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汇总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35759553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汇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汇总食品安全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 2017 年以前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接二连三地被被曝光在公众的视野内, 这 从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机制的逐步完善,但另一方面,也不禁使我 们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商贩肆无忌惮的生产这些严重伤害身体健 康的食物?难道仅仅是金钱的驱使么? 蚊蝇聚集的黑作坊生产的小面包、为使油条更脆口而添加洗衣粉的油条、 用大便做的臭豆腐、牛肚小作坊臭气熏天、用劣质陈化米做的米粉、用福 尔马林浸泡的鱿鱼黑作坊食品换上新包装堂而皇之地走入公众视野, 摆上货架公开售卖。最近曝光的毒胶囊事件,更是激起了民众对于食品安 全的又一

2、轮担忧。跟随小编一起来盘点十年被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引起了哪些蝴蝶效应与反思。一、2005 年海鲜产品体内含有“孔雀石绿”事件回放:2005年 6月 5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 一家知名的超市连锁店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孔雀石绿” 。有关方面将此 事迅速通报给欧洲国家所有的食品安全机构,发出食品安全警报。英国食 品标准局发布消息说,任何鱼类都不允许含有此类致癌物质,新发现的有 机鲑鱼含有孔雀石绿的化学物质是“不可以接受的”由此, 2005年 7月7日,国家农业部办公厅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下发了关于组织查处“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的紧急通知 ,在全国范 围内严查

3、违法经营、使用“孔雀石绿”的行为。2005年 6月,河南商报记者对湖北、河南等地的养鱼场和水产品批发 市场进行了调查,辽宁华商晨报记者对辽宁的养殖场和鱼药商店的调 查结果都表明:在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很多渔民仍然用它来预防鱼的水 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在运输过程中, 为了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 鱼贩也常使用孔雀石绿。至于卖孔雀石绿的鱼药商店,由于孔雀石绿市场 的存在,仍然在买卖孔雀石绿。2005年 11月,继三款“珠江桥牌豆豉鲮鱼罐头”被查出含致癌物孔雀石 绿后,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公布的食物最新测试结果显示, “鹰金钱”牌 金奖豆豉鲮鱼和甘竹牌豆豉鲮鱼等三个食物样本被查出含有致癌物“孔雀

4、石绿”。2006年 11月 17日,上海媒体率先报道了山东产多宝鱼药残超标情况。 2007 年4 月,山东省日照市一养殖企业正式起诉台湾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及 其在山东青岛的独资企业青岛统一饲料农牧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产品“孔 雀石绿”超标。最新进展:为了减少非法添加违禁药物的现象, 2013年 5月 1日,佛山开始试行水产 品产地标识准入制,对桂花鱼、生鱼、黄骨鱼三种价格较昂贵的鱼类配上身份证”,即追溯码,可以查到具体的鱼塘,该规定试行至今,其中有 2个月查出鱼类非法添加了孔雀石绿。根据佛山市农业局发布的 7 月份农产 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情况,高明区的 2 份草鱼样本查出孔雀石绿残留。有 统计

5、发现, 2013年以来鱼类产品已经 4 次查出孔雀石绿残留。 “孔雀石绿”危害: 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的副作用。它能溶解很多的锌,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 中毒;能引起鱼类的鳃和皮肤上皮细胞轻度炎症,使肾管腔有轻度扩张, 肾小管壁细胞的细胞核也扩大:还影响鱼类肠道中的酶,使酶的分泌量减 少,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发现,给予 小鼠无色孔雀石绿 104 周,其肝脏肿瘤明显增加。试验还发现,孔雀石绿 能引起动物肝、肾、心脏、脾、肺、眼睛、皮肤等脏器和组织中毒。 孔雀石绿具有高残留的副作用。据专家介绍:孔雀石绿一经使用,养殖动 物终身残留。虽然在后期的养殖过程中添加维生素类和微量元

6、素可以减少 一些,但至今仍无法完全消除。孔雀石绿具有三致作用。孔雀石绿进入人类或动物机体后,可以通过生物 转化,还原代谢成脂溶性的无色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 致畸、致突变作用,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二、2006年苏丹红鸭蛋又惹祸端事件回顾: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 2006 年 11 月 12 日报道,在北京市场上,一些打着白洋淀“红心”旗号的鸭蛋宣称是在白洋淀水边散养的鸭子吃了小鱼小虾后生成的。但当地养鸭户却表示,这种红心鸭蛋并不是出自白洋淀,正 宗白洋淀产的鸭蛋心根本不红, 而是呈橘黄色,主要吃玉米 (1696 ,6,0.36%) 饲料。据央视随后调查,石家庄平山县、井陉县的一些养

7、鸭户和养鸭基地, 在鸭子吃的饲料里添加了一种“红药” ,这样生出来的鸭蛋呈现鲜艳的红 心,而且加得越多,蛋心就越红。当地人都把这种加了红药的蛋叫 “药蛋”, 自己从来不吃。经过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研究所检测,结果发现 这些鸭蛋样品里含有偶氮染料苏丹红w号,含量最高达到了o.137mg/kg,相当于每公斤鸭蛋里面含有 0.137毫克。苏丹红分为I、皿、W号, 都是工业染料,有致癌性。苏丹红W号颜色更加红艳,常被用来做鞋油、 油漆等工业色素,毒性也更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W号列为三类 致癌物。“苏丹红”危害: 英国癌症研究所的一位人员说,与诸如抽烟这样的常见致癌因素相比,苏 丹红一号引

8、发的癌症风险是很小的。她说: “人们即使已经吃过列在清单 上的食物,也大可不必因此而恐慌。 ”但按照欧共体的规定要求,进入任 何欧共体国家的所有干的、碎的或研磨的辣椒,不能含有苏丹红一号。不 能出示证明的相关货物将被扣留,以供采样和分析。口岸和地方政府也要 随机提取样品进行检验。 一旦发现食品中含有苏丹红一号, 必须全部销毁。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苏丹红一号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显现可能致癌的特性。但目前只是在老鼠实验中发现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致癌性还 没有明确。苏丹红是一种化工染色剂,在食品中添加的数量微乎其微,就 剂量而言,未必足以致癌,市民不必过于恐慌。少量食用不可能致癌,即 使食用半年

9、,每次少量食用,引起癌症也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市民不用 因为吃了一点就担心致癌。专家认为,苏丹红一号虽然会增加食用者患癌症的风险,但目前无法确定 一个安全度。三、2008 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引发公众对于奶制品的质疑 事件回放:2008年 6月 28日,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宗患“肾结石”病 症的婴幼儿。家长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 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7 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 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 收治的患婴人数,迅速扩大到 14名。9月 11日,除甘肃省外,中国其他 省区都有类似案例发

10、生。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的产 品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 结石。同日晚上,三鹿集团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为对消费者负责,该公 司决定立即从市场召回约 700 吨奶粉产品。9月 13日,卫生部证实,三鹿牌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 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三鹿毒奶案由 2008年 12月27日开始在河北开庭研审, 2009年 1月 22日下判。总共有 6个婴孩因喝了毒奶死亡,逾 30 万儿童患病。三鹿停产后已宣告破产。 “三聚氰胺”危害: 三聚氰胺是一种以尿素为原料生产的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白色单 斜晶体,没有

11、显著异味。目前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造纸、粘 合剂、纺织、皮革、电器、医药、阻燃剂等生产过程中。动物的毒理学实验表明,以三聚氰胺给小鼠灌胃的方式进行急性毒性实验, 灌胃死亡的小鼠输尿管中均有大量晶体蓄积,部分小鼠肾脏被膜有晶体覆 盖。以连续加有三聚氰胺饲料喂养动物,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试验动物 肾脏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中出现晶体;而生化指标观察到血 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E)逐渐升高。依据以往的动物毒理学实验和当前 摄入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婴幼儿的临床表现,三聚氰胺造成患儿多发泌尿系 统结石的可能性存在。目前还没有三聚氰胺造成其他组织系统损害的直接 证据。婴幼儿食用含有三

12、聚氰胺的奶粉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1. 不明原因哭闹,排尿时尤甚,可伴有呕吐;2. 肉眼或镜下血尿;3. 急性梗阻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4. 尿中可排出结石,如男婴结石阻塞尿道可表现为尿痛,排尿困难;5. 可有高血压、水肿、肾区叩击痛。四、经久不散的“皮革奶”事件彻底摧毁公众对于国产奶的信任 事件回放:2005年,山东等地曝出在牛奶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的事件,引发时任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重视,曾经大力整顿。当时山东省工商部门至少查获2.8 万多件使用水解蛋白的乳制品,有 200 多家小厂从事这类生产。2009年 3 月,浙江省金华市“晨园乳业”又被查出制造“皮革奶” ,当场 起出 3包

13、20公斤装的白色皮革水解蛋白粉末,以及 1, 300箱受污染的牛 奶产品,少数流入市面被回收,山东、山西、河北也发现同类产品。2010年 8月,质检总局再次与农业部等 5部委联合印发 关于开展非法制 售皮革蛋白粉等皮革碎料制品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 ,明确要求严禁使用 皮革蛋白粉等皮革碎料制品作为食品原料,加大打击力度。2011年 2月 17 日下午一条被广大网友热议的名为内地“皮革奶粉”死 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新闻报道。此报道一经发布,便被纷纷转载, 从而迅速地登上了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的首页。报道中声称,不法商家把皮 革废料或动物毛发等物质加以水解提炼成“皮革水解蛋白” ,再将其掺入 奶粉中,企

14、图以此来提高奶里的蛋白质含量好蒙混过关。中国乳业几乎已经到了一碰即碎的地步了,受最近盛传的“皮革奶事件” 影响,内地消费者对于奶粉的信心再次受到打击,对于国产奶粉的信心明 显不足。 2011年 2月 27日,中央电视台国产奶粉的“危”与“机” 节 目调查显示,有七成受访者表示不选择国产奶粉。由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不足,导致大部分超市和专卖店中,进口奶粉的销量都明显好于国 产奶粉。显然,这也是国内奶粉业的危机时代,由于皮革奶事件造成人们 对奶粉业的二度恐慌,国产奶粉和整个乳制品行业正在经受的煎熬实际是 重建公共信任的高成本付出。“皮革奶”危害: 皮革奶的主要添加物:皮革水解蛋白粉是利用皮革下

15、脚料甚至动物毛发等 物质( 类似于又粘又稠半透明状液体 ) ,经水解而生成的一种粉状物。因其 氨基酸、明胶或者说蛋白含量较高,故人们称之为“皮革水解蛋白粉” 。 严格来说“皮革水解蛋白粉”对人体健康并无伤害,其前提条件是所用皮 革必须是未经糅制、染色等人工加工处理过的。然而,这样的“皮革水解 蛋白粉”是不存在的,因为经过糅制、染色等人工加工处理过的皮革比直 接制作成“蛋白粉”利润要高得多,因而“皮革水解蛋白粉”多用皮革厂 制作服装、皮鞋后的下脚料来生产,自然这种“蛋白粉”中混进了大量皮 革糅制、染色过程中添加进来的重铬酸钾 ( 可用来检验酒精浓度 )和重铬酸 钠等有毒物质。如果长期食用含有“皮

16、革水解蛋白粉”的食物, “铬”重 金属离子便会被人体吸收,积累于骨骼之中,长期积累便会中毒,使人体 关节疏松肿大,甚至造成儿童死亡。因为“皮革水解蛋白粉”有毒,一般仅用于动物饲料添加使用。皮革水解 物主要添加的食品是乳与乳制品及含乳饮料,作用是增加蛋白质含量,便 于通过检测 五、2010 年“地沟油”事件引发社会震荡事件回放:2010年 3月 19日,地沟油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 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 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 200至 300 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 100 倍。 2011年 10月,金华市苏梦乡村民经常闻到附近很臭很臭的味道。传出恶 臭的院子位于金华市婺城区一个城乡接合部。警方调查发现院子门口堆放了大量空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