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历程理论与犯罪学.pptx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135756848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历程理论与犯罪学.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命历程理论与犯罪学.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命历程理论与犯罪学.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命历程理论与犯罪学.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命历程理论与犯罪学.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历程理论与犯罪学.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历程理论与犯罪学.pptx(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命历程理论与犯罪学 小组成员 马晓蕾王蔚赵书鹤 上海政法学院2015级法律硕士2016年11月21日 目录 CONTENTS 生命历程理论 理论内核 案例分析 借鉴意义 第一部分生命历程理论 第一部分生命历程理论简介 生命历程理论简介生命历程大体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 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级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 它关注的是具体内容 时间的选择 以及构成个人发路径的阶段或事件的先后顺序 生命历程理论来自芝加哥学派对移民的研究 是国际上正在兴起的一种跨学科理论 它侧重于研究剧烈的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与发展的显著影响 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做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 生命

2、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 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 同样一组生命事件 若排序不同 对一个人人生的影响也会截然不同 萌芽期 生命历程理论的开始时间 20世纪初到1940年原因 经济发展 大量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 城市规模扩大事件 芝加哥大学社会系 托马斯 生活史 生活记录和情景定义的方法 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一种崭新的 生活研究法 第一部分生命历程理论 国外发展史 复兴期 分析模式的出现时间 1960年至1980年期间原因 社会的发展与对历史年龄和社会年龄的深刻理解事件 美国埃尔德 大萧条的孩子们 传统分析模式生成 同龄群体与社会文化 第一部分生命历程理论 国外发展史 发展期

3、 理论视角与经验数据的结合时间 1980年后原因 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事件 密执安收入动态追踪研究 PSID 第一部分生命历程理论 国外发展史 简介李强等人于1999年在 社会学研究 期刊发表一文包蕾萍提出了生命历程时间观理论生命历程理论介绍到中国后 被运用到社会学 心理学 人口学等各学科据查证 1996 2012年国内有关生命历程理论实证研究的文章只有四十几篇 直至最近两三年才有增多趋势 第一部分生命历程理论 特点注重从历史背景和社会重大事件入手 例如 李强 刘精明 喜欢考察个体生命历程中有影响的事件 例如 常春梅 罗小红 善于从不同视角探讨某一特殊群体 第一部分生命历程理论 第二部分理论内核

4、第二部分生命历程理论内核 核心概念 第二部分生命历程理论内核 基本要素 A B C D 第二部分生命历程理论内核 第二部分生命历程理论内核 犯罪学应用 A B C 少年限制型理论 社会控制理论 第二部分生命历程理论内核 第二部分生命历程理论内核 A 犯罪的持续和稳定性 自我控制理论1 个体犯罪的原因 自我控制能力低是犯罪的原因 即 高特弗雷德森和赫希 儿童时期的问题行为 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程度越低 犯罪的可能性就越高2 自我控制的发展 自我控制形成并发展于幼儿时期 并在8到10岁之前基本定型 即 定型 社会化结果 家庭决定 影响因素 爱护 监督 发现 纠正 3 自我控制的稳定性 由于自我控制早

5、在童年时期就已定型 因而犯罪行为从儿童时期直至老年 都是恒定的 第二部分生命历程理论内核 B 犯罪的持续或变迁 生命过程持续型 少年限制型理论莫非特认为 总体年龄 犯罪曲线实际上是由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群体的年龄 犯罪曲线综合而成的 1 生命过程持续型群体犯罪轨迹的显著特征 1 在生命早期表现出反社会行为 2 犯罪行为在生命过程中的稳定性 两个因素决定了他们犯罪行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现在持续性 和 累积持续性 现在持续性 由于个体自身从儿童时期所养成的反社会性格 和他人相比 他们更具有犯罪性 更容易参与犯罪行为 累积持续性 从婴幼儿时期开始的神经心理缺陷 导致生命过程中一系列链式反应 并最终造成

6、个体犯罪行为的稳定和持续性 2 少年限制型群体 这个群体的成员一般到少年时期才参与越轨和犯罪行为 且 该犯罪行为是阶段性的 当他们到成年阶段 绝大多数都会终止犯罪 重新开始常规的生活方式 他们犯罪行为的显著特征是 1 变迁 2 犯罪行为直到青少年时才开始 第二部分生命历程理论内核 C 犯罪的持续和变迁 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桑普森和劳布对有关整个人生进程中的童年反社会行为 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和成人犯罪行为的犯罪学著作以及文献进行了综合处理和归纳总结 从中建立了一个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 该理论承认生命历程中犯罪的持续性和变迁的重要性 其核心主旨表现在三个方面 1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结构与

7、过程 家庭和学校的非正式社会控制能够调整个体的结构背景 这反过来可以解释童年时期和青少年时期的违法行为 2 犯罪的持续性的重要意义 从童年到成年的不同人生阶段中 反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连贯性 3 犯罪的变迁的重要意义 不计早期犯罪倾向的个体差异 成年时期的非正式社会资本 如成年时期的家庭 就业等 可以解释个体犯罪行为的各种变化 一个人从童年开始到以后的人生进程 是走向违法犯罪还是保持遵纪守法 成人社会关系纽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此理论模型承认儿童早期的行为与自控力的个体差异对成年犯罪会起作用 但反对成年后期的因素对犯罪形成无关紧要的观点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2010年10月2

8、0日 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将张妙撞倒并连刺数刀致受害人死亡的事件引发舆论热议 10月23日 药家鑫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 2011年4月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 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赔偿被害人家人经济损失费 药家鑫随后提起上诉 2011年5月 二审判决宣布维持原判 2011年6月7日 药家鑫被依法执行注射死刑 案情回顾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一定时空的生活 个人能动性 相互联系的生活 生活时间性原理 社会转型 同龄群体效应 国家控制能力经济基础文化冲突 敏感 偏执 自卑自制力差缺乏安全感无责任感压力大 宣泄矛盾胆小懦弱 教育资源确实沟通障碍家庭残缺 不和 大学中学小学 第四部分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借鉴意义 The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