影响范围、伤亡人数,全面负责现场的指挥救援,在预计事故扩大时,迅速向总指挥报告启动上一级应急救援预案。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时,代其行使职责;负责现场灾情变化汇报。事故第一发现人职责:(1)发生事故后立即通知公司值班领导及现场人员;(2)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控制住当前局势,防止事故继续恶化(3)及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撤离现场。其他人

4、员职责:听从指挥,协助现场救援工作的有效进行。3 应急处置3.1 应急处置的原则应遵守“堵、护、撤、报”的四字原则。(1)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2)护:当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时,及时进行个人安全防护,佩戴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鼻、口等。(3)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立即选择安全的、距离最近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撤离灾区。(4)报:发生事故灾害时立即向现场领导报告,或通过电话及其他方法向公司调度室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情及遇险

5、人员情况。3.2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及时报告公司值班领导。(2)设置警戒线并立刻疏散作业人员。(3)立即关闭泄漏点前后阀门。(4)少量时,检修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用堵漏器材对点进行封堵。(5)查清原因,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6)依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扩大应急救援级别。3.3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在处理天然气泄漏排除险情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先防爆,后排险”的指导思想,坚持“先控制火源,后制止泄漏”的处理原则,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禁止车辆通行和禁止一切火源,严禁穿带钉鞋和化纤衣服,严禁使用金属工具,以免碰撞发生火花或火星。灵活运用关阀断气、堵塞漏点、善后测试的处理措施。如果只是微量天

6、然气泄漏,没有火灾,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初步控制:1、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检测现场天然气浓度,确定泄漏点,并做标记,设置警戒区。2、如室内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室内供气阀门,迅速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换气。3、消防车到达现场,不可直接进入天然气扩散地段,应停留在扩散地段上风方向和高坡安全地带,做好准备,对付可能发生的着火爆炸事故,消防人员动作谨慎,防止碰撞金属,以免产生火花。4、根据现场情况,发布动员令,动员天然气扩散区的居民和职工,迅速熄灭一切火种。5、天然气扩散后可能遇到火源的部位,应作为灭火的主攻方向,部署水枪阵地,做好对付发生着火爆炸事故的准备工作。6、利用喷雾水吹散泄漏的天然气,防止形

7、成可爆气。7、待抢修人员赶来后,实施故障排除,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或维修管段或设施。如果已发生火灾,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初步控制:1、如果是天然气泄漏着火,应首先找到泄漏源,关断上游阀门,使燃烧终止;2、关阀断气灭火时,要不间断的冷却着火部位,灭火后防止因错关阀门而导致意外事故发生;3、在关阀断气之后,仍需继续冷却一段时间,防止复燃复爆;4、当火焰威胁进行阀门难以接近时,可在落实堵漏措施的前提下,现灭火后关阀;5、关阀断气灭火时,应考虑到关阀后是否会造成前一工序中的高温高压设备出现超温超压而发生爆破事故;6、对气压不大的泄漏火灾,可采取堵漏灭火方式,用湿棉被、湿麻袋、湿布、石棉毡或粘土等封住着火口

8、,隔绝空气,使火熄灭。同时要注意,在关阀、堵漏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迅速进行,以免造成第二次着火爆炸;如果是输气管道泄漏时:1、立即通知当地政府、公安、燃管、安监等部门,迅速组织疏散事故发生地周围居民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并告附近居民熄灭一切火种,严禁烧火做饭、关闭电源;2、协助当地相关部门,围控事故区域,在事故区域设置警戒线、警示标志,确保居民群众远离危险区;3、当泄漏天然气威胁到运输干线时,应协助当地政府立即停止公路、铁路、河流的交通运输;4、现场指挥人员进一步摸清事故现场泄漏情况,评估事故发展状况、影响范围,将情况立即汇报领导小组;5、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封堵泄漏部位。在抢修焊

9、接过程中,要用轴流风机强制排出沟管的天然气,并进行不间断的可燃气体监测和安全监护;天然气泄漏处置过程中,在采取切断气源或降低压力等方法控制火势时,还应考虑降温及防止管道内产生负压而再次发生灾害。在火势得到控制后,应继续检查建筑物内和地下设施内燃气浓度,防止参与天然气引发再生灾害。确保管道天燃气安全无恙,这不仅仅是我们消防部门一家的事,它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更需要每个普通百姓的共同关心和努力。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安全防范意识。天然气管道网络延伸很广,涉及许多部门和单位,也关系到千家万户每个普通百姓,其安全知识的普及面越广越好、越深越好。总之,尽管燃气管道事故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

10、鲜,但我们绝不能讳疾忌医,必须学习掌握、了解使用燃气的危险特性和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出现事故能及时处置。3.4 应急相关部门联系方式24小时应急指挥中心电话:13739927674火警电话:119、报警电话:110公司有关人员及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方式见附件。4 注意事项4.1 佩带个人防护器具的注意事项佩戴合格的呼吸器,并保证呼吸器佩戴正确,切不可因干、热等感觉私自取下呼吸器;佩戴呼吸器撤离时,要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严禁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讲话,并随时检查通风情况。佩戴者应随时观察呼吸器压力表的指示数值,当听到报警声音,迅速脱离救援现场。4.2 使用抢险器材注意事项(1)使用消防带时

11、,不能扭曲、折角,以免喷水量不够、压力降低和损坏消防带,同时枪口不能对准人员,以免造成伤害,不要将水流直接喷到物料上,采用雾状水喷洒。(2)使用灭火器时,应把用后的灭火器带离现场,以免造成阻碍。同时注意不要把未使用的灭火器靠近热源,以免引起爆炸,。(3)使用电气设施时,应注意电源线的保护,以免引起触电事故。(4)在一般情况下带电设备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不能使用泡沫和水扑救,使用二氧化碳扑救防止冻伤,在密闭空间不可使用二氧化碳扑救,防止造成窒息。4.3 有关救援措施实施方面的注意事项(1)现场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在发生事故后应根据现场情况,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进行

12、自救和互救。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的应尽快组织撤离; (2)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好防护器材,进行救援。(3)尽可能判断危险源,要准确判断事故发展趋势,如爆炸、化学灼伤烫伤高处坠落等(3)进入事故现场要注意脚下沟,坎、坑、洞等影响安全的因素4.4 现场自救和互救时的注意事项(1)现场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自救和互救知识,如人工呼吸、胸肺挤压等。有一定的现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2)如果压缩天然气泄漏造成人员昏迷晕倒,将中毒人员迅速抬到宽敞的地方和上风口,加强通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肺挤压。并且拨打120 进行救治。(3)进入现场必须配置有针对性的个人防护器材。(4)进入高温区,应有消防水冷却配合,否则不能

13、进入。(5)身体不适时,应立即退出现场,并向组长说明情况。(6)实施应急处置和救援时,应安排2人以上,相互监护,保证人员安全。(7)一旦发现可能危害人员安全新情况时,应立即退出,重新制定可行方案。4.5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应注意事项(1)根据现场事故情况,操作工必须结合自身条件以及现场所具有的自救条件,对现场应急能力作出有效判断,能自救的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同时汇报班长现场情况,以便对救援人员作出合理安排。(2)进入现场,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3)要正确判断事故类型和

14、发展趋势,采取相应措施。(4)应向上风向转移,不要在低洼处滞留,并随时注意风向的变化。(6)车间或工作场所出口要畅通并有明显标示。(7)进入现场要佩带防护用品,严禁火种,要有人监护。(8)灭火人员不能单独灭火,要在上风或侧风处灭火,救援器材具备防爆功能。4.6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1)一般事故,企业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清理,设备检修,按照开车方案,恢复生产秩序。(2)较大事故,企业应根据污染物处理、抢险过程、善后处理等情况,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报送到安监局、住建局、消防大队,经相关部门同意后,尽快按照批准的处置方案实施。(3)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设置内部警戒线,以保护现场和维护现场的秩序。(4)做好机械、电气、仪表各方面的检查和人员清点等工作,做好各管道、法兰无泄漏情况方面的检查工作。(5)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事故应急预案演练,防止类似事故发生。4.7特别警示(1)正确选择停车路线、停车位置、作战阵地。(2)注意风向变化、适时调整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室内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