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与启示.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5745532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与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与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与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与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与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与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与启示.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言1997年的那场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大家还记忆犹新,11年后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又席卷全球,两次危机的发生,既有共同点,也有较大的差别。而这两次金融危机又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一、 东南亚金融危机(一)危机回顾东南亚金融危机起始于泰国危机。1997年7月,在国际投机基金大举抛售泰铢的货币攻击下,泰国被迫宣布放弃泰铢与美元的盯住汇率制度,泰铢当日应声而贬20%,随后迅速扩散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和台湾也未能幸免。至1998年初日本金融市场动荡,危机向纵深发展,相继蔓延到俄罗斯、东欧及拉美国家,并使西方发达国家股市反复出现震荡。统计资料显示:1997-

2、1998年几乎所有亚洲国家经济增长都有所下降,一些国家经济出现严重萎缩;拉美国家经济增长率由4.9%下降到2.2%;非洲国家则由平均增长4.6%下降为3.7%。由于危机发生后,东南亚遭受冲击的国家深化改革并采取一系列调整、改革和刺激经济的政策,再加上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以及美国经济持续走强等外部因素,1999年,东南亚经济走出金融危机重围,踏上了复苏之路。(二)危机爆发的原因1、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呆账坏账严重。2、出口大幅度下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恶化。3、外债负担沉重,构成不合理。4、固定汇率制度下,金融调控机制失措,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5、国际游资兴风作浪是东南亚金融动荡的外部因

3、素。二、 美国次贷危机(一)危机回顾美国次贷危机是指发生在美国,因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引起股市剧烈震荡,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标志有两个:其一是标准普尔降低次级债的信用评级,信用评级降低意味着资产的投资价值下降,因此市值数万亿美元的次级债市值将大幅度下降;其二是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次级债,这意味着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开始向其他国家蔓延。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升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并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闻名世界的华尔街五大投行全部成为历史,美国股市暴跌40%以上,法国巴黎股市CA

4、C指数下跌48%,英国富时100指数跌42%,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跌47%,香港股市恒生指数跌64%,中国上证综指跌幅也高达72%。(二)危机爆发的原因1、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2、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是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3、放松信用风险管理是危机爆发的技术原因。4、经济周期波动是危机爆发的触发因素。三、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一)相同点1、资产泡沫化严重,银行放贷标准过于宽松资产泡沫化,尤其是房地产泡沫化严重,是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相同点,也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首要原因。东南亚各国经济迅速发展,银行房贷标准宽松,导致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暴涨。美国政

5、府将房地产作为拉动经济的主要支柱,低利率政策及银行放贷标准宽松促使房地产市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房地产价格迅速膨胀。房价过度膨胀,银行房贷过于宽松,银行业监管缺失,这些都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严重隐患。当房市降温,银行呆账、坏账明显增多,危机则不可避免地爆发。2、两次金融危机均对起源国构成了较大威胁,其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受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年泰国GDP出现负增长,增长率为-1. 4%,1998年经济进一步滑坡,GDP增长率为-10. 5%。而美国2007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仅为0. 6%,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为同期经济增长率自2002年以来的最低,2007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仅达2. 2%,为美国经济近

6、5年来的最低增幅。3、两次金融危机都对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中国与危机发生地区的外贸联系较为密切,两次金融危机均造成中国出口大幅下降,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二)不同点1、两次危机发生地及影响范围、程度不同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主要受损国家货币对美元走势对美元汇率1997年6月1998年7月贬值幅度泰国24.541-63.90%印尼238014150-494.54%菲律宾26.342-59.70%马来西亚2.54.1-64.00%韩国8501290-51.76%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先起始于泰国。1997年2月,以索罗斯为代表的投机家在2-3月份从泰国银行买入高达150亿美元的远期泰铢

7、合约,并大量抛售泰铢,引起泰国金融市场的动摇。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台湾、日本、韩国的货币相继大幅度贬值,金融市场发生剧烈波动。美国次贷危机全球各主要金融市场股市的跌幅情况地区指数名称各主要指数收盘点位跌幅2007年2月13日2008年10月10日美洲道琼斯工业指数12552.248451.1933%纳斯达克2373.931649.5151.31%加拿大13282.309065.1616.32%阿根廷2043.431215.1999.40%欧洲金融时报指数5880.103932.0633%法兰克福指数6973.674544.3131.35%巴黎CAC40指数4855.

8、103176.4935%亚洲日经225指数13068.308276.4343.37%韩国指数1631.781241.4747.24%新加坡指数2929.541948.3333%上证指数2831.872000.5729%香港恒生指数23169.5514796.8787.36%而美国次贷危机则是从美国开始,然后到欧盟、日本等金融比较发达的国家,继而向全球范围内蔓延。美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股市规模更是占到世界近一半,它的金融、经济出了问题,全世界都会受到影响,只是各国受到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已。因为美国金融市场在全球金融上占据着领导地位,所以,从影响力来说这次危机影响的范围更广,深度更深,涉及的国

9、家更多受影响的金融机构更广,破坏力也更强,具有全球性,而东南亚金融危机是局部性的。2、各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前夕的状况不同在次贷之前,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低迷时期,宏观经济基本状况疲弱不堪,但金融增长强劲。众所周知,美国多年来一直为严重的宏观经济失衡所拖累。这种宏观经济失衡是由其双重赤字造成的: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这种双重赤字已经发展成为美国经济的一个结构性缺陷。与之相反,东南亚的大多数经济体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经历了强劲的增长。可以说,东南亚许多经济体的实体经济部门表现强劲,而金融部门却十分脆弱(部分原因在于管制不善和制度基础薄弱)。事实上,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夕,东南亚许多经济体不仅仅是在向前高速发

10、展,而且其国内外经济还非常平衡,也就是说,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夕,基本上没有出现严重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问题。3、两次危机的应对措施不同东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由于一些原因使得平抑危机的对策出台缓慢,措施软弱乏力,致使汇市和股市一跌再跌,难以遏制。危机发生以来,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由于泰、韩、印尼三国外债多,而且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的比率高, 1997年时泰、韩、印尼分别高达100%、203%和176%,不得不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救助;二是部分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使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为了阻止汇率的不断下跌,直到1998年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

11、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作为危机的发源地,其救助措施是最早最大的。从2008年9月初开始,美国首先是向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多达2000亿美元的资金救助,之后通过注资7000亿美元稳定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然后是实施非常全面的财政刺激计划;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4万亿救市计划,将投入到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欧盟成员国在出台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外,还出台了2000亿欧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日本也公布了约2730亿美元的一揽子

12、经济刺激方案。4、两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因为资本账户的高度管制,属于相对封闭的经济体,国际投机资本无法以大规模抛售人民币来逼迫人民币贬值,这使得危机没有传染到我国的金融市场,金融的稳定性也没有受到较大影响。由于这些原因,这场危机通过心理途径对我国发生的影响很快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主要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人为割裂,所以国内金融稳定性未受重大打击。而次贷危机对中国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呢?首先,次贷危机会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一定影响。当全球众多金融机构因为次贷而陷入危机时,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会受到打击,这肯定会影响整个金融业的

13、经营环境。对于有海外机构的中资商业银行而言,这种影响可能会更明显。我国金融企业对美国投行的投资,随着投行的倒闭或经营不景气而蒙受损失。其次,中国资本市场受次贷危机影响发生剧烈震荡。当次贷危机引发全球股市动荡时,中国不但未能幸免,甚至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市场。另外,危机会通过贸易和金融的渠道扩散,贸易的影响是实际但较为缓慢的,金融渠道的影响则伴随着大规模的资本转移,是迅速而极具破坏力的。但对实体经济的实际影响可能要更深远,由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放缓将导致中国外部需求明显下降,出口面临重大挑战。四、 两次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启示(一)加强对商业银行监管,防范道德风险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商业性金融机构

14、,其经营目标是追求银行利润最大化。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资本充足率不足问题,但是在利润的驱使下,商业银行往往会从事一些高风险的投资业务,忽略资金安全及其存款储户利益,尤其是在以国家信用为保障的隐形存款保险制度下,道德风险被进一步放大,加大了银行的挤兑风险,严重威胁到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因此银监会等部门机构须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防范道德风险。(二)加大金融创新监管力度,防止资产泡沫化金融衍生工具有利于规避风险,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但是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作用,多倍扩大金融风险,尤其是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资产证券化,导致资产证券化链条过长,透明度低,风险层层放大,易产生资产泡沫化

15、问题。因此在加快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加大对其监管力度,防止出现资产泡沫化现象,有效预防金融危机。(三)资本市场的开放要循序渐进,禁忌过快、盲目开放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原因之一就是东南亚各国在金融市场未成熟、不发达、抗风险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过早的开放资本市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金融工具不发达,金融机构操作水平以及内部监控水平有待提高。汲取历史教训,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要循序渐进,不可过早过快。此外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要加强金融监管,防止金融监管滞后、缺失,预防金融危机的爆发。结束语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倾尽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仍会不断出现。随着欧洲债务危机还在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必须打起精神,寻求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而中国必须吸取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做好危机的预警工作,为本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公司档案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本公司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作用,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及利用档案,为公司发展服务,特制定本制度。2、公司档案,是指公司从事经营、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公司有保存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