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上传人:寂**** 文档编号:135773431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学习中心: 内蒙古学习中心 学 号: 090F08133096 姓 名: 王 琦 专 业: 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 杨晶晶 2015 年 9 月 2 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学生姓名: 王琦 学号: 090F08133096 专业: 行政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

2、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全文以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为题。重点探讨分析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全文结构完整, 逻辑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论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论证方法合理,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论证,更增加了论证的可靠性。不足之处主要是语言不是很精炼,且没有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指导教师结论: 合格 (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姓名杨晶晶所在单位内蒙古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指导时间2015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3、学生姓名: 王琦 学号: 090F08133096 专业: 行政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评阅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老有所养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论文以此为选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论文在对农村养老保障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

4、的原因,并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措施为借鉴,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完整,逻辑思路较为清晰,引用的文献资料较为丰富。不足之处是论文的论述不够深入,过于泛化,提出的对策建议缺乏针对性。如能够结合某一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论文的观点会更具说服力和可操作性。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 (百分制): 68 评阅结论: 同意答辩 (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评阅人姓名张士菊所在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评阅时间

5、2015-10-9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王琦 日期:2015 年9月2日3摘 要农村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区域实际出发,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探索有效解决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安排及其配套措施

6、,对于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推进计划生育国策、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然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却远远未能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现状的分析,找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分析国外养老保障体系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案例对我们的启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对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若干意见。关键词: 1、养老保障 2、问题 3、意见 目 录一、农村养老保障概述1(一)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

7、的基本方式1(二)研究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必要性1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3(一)农村的养老需求不断增长3(二)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3(三)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措不足4(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家庭养老能力弱化4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5(一)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退化5(二)农村土地养老保障不断弱化5(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重家庭养老负担6(四)农村税费改革冲击集体养老基础6四、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措施借鉴7(一)经济发达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障7(二)经济发达国家农村养老保障对我国的启示9五、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和建议10(一)加强立法、政策和资金

8、支持10(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强化其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作用11(三)巩固传统的家庭保障,使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11(四)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不断探索农村新的养老形式11六、结 论13致 谢14参考文献15 1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一、农村养老保障概述(一)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基本方式我国当前农村的养老方式已不再是单一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农村养老格局。认真分析比较研究不同的养老方式,寻求一种适合中国农村情况的养老制度,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1、家庭养老家庭养老就是家庭成员或者说亲属如子女、配偶和其他亲属,忠

9、实地履行了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职责。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实现方式则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家庭养老比例高达64.2%。2、集体养老集体养老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3、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为了解除农民养老之忧而建立的保障全体农民老年基本生活的制度,是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社会政策,是政府的重要职能行为。4、储蓄养老依靠平时的积蓄用来防老,在农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场。一些农民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信心,他们认为只有钱财是可靠的,因而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二)研究农村养老保障

10、问题的必要性1、响应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号召和精神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解决农保问题的战略机遇期,前进则一举多得,不进则退,农保制度安排的成本将成倍增加,甚至成为阻碍党和政府既定战略目标实现的社会原因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号召要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2、是应对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社会经济转型的一种保障措施。3、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农村社会存在的“养老靠家庭,保障靠土地”传统养老方式已经逐渐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需要,并且产生了许多现实性的问题。4、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我国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

11、家,也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前提之一。5、是保证社会繁荣稳定、长治久安的需要农村养老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尤其是我国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探讨农村养老实现方式, 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是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它有利于社会的安全,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一)农村的养老需求不断增长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导致了农村养老需求的不断增长。两种观点都认为由于政府推行严格的人口

12、政策,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使人均预期寿命延长,我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化,其程度不断加剧,而且甚于城市。与城市相比,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人口老龄化同养老需求增长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这是因为老人与其他年龄人口相比,需要家庭和社会提供更多的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需求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导致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目前全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人数不到全国农业人口的9%,而90%以上农村人口的老年保障,几乎全部依靠家庭保障。而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和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村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与日俱增,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

13、型化,使农村老年人“养儿防老”的压力增大,农村老年人生活非常艰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养老需求。 (二)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 农村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保障对象一直限于“困难的人”“光荣的人”和“富裕的人”,农村的大多数人由于种种原因还无法享受社会保障。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7个县,但自2000年以来,参保人数逐年下降,到2005年只有5400多万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仅占不到农村总人口的6%可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面是很窄的。资金筹集标准过低,保障能力极其有限。与城市老年人不同,农村多数老年人一生无储蓄或储蓄很少

14、,他们除了家庭外没有工作单位,因此养老负担全部落在家庭,老来生活更为拮据。再从保障水平看,由于人们对农村养老保障的认识不足,在农村养老保险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大部分农民采纳了最低标准,即每月交2元。这在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递增10%,现行养老基金计息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农民从20岁交保险开始,40年后农村老人领取的养老金仅为当年农村人均收入的2.8%,这很难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真正需要保障的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出现了保富不保贫的现象。(三)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措不足农民养老保险金的筹措主要靠农民自己。然而许多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民无力缴纳养老保险;集体企业发展滞后,不愿也无能为农民养老保障提供补助。因此许多地方的养老保险资金筹严重不足。社会养老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弱流失严重。根据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及有关文件的规定,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由县级政府组织实行,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