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岗位职责)财政职能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775287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岗位职责)财政职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岗位职责)财政职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岗位职责)财政职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岗位职责)财政职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岗位职责)财政职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岗位职责)财政职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岗位职责)财政职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职能本章解决的是财政学的基本思路问题。市场经济基本上处于有效状态中,但也天然存在失效的情形,而弥补市场失效就成为公共财政赖以存在和开展活动的依据,也决定了公共财政的职能。 国家与政府政府,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代表国家执行公共权力的机关。公共权力,一般是指支配社会行为的能力。市场与政府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是相对于私人部门而言的公共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也是经济主体之一。它和私人企业、家庭一样从事各种消费和投资活动,为社会提供着产品。所以,西方经济学将经济主体分为两大类:公共(经济)部门和私人(经济)部门。市场与政府关系公共财政理论是从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意义人手的。其基本思路和方

2、法是从对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评析开始,分析市场机制的缺陷或失灵,从而揭示政府从事经济活动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也。界定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及公共财政的职能。2.1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market: market efficiency and market failures) 2.1.1 市场效率市场效率是公共财政问题的分析起点。 2.1.1.1 效率 要理解经济是否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可从“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和“帕累托改善”(Pareto improvement)两种不同角度去考察。 所谓“帕累托最优”,指的是在既定的个人偏好、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量下,当一个

3、社会对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已不可能使某个(些)人的处境变得更好,除非以他人处境的变差为代价,则此时社会资源配置处于最佳效率状态中。 所谓“帕累托改善”,指的是在同样前提条件下,如果一个社会能够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在使某个(些)人处境变好的同时,却不导致任何他人处境变差,则此时的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 2.1.1.2市场效率条件 在充分竞争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在其市场交易活动中,通过市场价格和有关产品的购买数量,能够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偏好和欲望。在价格信号的指引下,市场自身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 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系能够使资源配置达到这样的标准:各种产品的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

4、本。 2.1.2 市场失效 只要能够满足充分竞争这一条件,市场机制就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然而,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即使充分尊重市场机制的作用,仍然存在若干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和正常发挥作用的现象。这就是“市场失效”状态,它是市场经济下天然存在的一种状态。 市场缺陷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来弥补。 1、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的存在,是市场失效的首要原因,也是人们最初分析的市场失效状态。 所谓“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的对立物,指的是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与私人产品的私人的、单个的消费性质不同,公共产品具有联合的、共同的消费性质。 公共产品的特性共同消费性是决定是

5、否公共产品的根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两个特性:(1)消费时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即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不管该提供者是否愿意让他人消费该产品,在产品效应覆盖的范围和区域内,任何人都能够“消费”该产品,都能够享受该服务。这时产品的提供者要想不让某人消费该产品,或者是技术上做不到,或者是阻止他人消费该产品的成本费用过于昂贵也实际上不可能。(2)消费时的非对抗性(nonrivalness)。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则该产品效应覆盖范围和区域内的消费者人数多寡,与该产品的数量和成本变化无关。 公共产品导致市场失效1、共同消费性使得人们具有了不付费就消费公共产品的可能。如果这类

6、服务由市场提供,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消费者在自利动机的诱惑下,将不会自愿支付市场价格。于是,公共产品提供者付出的几乎是全部的成本,而无法获得必要的补偿。这种严重的成本收益失衡状态,产生了“免费搭车”与“囚犯困境”等问题,决定了公共产品是无法由市场提供的。2、公共产品的充分有效提供,是整个社会所需要的,但其成本要靠社会成员来共同分摊。每个人承担足够的份额,公共产品才能顺利提供出来。这样,公共产品提供问题犹如“囚犯困境”。选择不合作的人过多,“免费搭车”问题过于严重,就会导致公共产品不能充分有效地提供出来,结果所有的人都受到根本利益的损害。3、相反,私人产品由于消费时的排他性和对抗性,只要确定

7、了所有权,人们要想消费该产品,就必须通过市场并付出相应的价格,才能获得并消费该产品,市场价格就充份正常地发挥了作用。这是私人产品能够,并且也必须由市场提供的根本原因所在。市场价格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引导社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的基本信号。否定了市场收费,就意味市场难以将资源有效地配置于公共产品存在的领域,使公共产品供应不足,从而出现市场失效状态。 公共产品的类型(层次):纯公共产品 纯粹的公共品必须满足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非竞争性,也就是自己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消费,比如路灯,行人能够共享灯光,不会因为某个人享用了这个灯光,其他行人就少享用了。二是非排他性,即自己消费无法阻止其他人消费,仍以路灯为例

8、,一个行人在灯光下行走,不能阻止其他行人也在灯光下行走。 混合产品(准公共产品) 俱乐部产品 公共资源2 外溢性 外溢性的影响 1)外部效益(external benefit 或 positive externality),即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的好处。2)外部成本(external cost或negative externality),即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所带来的损害。 外溢性的特性 外溢性与公共产品有着很大的共性。在外溢性效应覆盖的范围和区域内,也具有共同消费性,即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对抗性。不管外溢性的受益(害)者是否愿意,其外溢影响是无法拒绝的。因此,外溢性现

9、象与公共产品现象密切相关,它实际上是公共产品的一种特例。 通常来说,外溢性的产生是非故意的。外溢性导致市场失效 外溢性的共同消费性,决定了它的市场失效。但外溢性活动的私人消费与共同消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混杂的特点,决定了其市场失效与公共产品是不同的。这样,市场机制无法将资源配置于纯公共产品上,却可以配置于外溢性产品上,两者之间存在的是市场配置无效和低效的差别。 正外溢性: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而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负外溢性: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而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3 自然垄断在规模报酬递增状态下,充分竞争的市场最终必将走向自然垄断。这是因为,规模报酬递增意味着愈大的生产经营规模,

10、市场收益率将愈高,从而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愈有利的地位。这将不断地迫使小企业退出该领域,或阻止其他小资本进入该领域。这样,在规模报酬递增领域,即使最初存在着无数的企业,市场自发竞争的结果,也将最终仅余下少数几个乃至单独一个大企业。由此形成的垄断状态,就是“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导致市场失效 垄断是充分竞争的对立物,自然垄断意味着市场失效。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的趋势,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总之,如果纯粹由市场来决定,其结果必然带来效率损失。 4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失效 1

11、)逆向选择。它是因为信息的事前不对称引起的问题。即在签订合同或从事交易之前,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使得事物或活动的某些特征被隐藏,误导了相关经济主体,作出与交易另一方的期望截然相反的选择。 (2)道德风险。它是在合同签订之后才发生的问题。这一问题所对应的是隐藏行为。诸如保险市场,人们的财产一旦买了保险,可能就不会那么小心保管和使用,该财产的丢失与损坏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这种行为就是道德风险问题。5 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分配) 所谓社会分配不公,指的是特定时期内与当时社会公认的公平准则不相符合的收入、财富和社会福利的分布状态。 社会分配不公状态,是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必然出现的结果。但这种状态本身是市

12、场有效配置资源的结果,而不是市场低效或无效配置资源的产物。作为市场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的一种状态,也是市场失效。它不同于前述四类市场失效的不同之处在于,前四类市场失效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产生的,而这类市场失效则是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产物。 6 宏观经济总量失衡 所谓宏观经济总量失衡,指的是市场经济在自发运行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等现象。 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则是宏观经济意义上的市场失效。总之,上述市场失效状态,都是在肯定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而市场又天然无能为力的前提下得出的。如果不能克服这些市场失效状态,市场是无法正常运行的。这就必须寻求非市场的解决办法,要求政府及公共财

13、政的介入。市场失效就成为公共财政存在的经济根源。2.2 财政职能 所谓“财政职能”,指的是政府应当履行的经济职责和任务。它解决的是市场经济下政府应当干什么的问题。财政职能问题的介绍,将概要地描述市场型政府应当履行的职责,其实质是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2.2.1 资源配置职能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和财政是为了弥补市场失效而存在的。这就是以政府的行政手段替代市场机制,去克服资源配置上的无效低效等问题。因此,资源配置是公共财政的首要职能。 1财政配置职能的基本要求 (1)两大部门间资源的最佳配置 在社会资源总量既定的前提下,财政活动应当保证资源和要素能够有效配置于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两大部门之间。

14、 实际上是财政集中度问题。 公共财政取走的资源和要素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即是税收负担的过重,过少则会出现公共服务提供不足,表明公共部门拥有的社会资源份额并不适度。因此,资源和要素在两大部门之间的最佳分布,应以政府从市场取走的份额和向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的状态来综合衡量。 如何约束和限制政府行为,将财政活动限制在适度的规模与范围内,直接决定着政府对社会资源和要素的攫取是否适度,决定了整个社会资源和要素在两大部门之间的分布是否最佳的问题。 (2)有效配置归政府支配的资源。 (3)市场效率损失最小化。 2财政配置的范围 提供公共产品是财政配置资源的首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国家防务、维持正常社会秩序、

15、建造公共工程、纠正外溢性和介入自然垄断领域等。 2.2.2 收入分配职能(公平) 公共财政的公平职能,指的是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必须遵循社会认可的“公平”和“公正”标准,通过财政收支对国民收入、财富以及社会福利再分配,实现社会相对公平的任务和职能。 1仅指社会公平问题 在人们生活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不公平现象,它们并不都是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相反,社会分配不公仅是多种多样不公平现象中的一种。 社会公平涉及的是国民收入的分配状态,即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分布与差距问题。 (1)它仅指国民收入、财富和社会福利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分布状态,即贫富差别所产生的社会公平与否的问题。 (2)公平与否依据特定时期和国家的标准来确定。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公平标准。甚至在同一国家不同区域间也有着某种公平准则的差异,例如我国近年来开始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各地的标准就不一样,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就可能高一些。 2公共财政如何履行公平职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