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苏武传》同步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135746754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 苏武传》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12课 苏武传》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12课 苏武传》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12课 苏武传》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12课 苏武传》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课 苏武传》同步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 苏武传》同步练习及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 苏武传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栘中(y)厩监(ji)数通使(sh) 且鞮侯(j d)B缑王(u) 煴火(yn)浞野侯(zhu) 昆邪王(kn y)C阏氏(yn zh) 斧钺(yu)左伊秩訾(z) 棫阳宫(y)D牧羝(d) 啮雪(ni)膏草野() 汤镬(hu)答案C解析A项,数shu;B项,煴yn,昆hn;D项,膏。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稍迁至栘中厩监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与旃毛并咽之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A BC D答案D解析

2、畔:同“叛”,背叛。旃:同“毡”,毛织的毡毯。去:同“弆”,收藏。亡:同“无”,没有。霑:同“沾”,沾湿。衿:同“襟”,衣襟。决:同“诀”,辞别。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以有尽之地而给无已之求A与相同,与相同B与不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相同,与不同答案C解析适逢;应当;供给;供给。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皆为陛下所成就C且陛下春秋高 D惶恐饮药而死答案D解析A项,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B项,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

3、上的成绩。C项,古义:年纪。今义:春季和秋季,常用来指整个一年,泛指岁月。D项,惶恐:古今义都指惊慌害怕。5与“天雨雪,武卧啮雪”中活用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单于愈益欲降之 B尽归汉使路充国等C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D反欲斗两主,观祸败答案C解析A、B、D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C项中的“网”“檠”与例句中的“雨”均为名词作动词。6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D解析A项,介词,因为;介词,把。B项,连词,于是;副词,才。C项,音节助词,不译;代词,代指“他们”。D项,均为连词,即使。二、文本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

4、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动词,告诉,报告)B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动词,分别隔离)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代词,苏武)D武复穷厄 (名词,困窘)答案C解析“之”指代“野鼠

5、、草实”。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天雨雪,武卧啮雪 B羝乳乃得归C乃幽武置大窖中 D武能网纺缴答案C解析C项,“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A、B、D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9下列对该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段主要写单于和卫律为了胁迫苏武投降,对其进行摧残。B苏武面对摧残从容对待,到北海牧羊,不忘使节身份,在艰苦的环境中顽强生存。C该段内容对单于弟於靬王大加赞赏,赞扬了於靬王胸襟宽广,开明大方的性格特点。D本段内容虽然包含的时间跨度大,但作者在写作中注重运用概述,运笔简约,使整篇文章表现得详略得当。答案C解析原文只是介绍了於靬王非常赏识苏武,对苏武曾进行物质上的帮助

6、,并未大加赞赏和赞扬。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译文:_(2)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译文:_答案(1)卫律知道苏武最终也不会因威胁而屈服,就禀报给单于。(2)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每天起来就拿着,节上牦牛尾的毛全部脱落了。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

7、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

8、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节选自汉书,有删改)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B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C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D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答案B解析解答断句题,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文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如名词、虚词、固定结构等。就此题而言,“胡妇”是名词作主语,排除A、C两项。“通国”是“一子”的名字,不是“有声问来”的主语,在其后断

9、句,排除D项。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典属国,秦汉时的官职名,意思是负责属国的官员,秩二千石,负责少数民族事务。B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一般称帝王或王后的死为“崩”。C食邑,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但不包括土地上的百姓。D神爵,汉宣帝的第四个年号,这里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纪年法中的年号纪年法。答案C解析“食邑”,包括土地和土地上的百姓。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扣压了,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

10、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过去的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D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上他们的官职、爵位、姓名,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答案A解析“苏武被捕”有误,原文是“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没有说苏武被捕,只是被免官。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译文:_(2)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译文:_答案

11、(1)苏武一向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故交,燕王又(因苏武功高而官小之事)多次上书,苏武的儿子又参与了谋反,主管刑狱的官员上书请求逮捕苏武。(2)皇帝思念那些曾经辅佐自己的大臣的美德,于是让人在麒麟阁模仿这些人的形体、容貌给他们画像,并题写上他们的官职、爵位、姓名。解析(1)“素”,一向;“旧”,故交。(2)“股肱”,辅佐,此处指辅臣;“法”,模仿;“署”,题写。【参考译文】苏武回到汉朝第二年,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与上官安有密谋,犯罪被处死。起初,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屡次分条陈述霍光的过失,交给燕王,让(燕王)上书给皇帝,告发霍光。又说苏武出使匈

12、奴二十年不投降,回来才担任典属国,而大将军属下的长史无功劳,却任搜粟都尉,霍光专权放肆。等到燕王等人谋反被杀,追查处治(与他们)同谋的人,苏武一向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故交,燕王又(因苏武功高而官小之事)多次上书,苏武的儿子又参与了谋反,主管刑狱的官员上书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这个奏章扣压,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过了几年,昭帝死了,苏武以从前任二千石官的身份,参与了迎立宣帝的计划,被赐封关内侯的爵位,三百户的食邑。过了很久,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说苏武通达熟悉过去的朝章典故,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遗言曾讲到这些。宣帝立即召来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宣召,(苏武)多次进见(宣帝),又担任了右曹典属国。因苏武是以有节操

13、著名的老臣,(宣帝)命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祭酒”,非常优待、尊宠他。苏武把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过去的朋友,自己家中不留一点财物。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和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敬重苏武。苏武年老了,他的儿子以前犯罪被处死了,皇帝很怜悯他,问身边的人:“苏武在匈奴很久,难道没有生子吗?”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以前在匈奴发配时,我的匈奴族妻子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来,希望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赎回儿子。”皇帝答应了。后来通国随汉使者回到了汉朝,皇帝让他做了郎官。又让苏武侄子做了右曹。苏武终年八十多岁,神爵二年病亡。甘露三年,单于开始入塞朝拜汉朝皇帝。皇帝思念那些曾经辅佐自己的大臣的美德,于是让人在麒麟阁模仿这些人的形体、容貌给他们画像,并题写上他们的官职、爵位、姓名。四、文字运用15给下面的语段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苏武北海牧羊十九载,高风亮节,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国人所传颂。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苏武墓就在咸阳市武功县武功镇龙门村。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