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5764064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山界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老山界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老山界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老山界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老山界教材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山界教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山界教材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老山界 -教材分析整体分析: 课文梗概:本文按照顺叙的写作手法,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从第一天写到第二天,从山脚写到山顶,又从山顶写到山下。以时间和空间为序,叙述了与瑶民攀谈,半夜露宿,登上山顶,顺利下上等主要情节,过程清晰明了,通过全文的记叙,解释了红军不怕困难,处困不悲,处险不惊,乐观自信的革命品质。 写作特色:1、采用顺叙的写作手法,按时间变化和空间转换安排文章层次,使人感到文章完整的结构感,思路清晰。课文写了第一天下午到第二天下午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时间:第一天下午傍晚天黑夜里半夜第二天黎明以后下午。 空间:老山界脚下山顶山下。事件:起因(红军总部决定翻越老山界)

2、-经过(红军历经艰险翻山)-结果(红军翻越老山界取得标志性胜利)2、用生动形象的描写阐述深刻道理,表达中心思想。老山界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生动具体,富于幽默。把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渲染得极为感人,是人深深地感到红军确实是一支高不可攀的英雄部队。3、语言朴实、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全文描写绘声绘色,着力渲染,刻画入微。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强烈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对自己同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和胜利的欣慰和自豪之情。课文赏析: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第二部分:2-32段。第三部分:33段第一段:第一段是事情的起因。概括的介绍了老山界的高度,地理位置,写出了

3、此次行动的对象,即红军部队。“三十里”也突出了行军艰难。第二部分(分为四层)第一层(2-11)行军难,山间巧遇农家,访瑶民表现军民关系和谐。第二段:“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走不动”是因为路程艰难道路崎岖,队伍被堵住了。“等了好久”“才走几步”“又要停下来等”都体现了红军所面临行路难的困惑。“红星”“纵队”是指当时中央一级机关人员在长征中编成两个纵队,分别为“红章”纵队和“红星”纵队。第三段:“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躲起来了”,男人听说有队伍就躲起来了是因为担心会被抓去当兵。男人为了躲避就躲起来了。第五段:“惊惶”体现了瑶族妇女对军队有这一种畏惧的心情,不了

4、解红军。“照我们一路的经验,无论是谁,无论他们开始是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长征又是宣传队”,红军一边长征,一边宣传,只有红军的道路才能解放人民。让广大的民众了解红军,了解革命,支持革命。第六段:“那女人哭起来了”,女人心里害怕的包袱卸下来了,已经开始接受红军,同时对自己悲惨的命运感到凄凉。第七段:“汉人”这里指当时汉族的地主恶霸。第七段写出了瑶族妇女对红军这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的美好期盼,以及相信红军,被红军谈话感动。第八段:“仅有的一点米”“木头架成的一个灶”,说明瑶民家里的经济十分困难。但却把“仅有的一点米”拿出来给红军部队,说

5、明瑶民的善良已经对红军的真诚。“他对我们道歉”,“道歉”再次体现了瑶民对红军队伍态度的转变。“好不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红军战士在物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权利帮助瑶民母女,反映了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宗旨,体现了一种崭新的军民关系。“欢喜”体现了瑶民妇女转悲为喜,因红军的关心而感到高兴,显示了红军是为了人民谋福利的军队。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伍,也是宣传队和播种机,从侧面丰富了课文的中心意思。第九段:“生怕”是“很怕”的意思,表达了红军对群众利益深切爱护心情。“显眼”是“突出、醒目”的意思,说明

6、红军考虑得周到,也体现了对群众的关心。第二层(12-23)从天黑以后写到黎明之前,主要内容有“之”字拐路上行军;山腰露宿,表现登山艰苦和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第十二段:“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写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而“许多”一词,既说明了山路的曲折和陡峭,有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人、夜色、高尚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瑰丽、壮观的景象。“奇观”一词表现出了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表现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并颂扬了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作者观察的立足点是从山脚到山道,视觉先从山脚往上望,再从“之”字拐的路上向下看,才去样式,而后向下看,采用俯视,

7、这样,从不同的视角方位描绘出山路的曲折迂回,山势的陡峭险峻,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老山界的“高”和“险”。加上红军战士深林绝壁仍很乐观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们顽强不屈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风貌。第13-17段:写红军在无比艰难的困境下,还能苦中作乐,话语幽默,体现了红军乐观主义精神。第十八段:“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山路的艰险,通过这样生动的描写,令人惊心动魄,红军的壮举也令人惊心动魄,红军的壮举也令人无限敬佩。第十九段:“有走不动了”说明山路难走,队伍又被堵住了,更突出了红军艰难第二十段:“怎么行呢?”“路只有一尺来宽”“

8、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咯死人”均表现了山路艰难,行军路程崎岖,红军睡觉难。第二十一段:“只得裹一条毯子”“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条件艰苦,但却因为过于疲劳,已顾不上环境恶劣,就酣然入梦了,红军队伍行路艰难。第22段:通过“逼”“刺入”“更紧”等词。这些词的使用使冷的程度具体化。如比喻句“天上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又如排比句“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山泉在呜咽,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波涛在澎湃”。比喻形象生动,刻画入微,可以引起作者多方面的兴趣,并对本体事物理解得更紧明确清晰。一组排比句兼用比喻写感觉到的声响,以动衬静,烘托午夜雷公岩的寂静。此段从所见所闻两方面来写,

9、加上红军战士午夜醒来真切感受的描述,使这段文字具有强烈而真挚的感情,使读者似乎也调动了听觉、视觉等器官去感受它,感受到了红军战士处困不悲、处险不惊、乐观自信的品质。1、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及宏大的又是极细切的。明确:“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在半醒半睡之中,确实使人有这种感觉。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声音洪大;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四个排比式比喻句,在不同角度写出“不可捉摸”的声响特别,将无形的声音

10、化为具体的形象,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当然,这种天籁,也只能在险峻的老山界的半山腰上听得到。因此,这里写的是听觉感受,表达的仍然是山的高和险。红军战士半夜被冻醒之后,还能欣赏如此美好的景象,听到如此美好的声音,这不正体现出他们宽阔的胸怀、乐观的精神。2、“抢了一碗就吃”明确:“抢”是一个中性词,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用在红军身上,是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抢”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第五层:第24-31段从次日黎明写到下午两点多钟,从雷公岩写到老山界山顶,记叙山路崎岖难走和红军坚强意志,点名红军翻山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第24段:“无

11、论如何”写出任务紧,任务中和红军攀登雷公岩的决心和意志。第25段:“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九十度”“只有一尺多宽”,证明描写山路陡峭,险峻。很多马匹脚骨都摔断了,侧面衬托山路之陡。第28段:“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体现了红军吃饭难,物质条件拮据,已经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了。“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则体现了红军完全,坚不可摧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29段:“职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不知道疲倦”女医务人员的不怕困难不怕辛苦,虽是女同志,但内心却无比强大,说明红军战士确实是一直坚不可摧的队伍。“机关枪声很密、正跟敌人开火”说明红军行军过程中出镜非常艰难。“远远地、显显身手

12、呢?”5、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明确:红军不但跟自然界的艰险作斗争,而且还要跟围追堵截的敌人做斗争,可是红军并不怕敌军。作者写的很轻松,用嘲讽、揶揄的口吻,正反映了对自己战斗能力的确信。此句既间接地交代了红军北上是因为肩负着民族解放的重任,又间接地交代了蒋介石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第30段:“红军北上抗日”,点明了红军长征的目的。6、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笨重的队伍战胜了。明确:“任务”指对红军做宣传、鼓动工作,思想政

13、治工作。“一个坚强的意志”指下定决定,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笨重”含有武器粗笨、辎重较多、机构臃肿等意思。用在这里,点名了红军进行长征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第31段:“路上有基础景致很好、清得透底”对景物的描写风尘细致,也体现了红军即使遇到那么艰难的处境却还能苦中作乐,发现自然景物的没也暗示了红军即将取得登山的胜利“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表现了红军艰苦的生存环境。第三部分(32-33段):在山顶休息后,从山顶写到山上,记叙了红军下山的情景,表达了胜利到达营地的喜悦。第33段:“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雪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的很”作者是把红军翻越老山界一事放在红军长征的全过程中来予以回顾的,作者认为老山界的困难与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相比,还是很小的。这反映了共产党人的胸怀。我这是中心意思的进一步深化。老山界教材分析 中文系09本一 徐博华 071094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